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思路

2022-06-21 21:41史育龙张惠强
开放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史育龙 张惠强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渝地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具有建设双城经济圈的良好基础。应重点针对成渝地区在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短板,着力构建“双核引领”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以长江上游生态为屏障、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的高品质美好生活圈,打造成为内陆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现实基础   战略思路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2)03 -0062-07

[作者简介] 史育龙,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城镇化、城市与区域发展;张惠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网络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城乡制度变迁、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成渝地区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成为西部大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时间窗口,全力建设双城经济圈,加快形成与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比肩的发展引擎和创新高地,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位势、顺利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

1.  更好拓展战略纵深,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成渝地处四川盆地,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地区与滇藏边疆的枢纽要地,也是东亚、东北亚进入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的主要通道。对于高原山地的西南边疆而言,成渝地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后方基地。抗战时期,成渝地区作为“大后方”,西迁企业在此组织生产,有力支持了前线抗战,并由此奠定了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工业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在四川、重庆集中布局了一批工业项目,由此形成了相对独立、门类齐全的重工业、能源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在西部纵深地区建设了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成渝地区的迅速崛起,在内陆地区形成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增长引擎和战略支撑地区,将为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保障边疆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2. 更好畅通国内大循环,凸显强大国内市场优势

成渝地区人口总量大、密度高,创新要素相对富集,具有较大的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成渝地区(以规划范围为界)总人口达9764.93万人,占全国的6.92%,较2014年提高0.16个百分点,相当于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呼包鄂榆、滇中、黔中、天山北坡、宁夏沿黄7个城市群人口的总和。2010—2020年,成渝地区常住人口增加700余万人,占西部12个省(区、市)常住人口增量的近三分之一①。成渝地区人口规模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沿海地区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近年来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依靠扩大开放吸引了大量境外直接投资,发展了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制造业,人口回流也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东部沿海不同的开放发展路径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与东部沿海的发展差距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回旋空间,成为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依托。

3. 更好优化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开放水平不高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一带一路”建设打开了向西开放的新空间,西部地区由内陆边陲一举成为开放前沿。成渝地区也因之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战略的交汇点。连接亚欧大陆两端的“中欧班列”从这里起源,迄今仍以成渝两市为国内最大始发城市。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为基础发展形成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了“一带”与“一路”有效衔接的国际大通道。以开放为引领促进成渝城市群崛起,并在城市群协同推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和城乡区域协调等国家战略,有利于形成全方位对外合作竞争新优势,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把城市群从开放高地推向创新发展高地,并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西分异转向南北分化的背景下,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基础条件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渝地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生态建设方面看,成渝地区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

1. 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919.2亿元,比上年增长8.5%,经济增速继续领跑西部,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成渝地区以占全国1.9%的面积承载了6.5%的经济总量,这一比重2014年为5.49%,7年间提高了1个百分点。从西部来看,成渝地区以不到3%的面积承载了30.8%的经济总量,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分别占西部地区的23.7%、31.2%和3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西部地区的38.8%,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当之无愧的“发展先锋”。重庆2021年GDP达27894.02亿元,自1997年设立直辖市以来,实现了11%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成都GDP达到19916.98亿元,居全国城市第7位、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②。成渝地區地处西部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分不易。

2. 城镇格局持续优化

一是重庆、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重庆、成都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评级中,成都由2014年的Gamma-级提升至2020年的Beta+级,重庆由此前未进入榜单连续提升至Beta级。“六普”到“七普”期间,成都和重庆常住人口增加量分别达到582万人和320.8万人,增量在全国分别列第3位和第7位。二是核心城市加快推进“相向发展”。成都提出并大力实施“东进”战略,积极推动龙泉山东侧的简阳、简州、淮州、空港4大新城开发;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重庆大力发展渝西片区,定位为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三是中小城市发展活力逐步显现。地区内中小城市发展质量有所提升,集聚人口和产业能力不断增强。

3. 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建立

一是先进制造产业快速发展。成渝地区已经形成汽车、电子信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新型显示、5G示范应用、信息安全等部分领域跻身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重庆和成都专注于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实现了由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成功转型。二是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成渝地区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规模和集聚度名列中西部前茅,推动以“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共建西部科学城,建立了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科院成都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产业基地等。

