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武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

2022-06-20 09:01焦稳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5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动作

焦稳龙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校情,通过改善教学所需的实习、实验、实训条件来培养高素质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推进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教育部等五部门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创新健康教育形式,深化“互联网+健康教育”,把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教学模式推向了更高、更重要的位置,线上课程数量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更多优质的课程能从线下搬到线上,方便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反复学习和研究,学习自主性得到空前的提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理论课程建设不足,武术教学的线上教学资源和武术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述资源十分有限;真正武术专业走出来的高校教师,数量相对短缺;武术教学项目创新跟不上新时代高校教学发展的步伐。武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相互促进作用有限;缺乏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控和学生客观努力过程的评价;武术最根本的攻防作用过于淡化,基本处于不推广状态,在高校教育阶段,轻视武术攻防属性的教学。

1 应用型高校武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特别是公共体育武术项目的教学以24 式太极拳和三路长拳的教学为主要内容,拳术教学的开展较安全,不易发生伤害事故,器械类项目的教学推广受到场地、安全性、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的限制,开课比较困难。武术教学处于“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一学期下来,基本都属于期末考试结束后套路动作忘完的状态,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选课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学习效果也不容乐观,武术学习的延续性一直是束缚高校武术教学的一大阻力。

传统武术教学模式单一,理念落后,实践性差,课堂气氛低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属于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状态,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痛。而混合式教学能够更新教学观念,线上增加实践课程中不能学习到的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武术大家的成长史、武术的爱国情怀、武术门派的辨别之道等,线下教学完成武术套路动作的实践学习和演练,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理论指导实践更标准地掌握每个套路动作的发力和运动轨迹,掌握真实的攻防技击术,从而体会到真正武术的魅力所在,能够培养学生的武术文化素养,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扩大受益群体。

2 应用型高校武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效路径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和精神上的教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武术套路的学习和演练能提升习练者的精气神,同时手眼配合、身体的上下穿行、步型的灵活转换能展现出习练者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

2.1 武术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

目前,大多数武术课程教学处于只能完成套路动作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通过模仿达到“比划式”的纯套路学习状态,学习武术的方法与学习健美操、广播体操等操化类项目没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对比学生意识形态中武术的习练形式相差甚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威武和有吸引力,引起部分学生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武术教学体育化固有教学观念的笼罩,人们形成了“有色眼镜”,在认识层面把武术教学判定为套路运动的表现形式,套路动作的显性特征,掩盖了武术区别于其他项目固有的攻防技击术特性。

传统武术的身体活动方式大致表现为功法、套路、散手3 种常规形式。从武术传承的角度分析,套路动作只是传统武术中技术环节的展现,不是武术的全部和整体,武术中每个拳种都含有多个技术环节。武术本身具有的修身养性、健身娱乐、教育意义等“隐性”价值均依靠于武术攻防技击术价值繁衍而生。归根结底,武术发展,不论是要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还是要达到教育的目的,都必须依靠武术特有的技击目的为前提和根基。

2.1.1 改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武术文化和理论教学状态

当下武术教学的开展以学习武术套路为主,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计划安排,每节课学习3 个左右技术动作,掌握动作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能把动作模仿的演练完成,就等于完成了此次课的教学任务,所涉及武术的理论知识讲授很少,针对所学动作的名称讲解、技术特点介绍、发力过程体会、拳理拳谚传承等武术文化的精髓被忽视,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状态,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失去了武术的“魂”,把武术教学变成了单纯的套路动作教学,最终会导致武术的发展失去“金身”。

2.1.2 线上教学内容明理

线上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武术历史文化、武术各流派的特点及辉煌史、著名人物典故、武术拳理拳谚、爱国人士故事的讲解,以及礼仪规范、武术发展各主要时期的特点和典型人物的介绍,补强武术理论知识的讲解能让学生明理,既要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套路动作,更要让学生熟知武术各项目的由来,了解所学拳术的健身作用和技击攻防的意义。

2.1.3 线下教学内容笃行

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点教授套路动作的利用价值,从动作的健身和攻防技击术2 个要素进行教学。每一种拳术都有其独特的健身和攻防技术要领,教会学生真正关注和想学到的知识技能,改变以往的只交给学生套路动作这种肤浅的教学任务,把武术真正的精髓、深层的技术拳理和武术文化放大和传承。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实线下套路动作的习练,没有拳理和技击术支持的套路动作就是个空壳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达到技术动作的归真目的;线下套路动作的标准演练领悟线上理论知识的真谛,线上教学内容填充线下教学动作的技术细节,线下技术动作的习练呈现线上教学内容的内涵,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线上讲解各招式的攻防技术,包含技术动作的适用情境、细节把控、身体形态、泄力及发力过程等核心技术要领,可以借助线上教学内容来反复教学和研究,便于学生在线下实践练习过程中逐渐体会,线上教学指导线下练习,线下练习检验线上内容,学生在逐渐领会到核心技术要领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武术,最终提升武术的教学质量,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利用武术相关套路动作来强身健体或防身自卫,是武术教学的最高教学目标和价值体现。

