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重构策略

2022-06-21 22:14黄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3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双减

黄艺

【摘要】“双减”背景下,以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从单元整体的视角,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探索单元整体教学,采取“精减——加量”的单元课时重构策略,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开展板块化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范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把原单元的双线主题教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交流评价,多种平价综合运用,拓宽评价渠道,关注学生进步,考察学生语用能力,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双减”;语文核心素养;单元整体重构;板块化教学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已明显传递出改变教育生态,育人目标回归,杜绝过度学科压力的信号,主张立足社会教育大环境,让学生开拓视野,全面发展,回应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各项要素,整体规划,设计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与2022版新课标课程理念完全契合,以语文育人为目标,以大阅读为重构理念,从单元整体的视角,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优化单元教学序列,提高单元学习效率。在“双减”背景下,要优化课外作业设计,把简单重复的书写作业时间缩减,大大增加学生阅读时间,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整体提高学生阅读量,增加语言实践机会,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审美创造力和文化自信。

一、“精减——加量”的单元课时重构策略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同时将“语文要素”的各种基本要素分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点”,融入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因此,在进行单元重构时,我们抓住双主题的连接点,连点成线,以线建面,开展板块重构。所谓“精减--加量”,就是通过凝练单元主题目标,整合单元内共性内容、优化板块教学,从而缩减讲读课时、增加阅读课时,达到拓展学生语言学习的范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目标,把原单元的双线主题教材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热爱阅读寓言故事”是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是:对寓言的道理能聯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与体会,能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相关语句,体会寓言中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内容写下来。单元总课时是12课时。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们以“精减--加量”的策略,将课程内容与课时进行整合重构,成为以下几个板块,实施教学:

以上板块化主题要素重构,从学生的“如何学”出发,重新梳理学习路径,建立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变“被动听讲为主”为“语言交流实践”为主,优化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效率。“精减”去课文共性重复讲读的时间,腾出足够的课时“加量”开展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中探索、求知、积累、表达、创作。如此学习内容的优化重组,同是12课时学习,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拓展与提升、阅读的理解与审美都将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时空的扩展而大大提高,让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内化。

二、板块化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继续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课外导读前置——精减讲读课时——整合语文要素——拓展趣文速读——交流整本书阅读——迁移语言运用——互动总结评价”的流程实施,从单元宏观视野安排课时,板块化推进教学,使“热爱阅读寓言故事”的人文主题更加聚焦,使单元内的知识体系架构起来,引导学生触类旁通,迁移运用。

(一)课外导读前置

这是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创新举措,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在整个单元学习完以后,老师才简单介绍课外书籍,布置课外作业,让大家回家自己去阅读,然后紧接着又开始下一单元的学习,学生阅读的时间和质量都不能得到保证和反馈。前置课外导读这一环节,通过老师生动灵活的导读与引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将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并给孩子预留两周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为后续开展班级读书会做好充分准备,更为本单元学习做好兴趣铺垫和语言积累。

(二)精减讲读课时

精减过于冗杂的逐篇课文讲读的过程,改善传统教学过程。本单元有四篇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组成,第5课《守株待兔》是文言文,需要用1个课时去突破重难点:“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成语,因此,我们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放在一起进行组合教学,既提高课堂效率,又及时地拓展孩子的寓言成语积累,一举两得。

第6、7、8课几篇课文,有着相同的语文要素:题目形式相似,故事内容都存在两种观点的碰撞,都需要学生学习复述故事内容,从故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因此,设计三个整合课时:第一课时落实基础知识,通过对三篇课文的字词学习、结合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概括主要内容三个环节,实现对三篇课文的整体感知与把握。第二课时通过对比阅读,小组合作设计填写表格,帮助孩子梳理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阐述的道理,并开展对比思考。第三课时学生合作演一演最感兴趣的故事。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已经完成《寓言故事表演分析表》,通过自学探究,品读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心情变化等片段描写,初步揣摩角色,为表演奠定基础。这样,预习单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精读与略读联动、课文与积累拉手,知识点步步相连、课课相依,巧妙整合双线主题要素,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三)拓展趣文速读

紧密配合单元主题,开展课外资源整合设计,并安排1课时的时间,选取了3篇寓言故事进行拓展:文言文《掩耳盗铃》,和两篇现代文编写的《刻舟求剑》《蚂蚁和蟋蟀》,3篇文章具共性和可比性,与本单元主题要素紧密关联,有利于引起阅读共鸣,通过阅读理解,完成练习与测评,延伸了本单元学习的广度,提升学生鉴赏与创造、文化与传承的核心素养。

三、“课内课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交流评价策略

(一)经过两周阅读时间,《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的鉴赏课和交流课的开展也就水到渠成。分享交流会有课内交流和线上交流的形式,课内各抒己见,展示成果,线上亲子阅读交流,分享阅读方法,开故事会,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维持阅读可持续的动力,使交流深度与空间进一步拓展,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搭建了多样化成长平台。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

(二)本单元语言要素的难点之一;看懂图意,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中国古代寓言》书中有许多插图,是很好的知识迁移、语言建构的资源:以图引入,激发阅读期待,以图突破,化解重点难点,以圖延展,链接课堂内外,对指导学生完成本单元习作开辟了课内外一体外的新路。

(三)以评促读,以评促改。根据学生阅读的书籍与文章,我们设计了一套20分钟的问卷,调研孩子们阅读的质量和阅读能力,问卷以二维码的方式发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开展问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

阅读是学生终身成长的重要路径,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重要的基础素养。“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有利契机。让阅读为“双减”赋能,而 “单元整体教学”,先“减后加”,与“双减”要义不谋而合,与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高度契合,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体规划单元学习板块,突出内容的时代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课内外知识的关联性,拓充学习新资源,引导学生获取整体性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是“钥匙”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基的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深刻领会2022版最新课标内核,把握“双减”内涵,用好语文教材,继续大胆探索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在“重组教材、重构课时、精减加量、板块教学、设计任务”等方面继续探讨研究和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陈斌.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魔法棒”[J]. 名师在线,2019(1): 55-56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