4. 交通互联互通提速

一是铁路日趋完善成网。成渝地区已形成北、东、南三个主要方向对外铁路通道,与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大幅缩小。渝贵通道、成渝通道、西成通道基本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有效提升了通道能力和服务水平。成渝中线高铁成为重庆、成都双城发展主轴上的“大动脉”。二是航运、空运更加便捷高效。成渝地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速,截至2021年底,成渝地区枢纽机场累计开通航线737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236条。2021年,成都双流机场和重庆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列全国第2位和第4位,合计占全国机场旅客吞吐总量的8.4%,货邮吞吐量分别列全国第7位和第8位,三是轨道上的经济圈加快形成。成渝高铁完成提质改造,实现350公里达速运营,成都至重庆实现1小时通达,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正加速形成。

5. 域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国际消费目的地加快打造。重庆是国家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成都是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消费集聚辐射能力,2021年两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11787.2亿元、8118.5亿元,分列全国城市第3位和第6位。二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多点突破。两地联合开展交通通信、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六大便捷生活行动,实施16项便民举措,让公共服务有温度、政策保障有力度。三是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渝地区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2个、世界自然遗产2个、国家5A级景区25个,自然和文旅资源禀赋突出。巴蜀文化具有5000年发展历史,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将自然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良好基础。

6. 内陆开放新高地逐渐成势

一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大通道。2021年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过30%,运输超40万标箱,回程班列占比超50%。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运输货值最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6117列,同比增长33%;重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1万标箱,其中有四成货物来自四川。二是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成都和重庆分别有20家、11家总领事馆等外交机构,多家领事馆的领区超越传统西南大区范围,延伸到西北大区、中南大区。在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方面,共同制定了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总体方案,已经实现目标、领域、政策、产业、机制和时序协同。三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外商投资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2021年,川渝两地的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为9513.6亿元和8000.6亿元,位列西部地区前两位。2010年以来,川渝两地平均每年利用外资均超过100亿美元。

7. 共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从统筹城乡起步。两地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领域改革。2007—2021年,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91∶1下降至2.4∶1,成都则从2.63∶1下降至1.8∶1,二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成渝城乡改革最重要的探索是其对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试验,在对农村各类产权进行全面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产权规范流转。三是持续开展城乡融合发展探索。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探索,成渝两地形成了一整套城乡改革经验,大部分向全国范围内推广。2019年底,四川成都西部片区、重庆西部片区入列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继续为全国城乡改革发展探索新经验。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挑战

成渝地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目标和使命,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发达区域相比,在基础设施完备水平、产业结构水平、经济规模和质量,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不小差距。

1. 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国际层面,据统计,2017年世界六大城市群GDP分别为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4.03万亿美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3.38万亿美元、北美五大湖城市群3.36万亿美元、长三角城市群2.06万亿美元、英国中南部城市群2.02万亿美元、欧洲西北部城市群2.1萬亿美元,成渝地区则刚过1万亿美元,差距较大。

国内层面,成渝地区2021年GDP为7.4万亿元,人均GDP约为7.6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地区经济总量约为京津冀的80%、长三角的四分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60%。从人均水平看,成渝相当于京津冀的90%、长三角的三分之二、大湾区的一半。为此,担当与沿海三大发达地区比肩的带动全国发展的引擎重任,迫切需要成渝地区在巩固近年来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大台阶。

2. 城镇体系和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完善

成渝地区拥有成都和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使其在西部所有城市群中处于引领地位,但内部缺少重要的节点城市,长期面临“中部塌陷”问题。除了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之外,绵阳和宜宾GDP刚过3000亿元,其他城市的GDP规模大多处于1000亿—2000亿元之间。作为对比,中西部地区有10个非省会的地级市经济总量均高于绵阳、宜宾。2019年成渝中部地区常住人口1492万人、经济总量5541亿元,分别占成渝地区的15.5%、8.9%,人均GDP为3.71万元,不到双城的一半,属于成渝之间的发展“洼地”①。成渝中部的资阳、内江和遂宁发展水平也都不高。因此,加快培育除成都、重庆以外的其他城市,变“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是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②。

3. 产业发展存在同质竞争,协同和研发能力不足

成渝地区资源禀赋相近,主导产业相似度较高,近年来,重庆、成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产业的关联不断加强,出现遂宁、广安等城市为重庆汽车产业配套,成都与周边的德阳、资阳、眉山等市也逐步显现出分工势头,但是协同配套、错位发展的格局尚未普遍形成。