2.2 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规定教学任务采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为符合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环境的突出性,武术线上线下教学都要为便于展开实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互联网与体育课程的接轨是时代进步的必要趋势,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兴产物,能推动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良好发展。适应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体育课程适应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体育课程创新升级的良好机遇,应用型高校武术教学要抓紧、抓牢这次良机,蹚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阳光道路。

2.2.1 线上教学重武术文化传承

线上教学内容分类建设,可分武术认知与艺术追求,从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欣赏、武术文化内涵及传播、武术的特点、价值与艺术追求等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述。武术发展各时期的特点及主要作用介绍,从武术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进行讲述,让学生明白武术各个时期历史赋予的使命。武术项目的主要分类,从拳种的分类、器械的分类、门派的分类等方面进行讲述。典型拳术大师介绍,针对目前推广和习练人数较多的几个拳术逐一进行讲述,如比较出名的拳种: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劈挂拳、八极拳等的详细讲述及各拳种代表人物的事迹讲解。优选精彩和有代表性的武术影视资料,对所呈现的拳术特点和技击术进行讲解教学。

2.2.2 线下教学回归传统训练,重套路推广

注重从技术要领、实战对抗和体能支撑三要素展开教学活动。围绕技术要领,增强劲力练习;讲解实战用法,开展对抗练习;强化武术专项体能训练,抓牢基本功法练习。

技术要领从每招每式的动作名称(武术专有动作名称的解读:简单易懂的步型加手型的动作马步架打、弓步下冲拳等;人物典故类动作名称哪吒探海、苏秦背剑等)的由来和技术特点,对招式详细讲述,如掌握动作的发力过程、步型手型的运动轨迹、手眼身型的配合、武术精气神表现力的呈现。实战对抗,针对每个动作的攻防技术进行讲解演练,既要掌握每个招式的攻势,又要明白相对应的守势,反复演练体会动作攻防技术的实战意义,增强套路动作的实战对抗性,感受归真的武术教学方法,学生达到练和打的教学目标,就能准确地讲述每个动作的核心要领,达到理论结合实践更高的教学目标,为之后利用武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技术动作的演练是依靠身体综合素质来完成的,体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套路动作习练的标准化、攻防技击术成功率等,所以武术套路的习练,必须严格加强武术专项体能训练,武术基本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柔韧性、上下肢力量、机体爆发力、协调性、身体稳定性的控制等素质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保障学生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完成武术套路动作和对抗性练习,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

2.3 修正武术评价内容与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衡量具体的教学行为、特定的教学对象是否已经达成或接近先前预定教学目标。武术教学的评价和判断,是依据教学实际情况是否达到开课前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在武术教学中,要科学地运用教学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意义,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知识体系,培养练习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毕竟武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现代生活的人,通过合理的武术教学和科学的自我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终身武术意识,养成自我锻炼习惯。

2.3.1 教学评价重过程性考核

武术理论知识的评价在线上完成,线上教学内容便于武术文化和理论知识的开展,教学评价针对理论知识内容完成线上考核,考核点为学生对武术的认识、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武术项目及武术基本知识点的测评等,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钉钉、雨课堂等)组建武术理论知识点测评题库,让学生在线上完成试题测验,此部分分值占课程总分的20%,较为适宜。

2.3.2 重总结性评价、轻套路性评价

重视学生武术教学全过程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完成课堂练习的努力程度、学习过程的配合程度等综合进行评价,借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生学习态度、课堂互动统计、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和分值评定。这一部分的分值完全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分值获取比较容易。还可以通过统计学生完成课下动作练习、其他作业的情况和次数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既留存了教学过程的真实资料,又为客观实际的考核分值提供了有力证明,此部分分值占课程总分的20%,较为适宜。

2.3.3 重视学生武术专项体能评价

高校开展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无论开设多少体育项目,没有体能练习的体育课是没有灵魂的。武术教学效果的好坏跟学生的体能有较大关系,所以武术教学离不开武术专项体能的练习。在教学中,增加踢腿和基本步型手型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上下肢力量、心肺功能、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进行测评,既能满足武术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需求,同时也能完成提升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任务,此部分分值占课程总分的20%~30%,较为适宜。

武术专项体能对学生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要求较高,根据武术套路的特点进行专门的体能练习,对学生的武术表现力和套路动作的演练有很多帮助,专项体能的提升在套路练习中的腾空、下穿、跳跃、步型之间的转换都能做得更好,进一步增强套路练习过程中身体的控制能力和步型、手型的劲力。套路动作的标准化、每个技术动作的正确发力、手眼身型武术外在的表现力等方面的综合提升,能更加直观和科学地反馈教学评价,体现出体能是武术技术展示的基础要素。典型的武术专项体能评价项目有立定跳远、三级跳远、单腿跳、100m 跑、仰卧起坐、鲤鱼打挺、平板支撑、800m跑、俄罗斯转体、跳绳等。

3 结语

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能脱离学校教育。武术教学改革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应用型高校武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武德和拳术,从能说、教会、勤练、实战四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完善线上线下武术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和修正武术评价内容与方式。“重文化、精套路、强体能、敢实战”的教学理念和文武兼修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努力学习的过程考评,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完善应用型高校武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形成武术教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动作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下一个动作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