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微析

2022-06-19 02:56胡红敏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胡红敏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做好学生德育思想的工作,重视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思想的形成,这一阶段对学生道德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必要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实现课程与生活有机融合,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但无论教学模式如何改变,道德与法治课堂都不能脱离生活,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内容也决定了它自身的生活化属性,即道德与法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领。生活化教学模式也为道法教师认同,受到学生的欢迎。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缩短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生活实际问题的发生、解决作为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提升,乃至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本学科的应用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模式“根深蒂固”,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提倡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倡知识在课堂生成,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是部分教师的传统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填鸭式的教学、单向式的教学输出仍然是部分老师的通病。在缺乏生活理念指导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表面,更别说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解释、指导现实的生活。时不我待,道德与法治亟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的树立生活化教育的理念,与时俱进,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新的内容与素材,新的课堂生成。

(二)生活化教学“有名无实”,缺乏真正落地

在调查中,发现现有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只是徒有其表,虽然有的教师采取了生活化教学模式,但是依旧用老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有了素材和实例,但是依然是老师主讲,学生没有思辨,没有讨论和交流,有些老师压制学生的思维,用空洞的教条来下结论,最后,生活化教育模式依然是一言堂,变成“纸上谈兵”

(三)教学设计“停步不前”,老师课堂掌控能力不佳

由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高,日常教学中对生活化教学设计不够重视,导致部分教师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能力比较薄弱。众所周知,优质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是引入生活化的实例和素材,课堂变得不是那么“和谐”,因为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思维又存在偏激片面,所以会导致课堂“意外”的发生,这些“意外”恰恰是教育契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不完整,且有一定的欠缺性,没有对课堂突发的问题有所预见和方案。所以很多教师不能把握要领,开展生活化教学时造成适得其反的情况。还有些教师对课堂设问、环节的衔接、教学素材的准备等把握不足,也导致课堂低效。

二、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如果一味的去灌输、说教,讲大道理,学生将会产生厌倦,甚至反感的心理,会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而运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能够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能将日常的道理、应树立的价值观、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具体化。生活中的实例和问题更接地气,而也更真实,使学生乐于参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树立学科认同,增强学科应用属性,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拉近师生关系,增进课堂互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分为心理健康、道德、法律、政治等内容,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如果不联系实际,理解起来就比较抽象。生活化背景下,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倾听学生的想法,理解学生的情感立场,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将变成一个充满情感交流,成为思维碰撞的场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在师生高质量的互动中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了解教师的机会,通过深入沟通和合作,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越来越深厚,这种情感也会逐步转移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进而方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思想和法治意识。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要引入真实案例和生活素材进课堂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的生成,因此,要真正的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社会时政热点从而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例如,在学习“走进法治天地”这一章内容时,学生是初次系统地接受法律知识,也是首次对法律形成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形成法治思想,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未成年的基本情况,从《未成年保护法》说起,或者在《民法典》颁布后从《未成年保护法》展开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未成年人打工权益受保护吗?大家有没有打过工呢”然后让学生叙述自己打工领薪的事情,或者教师找一个相关案例,让学生一起剖析这个事件中是否触犯了法律。通过生活案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拥有哪些权益,在收到危害的時候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学生成为懂法、知法、守法、会用法的人。

(二)开展生活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生活化教学模式拓展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舞台,也丰富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来让学生形成全面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我就提前组织学生前往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改革开放总设计邓小平总设计的铜像,感悟到伟人的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也同时教育学生珍惜当下,怀念伟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铜像面前,同学们庄严肃穆,一个个都鞠躬致敬,表达对伟人的追思。那次参观之后,同学们在讲到这一个课时,特别有兴趣,也特别的认同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历史意义。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巩固已学知识内容

生活化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科应用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有效提升,道法教师要积极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更新,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有趣,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使课堂生活化,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氛围中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现并解决,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效率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吴长虎.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才智,2019(21):40.

[2]惠晓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9).

[3]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