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瓶颈及对策研究

2022-06-18 08:47陕西省洛南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姚世年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4期
关键词:机具农机化农业机械

○陕西省洛南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姚世年

丘陵山区农业种植模式和耕作环境还存在诸多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如何进一步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是农机工作职责的光荣使命。本文结合洛南县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一、洛南县农机化发展现状

1.自然耕地地理条件。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陕西省东南部,地处华山之南,洛河源头,横跨长江黄河水系流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烤烟、油菜、辣椒、西瓜、大豆、蔬菜以及中药材等。常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4 万亩。有效耕地面积61 万亩,其中坡度≤2°耕地面积10 万亩,2°~6°耕地面积19 万亩,6°~15°耕地面积27万亩,15°~25°耕地面积5 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山区县。

2.农机化发展装备情况。截至2020 年11 月底,全县拥有拖拉机2892 台,其中58.8~73.5 千瓦拖拉机43 台,73.5 千瓦以上拖拉机22 台,中小型拖拉机2827 台,微耕机4825 台,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6 台,各类农机具5322 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15.88 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1.02 亿元,各类农业机械操作人员3.2 万人,农机经营收入0.56 亿元。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37.92%,其中机械化耕整地81.82%,机械化播种12.18%,机械化收获5.12%。

二、制约洛南县农机化发展的瓶颈

1.土地分散经营,制约了农业机械有效发挥作用。近些年洛南县虽然实施了土地流转政策,开展了农机合作社全托管或者半托管经营管理服务模式,但是整体而言,由于大部分农户小农思想严重,依然以个体经营为主,自种自收,自主经营,导致耕种地块分散,连片大面积集中耕作地块少,加之种植品种杂乱繁多,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有效充分发挥作用。

2.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于气候特点,绝大多数农户习惯于间作套种农业种植模式,注重追求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而忽视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劳动强度。这种长期形成的种植制度模式,直接降低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出现机耕一大片而机播和机收难以开展的局面,呈现出农业生产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严重失衡的情况。

3.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农机化发展的进程。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不足,部分区域机耕道路设施不全,路面窄,坡度大,大中型农业机械无法进入地块作业,出现农业机械进地难、调头难、操作难的现象,使得农业机械难以发挥效能,作业成本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加之山区水利灌溉设施相对滞后,山区水渠、蓄水池,以及山区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电杆安装,大多数也在地块中间,都是制约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区域和产业之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小麦、玉米、烤烟和马铃薯等农业生产领域的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大中型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较多,但是其它产业以及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以及瓜果、油料和蔬菜等领域机械化水平较低,小型科技含量低的老旧农业机械居多。从区域分布上看,梁垣莽岭沿线的川道区域(永丰镇、四皓街办、城关街办、景村镇、古城镇等)土地平整,经济相对发达,机械化综合水平较高,而靠近秦岭南麓的西部和北部山区(洛源镇、保安镇、麻坪镇、巡检镇、寺耳镇等),地块小,坡地多,经济相对落后,其机械化作业水平也低。

5.农机投资效益低,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丘陵山区需要的中小型农业机械类型较多,市场规模偏小,售后服务成本高,利润薄,导致市场销售价格偏高。对于购买者,使用周期短、频率小,作业效率低,投资回报缓。同时,洛南县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小,主体服务内容单一,主要从事机械化耕整地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不健全,对新型实用农业机械的示范推广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6.农民对新型机具接受能力低,农机推广机构服务能力薄弱。农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进城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和耕作模式的影响,对新机具新技术接受能力低。同时,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现有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进取创新意识不强。镇(办)几乎没有专业化的专职农机工作人员,一职多责,工作内容繁杂,单独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能力非常薄弱,正常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三、洛南县农机化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1.加强宜机化改造,改善丘陵山区机械化生产基础条件。农业机械化要发展,需要土地连片规模化种植。要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土地“小并大、短并长、陡变平、弯变直、缓坡改梯田”等宜机化改造整理工程,与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相结合,不断完善农村机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标准化农田建设规模,改变丘陵山区土地细碎陡坡的现状,以实现农业生产耕、种、收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改变传统固化的耕作模式。当前,改变传统固化的间作套种模式是关键。要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作物类型,适应当地气候,科学接茬。加强农机与农业、农技、烟草、油料、果业、中药材等部门沟通,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协调发展,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和技术,实现农机装备技术突破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飞跃。

3.加快土地流转,推行集约化经营种植方式。

(1)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壮大新型农业产业。通过土地转让、转包、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鼓励农民出让自己零星分散土地的经营权,实现土地流转,使土地经营形成一定规模,连片种植,实现“统一种植模式、统一作物品种、统一机械作业”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新型主导产业,强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

(2)培育壮大农机服务组织,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机合作社由原来单一的耕整地机械化作业走向“耕、种、管、收、售”等全方位发展,实现农机合作社专业化和社会化综合服务。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全托管、土地半托管等方式让农民的土地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延伸产业链条,如试验示范、代耕、代种、机械租赁、农资集中供应及粮食销售等,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

4.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构建完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资金保障体系,对规模化的农机服务组织实行作业补贴,引导农机手创建多种类型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建立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因地制宜,围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引进示范推广适宜的新型农机具,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创建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发挥其示范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

5.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支撑,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根据县域产业布局和生产规模,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的引导作用,对紧缺机具和重点补贴机具类型实施优先补贴;对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所需要的机具,实行快速便捷优先补贴服务;对大型机具(譬如烟苗移栽机、大型烘干设备等),建议相关管理部门实行叠加补贴,减轻农民购机经济负担,真正把资金用在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机具上,提高县域特色支柱产业机械化水平。

6.搞好农业机械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农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宣传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和地位,得到社会的了解,取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农机发展迈向更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机具农机化农业机械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试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发展
lMLQS-40/70起垄铺膜施肥联合作业机操作使用及维护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辽宁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措施探讨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