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唱读”为“畅读”

2022-06-18 19:29司雨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成因分析对策研究小学语文

司雨婷

摘要:在小学阶段,“唱读”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快速解除“唱读”的弊病,就要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准确地分析学生形成唱读的成因。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由强制到自发,让“不再唱读”成为一种潜意识,并能自主地改掉这个不良的朗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习惯;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其实,古人读书也有正儿八经的朗读、朗诵。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唱读,见识过,拖腔辣怪,绝非古人在音韵下的吟哦,听起来,鸡皮疙瘩是要掉一地的。小学生的唱读,深究起根源来,跟古人扯不上半点关系。倒是胎教时的音乐、幼教时的儿歌,亦或是为“唱读”奠定了基础的。

在小学阶段,“唱读”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刚纠正了,但一转眼的功夫,学生又开始了,让人哭笑不得,无所应对。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随时纠正,并能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慢慢形成不唱读的习惯。

一、小学生形成唱读成因分析

首先,相比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是较为普遍的。由于生理原因。处在7、8岁学生的年龄尚小,气息不足。个别学生气息不足或是不能很好运用气息就会影响到朗读的效果,造成唱读现象。

其次,学生的识字量不够。这个原因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许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个别生字的生疏会突然停顿思考,连词成句的不顺,自然地就在拖音里等待其他同学发出下一个字音,加之很较多的齐读也助长了唱读的生成。

再次,学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笔者的班有个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声音特别响亮,但是他的唱读现象特别严重,受到他的感染,其他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跟着一起“唱读”起来。最后,学生缺失科学合理的朗读方法。学生要学习的朗读方法很多,比如,语速的快慢,词语、长句间的停顿,尤其是如何抑扬顿挫带着情感去朗读等等,学生缺乏一些有效的朗读方法也是造成唱读现象的产生。

二、积极探究适合的朗读方式

教师要能充分地利用课堂上时间指导朗读方法,可以学习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方法,将其运用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非常行之有效,事半功倍。比如,低年级学生是以直观形象为主,抽象思维的基础是直观形象思维,只有直观形象思维打下良好思维才能更好地发展抽象思维。《坐井观天》教学中,可以出示小鸟和青蛙的图片,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去朗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并能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对话的语气和语速,让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去表演,这样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朗读。

再比如,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找春天》时,看着文字,春天扑面而来!教师可以参考项目化学习的思路,直接提出“开一场朗诵会”。并创设这样的情境“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支招,师生迅速梳理路径,一边读,一边探寻为什么这样读,既理解了课文,又探寻了语言形式。同时,教师出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在观察后,自然能够发现“都是问句,句式都相同,语言都很生动,把春天的事物比作春天的什么。”等等,而在朗读时,要能突出文中“眉毛”“眼睛”“音符”“琴声”等词语,这样春天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此外,教师还要能让学生掌握朗读运用的技巧,如“并列性重音的技巧”。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那小朋友们又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春天的呢?”学生能够找到“看、听、闻、触”。朗读时,便会强调“看”“听”“闻”“触”,朗读就变得有重点、有目的了。

三、指导学生合理地控制气息

教师要能意识到气息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引导控制气息,往后靠的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和练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小学生练朗读,不要传授技巧术语,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奥秘,从而找到朗读的方法。技巧的使用一定是为了表达文章的情感服务。与技巧相比,情感摆在首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千万不能为了技巧而技巧,忽视了情感的表达。

首先,理解是朗读的基础。教师要能引导学生读自己能理解的文字。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只有学生理解了,他们才能读出文字里的画面和意思,才有精力想着怎么去表达。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帮助学生理解,但是一定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其次,学生脑子中“热闹”,朗读时才会“热闹”。比如,艾青老师的《春姑娘》是写春天的名作。这篇文章活泼灵动,把春天写活了。读这篇文章时,人们脑子里是很“热闹”的。教師要能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春姑娘不是呆呆地站着,她在我的眼前走来走去,走过田野、小河、村子、果园……”“每个地方都会因为春姑娘的到来而发生变化,变得生机勃勃!所有的一切都欢迎春姑娘的到来!”让学生在朗读时,能把春姑娘到的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真实地去感觉到这份“热闹”。

最后,学生还要能读出结尾的余味。朗读时“慢不下来”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很多时候,还没等教师回味过来,学生已经读完了。结尾处,学生需要读出余音绕梁的感觉,就要把节奏放慢,把声音放低,语气放柔和,让人听了,脑中浮想联翩,久久不愿离开。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唱读得到及时的改善,教师就应当适时地示范引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节奏、轻重,由“唱读”到“畅读”,从而最终达到“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之境界。

参考文献:

[1]储呈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08期.

[2]卢朝忠.农村小学生唱读现象的成因及矫正对策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年03期.

猜你喜欢
成因分析对策研究小学语文
杀人案件的动机与成因分析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