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2022-06-18 17:16张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家国情怀初中历史

张婷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部分,学好这一板块的内容,学生会更加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对历史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了解到很多先辈们的感人事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会得到升华。同时,家国情怀教育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路径探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家国情怀虽然是在高中课标中提出的,但是历史学科的学习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并且知识具有连贯性,也存在迁移,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串联、相互衔接的。因此,有必要在初中阶段开展家国情怀的教育,在初中阶段把基础打好,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再学习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1家国情怀概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人轻家国而重乡土”,这里的“家国”指的就是“国家”。顾名思義,家国情怀指的就是个人对国家和民族表现出的高度认同感和责任感。[1]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一系列战争使得中国饱受列强摧残。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他们既要捍卫祖国不受侵犯,也要保护家人不受伤害,忠于国家又爱护小家,家国情怀由此应运而生。它既提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也是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

2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

2.1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青春期的学生会比较迷茫,当他们学习了英雄们的事迹,学生的内心也会萌发正义的幼苗,塑造出高尚的品格。[2]

2.2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对学生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当学生见识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知晓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会为生长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而感到骄傲。

2.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对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有很大帮助,历史教师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本学科的优势,用先辈们的事迹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荣辱与国家兴衰紧密结合起来,“爱祖国爱人民”不只是一句口号。

3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路径

3.1利用好教材中的有效素材

教材中有很多素材可以直接应用到家国情怀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深入钻研教材,合理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家国情怀。

例如,七年级上册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司马迁和《史记》”,教师不仅要讲好《史记》,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本身是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素材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课本对司马迁的生平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历史教学非常注重知人论世,如果学生对司马迁没有深入的了解,那么对他所经历的宫刑以及各种非人的折磨根本无法理解,也想不明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教师如果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相互查阅关于司马迁的生平资料,了解汉武帝为什么对他下如此重手,以及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完成了《史记》的编纂。课堂中可以用多媒体放映有关影像资料,借助形象可感的画面,帮助学生对司马迁的人格魅力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挖掘充满正能量的典型事迹,用历史人物高尚的气节感染学生,间接刺激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将课外活动融入到历史教学中也是非常有效的,学生会非常踊跃的参加活动,带着极高的热情学习历史。以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必拘泥于学校的课堂上,可以带学生去参观爱国教育基地或者是历史遗迹。比如,带学生去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在路上教学生学会《到吴起镇》这首红歌,深切感受“六盘山上红旗展”这句歌词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在与英雄的近距离接触中心灵受到震撼,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还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去西夏王陵,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带学生去参观这些历史遗迹,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让学生为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到骄傲和自豪。

总之,教学设计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举办话剧表演、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带着向往与期待进入历史到历史的学习中。

3.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型课堂中,学生取代老师成为课堂主体。在家国情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之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课堂,老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求真务实地态度对待学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学问。[3]比如,在讲七年级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让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探究,交流盛唐的繁荣与使者访唐受到的震撼,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曾经有这么光辉灿烂的一个朝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让他们更加认同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4结语

培养家国情怀对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认识并不完全和准确。[4]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好各项教学活动,将家国情怀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帮助学生建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中华文化更加认同,热爱自己的祖国,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彭友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路径[J].教育界,2021(27):2.

[2]尹瑞红.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好日子,2021(18):1.

[3]尹瑞红.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J].好日子,2021(18):1.

本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落实历史学科素养“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YJKG20-0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家国情怀初中历史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