从研发投入角度看,成渝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比较明显。2020年,四川、重庆研发经费分别为1055.3亿元和526.8亿元,分列全国第8和第14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2.17%和2.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成渝地区缺乏具有引领性的大平台、大项目。两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仅15个,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也排在南京、西安、武汉之后。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央企总部在成渝地区内仅有2家。区域内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高端要素交易市场。

4. 交通基础设施内畅外联仍需提升

成渝地区对外通达性受山川阻隔,东向沿江到长三角地区高铁尚未全线打通,沿江港口建设缺乏统筹,三峡大坝货物过闸能力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缺口,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南向进入云南只有一条需向东南绕行贵州的高铁,经云南穿缅甸进入印度洋的快速通道尚未形成。西北方向联系通道少、运行时间长,与兰州、西宁均没有快速通道,兰渝铁路由于货运价格偏高,开通后运能长期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对西北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区域内城际铁路大多按照区际干线实施,城际客流与对外客流重合,对城市群内早晚高峰车次和停靠站点分配不足。市域(郊)铁路既有铁路站间距大,对沿线城镇覆盖不够。高速公路、民航支线机场等密度不高,部分节点城市没有高等级公路铁路联通。能源和水资源保障水平有待提高,重庆电力保障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跨区域的引水补水网络建设缓慢,城市主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滞后。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思路

双城经济圈是基于成渝地区发展格局和特点,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的战略谋划。建设双城经济圈,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发挥“双核引领”作用,促进优势互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协同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共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地域特色,塑造高品质生活生态环境,推进深层次改革,提升开放水平,聚焦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和提升影响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①。

一是聚焦增强实力。围绕“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重点,确定区域协同的创新体系等发展目标。立足成渝地区发展实际,确定以现代化交通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的“补短板”目标,牢固确立通过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的目标导向。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有效整合区域内部各种资源,强化产业、基础设施、创新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等协同对接,辐射带动川渝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显著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实力。

二是聚焦激发活力。谋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无论是探索充分发挥双城引领带动作用的有效途径,还是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解决“中部塌陷”问题;无论是打造科技创新中心,还是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仍然是标本兼治的关键一招。围绕“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定位,聚焦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制约,强化改革的先导作用和突破作用,以营商环境、市场体系建设和制度型高水平开放为重点,确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体现以改革开放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的目标导向。

三是聚焦提升影响力。突出成渝“双核”和中小城市密集的特点,围绕“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战略定位,到2035年,重庆、成都进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的发展目标,并在生态环境质量、公共服务品质和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在彰显区域特色、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以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引领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策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仅关系到川渝地区的发展,更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需要从空间格局、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生態保护、改革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发力。

(一)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一是构建“双核引领”的城镇格局。重庆和成都是我国中西部唯一一对距离在300公里以内、产业和人口集聚力强劲、历史人文底蕴相近、沟通联系紧密的超大城市,“双核”是成渝地区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依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2020年间,重庆主城和成都常住人口大幅增长,但从全国层面横向比较,重庆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的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区域内中小城市竞争力不强,县城短板弱项明显,如何更好发挥双核引领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大任务。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强调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则明确提出,要提升重庆、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通过做强两大极核,培育发展两大都市圈。重庆和成都需在适度竞争的基础上强化产业有机联系,依托两个超大城市之间的综合运输通道,夯实主轴发展基础,增强两大都市圈交流互动,进而带动两翼及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城健康发展。

二是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近年来,成渝地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航运、空运更加便捷高效,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速,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加快形成。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方面,需要着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加大国际航空货运航司引进力度,增加国家航线和全货机通航点。在建设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方面,围绕重庆、成都双核,构建多层次轨道网络,协调完善轨道客货枢纽衔接,推进运营管理服务一体化。在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方面,携手共建区域港口集群和通江达海航道体系。

(二)协同建设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地区拥有西部最好的科教资源,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规模和集聚度高,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强。要紧紧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使创新成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动力,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共性关键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的重要创新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在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方面,聚焦若干前沿战略性领域,布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在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方面,聚焦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内陆创新引领高地。在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方面,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联合展开技术攻关,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二是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产业基础最雄厚的区域,目前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但仍存在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产业开发开放平台合作不足等问题。为此,要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链重塑为契机,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在成渝地区启动一场“品质革命”,从研发到设计、制造、检测、集成、配套等各个环节全面提升质量,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在培育现代服务业方面,加快区域一体化要素市场建设,如在成渝地区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经验,加快培育技术成果处置交易的二级市场,持续拓展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高端要素市场的交易内容和覆盖范围。在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方面,打造国家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加快种质资源库、农业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建设,深化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三)塑造高品质美好生活圈

一是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成渝地处长江上游,区域内山川河流密布、周边生态较为脆弱、高排放产业占比较高,生态保护事关长江大保护和全国生态环境事业。近年来,成渝依托区域山水林田湖草及重要生态空间,初步建立了生态网络共建、生态管控共抓、生态修复协作等机制,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成效。同时,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管控等任重道远,区域环境污染共治尚有不足,绿色转型发展路径还不明晰。为此,在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方面,要以绿色生态廊道、绿色生态屏障、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在实施环境污染共治方面,要以统一环保标准、统一环保执法、统一环境监测体系等为重点,强化水域联防联治,建设“无废城市”。在共同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方面,要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与绿色产业体系协同建设,加快培育壮大环保相关产业,健全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领绿色消费时代新潮。在开展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方面,以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契机,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实现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创新大江大河大库区绿色发展新路径,推动三峡库区等上游地区联动长江经济带中下游区域不断完善跨流域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

二是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成渝地区的生活向来以“巴适”“安逸”为典型特征,拥有大量有吸引力的特色消费资源,因“魔幻之都”“网红城市”“美食之都”“熊猫基地”“不夜之城”等城市名片享誉全球。要围绕把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发挥强大国内市场优势、培育和激发国内市场潜力的重要“试验田”这个目标,推动消费供给持续升级,满足各类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在增强消费资源集散能力方面,进一步拓展完善通道物流网络,激发口岸和保税平台优势。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方面,充分挖掘巴蜀大地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对标国际一流,突出巴蜀韵味,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在开发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方面,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消费创新和引领功能,打造全球消费发展风向标。

(四)推进深层次改革创新

一是打造内陆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试验田”。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对外开放平台仍然存在功能布局不优、带动能力不强、政策联动不足等问题。应在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方面,以自贸试验区、国际航空港、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为载体,积极推进成渝地区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自由流动。在探索扩大服务业开放新模式方面,以健康领域高端服务业开放为例,围绕肿瘤、口腔、儿童等优势医学学科,建立国际化医学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中心和医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等。在加强国内主要区域合作方面,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重大战略,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加强与长江沿线重点城市合作,以长江黄金水道和规划建设的沿江高铁为依托,重塑新发展格局下的长江经济带新优势;加强与关中平原、兰西、北部湾、滇中、黔中等城市群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调、有机融合的发展格局。

二是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庆、成都两地在统筹城乡發展方面起步较早,有着良好的基础。成都西部片区和重庆西部片区入选第一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要继续探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路径。在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方面,以土地要素为例,建议探索设立全国性农村产权交易所,将地票(建设用地指标)、生态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与承包地流转、农业类知识产权交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农村其他资产处置等结合起来,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专业服务,有效激活农村要素市场。在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方面,加快推进城乡“多规合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规划适应性;建立城乡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以一体化的思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向乡村倾斜,着力提升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为抓手,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在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大力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擦亮成渝现代农业金字招牌;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引导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加快推进现代生物育种,制定种源“卡脖子”问题清单,培育具有突破性的“川种”“渝种”品牌。

[参考文献]

[1] 赵越.GDP六年翻倍人口回流,四线城市宜宾凭什么“逆袭”[Z/OL].中国新闻周刊,2022-01-13. https://mp.weixin.qq.com/s/vRWvX_wXoAb9jaWU-rajrA.

[2] 林毅夫,付才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结构经济学分析建议报告[N].成都日报,2020-06-17.

[3] 史育龙.聚焦重点唱好“双城记” 落实任务共建经济圈[N].光明日报,2021-10-22.

[4] 史育龙,潘昭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格局优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4):127-134.

[5] 杨波,龚锐.成渝城市群跨界问题及其协同治理的必要性[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4):64-66.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ies Economic Circle

Shi Yulong, Zhang Huiqiang

(China Center for Urban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0)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becoming the region with the most dense population, the strongest industrial base, the strongest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e broad market space and the highest degree of opennes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Chengdu-Chongqing area ha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twin-city economic circle. Therefore,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region in terms of economic scale and development level, urban system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tc. The nationally influent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have created a high-quality and beautiful life circle with the ecology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a barrier and an international consumption destination full of Bashu characteristics, and built it into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fiel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inland area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Key words: 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ies Economic Circle ;Realistic Foundation; Strategic Thinking;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收稿日期:2022-04-19   責任编辑:张 洁)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