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6-21 07:48耿玮
智慧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血液病涂片骨髓

耿玮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江苏 邳州 221300)

0 引言

血液病又称造血系统疾病,是指发生在血细胞或者造血器官的疾病,血液病是一大类疾病,包括很多种,每种疾病有不同的发病机理,比如临床上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该类疾病病因临床研究发现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发生免疫紊乱时,对人体的造血干细胞不能够识别,反而攻击自体的造血干细胞,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病人出现了贫血、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症状。血液中有形成分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由于质的量变相应带来的疾病,都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量的改变既可以由血液系统疾病造成,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如白细胞过高可以是因细菌感染引起,造成类白血病反应,还可以是本身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常见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是自身免疫疾病引起,也可以是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引起;红细胞数过多可能由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有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也就是贫血,根据红细胞减少的原因分类:生成减少,临床多见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破坏过多,最常见各种溶血性疾病;丢失,常见于各种急、慢性失血的情况。贫血在患者来源当中是最多的人群,特别是年轻女性,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血小板质和量的改变均可引起疾病,血小板减少常见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增多会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上述疾病都属于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后果严重,对患者而言如何有效诊断血液疾病至关重要[1-4]。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探讨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16例和同期住院的排除了血液疾病的感染病人11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男50例,女66例,年龄46~79岁,平均(57.43±1.48)岁。观察组男55例,女61例,年龄45~76岁,平均(64.52±1.52)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结果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人员进行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查。

骨髓涂片检查具体内容如下:所有患者通过穿刺收集骨髓,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俯卧位于手术床上,麻醉后在患者的髂后机芯穿刺,进入骨髓腔采集0.2mL骨髓送检。通过专用的医学显微图像应用系统进行骨髓涂片检查。

血小板参数检查具体内容如下:所有患者空腹采取2mL静脉血,进行抗凝混匀,2h内完成检测,采用日本SysmexXN-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记录数据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结果;③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中的PLT、PCT、MPV以及PDW指标明显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10~38个,血小板较多;研究组中,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结果中的巨核细胞数0~20个,呈现幼稚型,血小板偶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再生障碍性贫血者骨髓涂片巨核细胞罕见,血小板罕见,骨髓增生低下。ITP髓像结果中的巨核细胞数7~120个,呈成熟滞缓改变,血小板单个少见,骨髓增生活跃。

2.3 两组患者的骨髓涂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骨髓涂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3 讨论

血液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俗认为血液病指的就是贫血,还有白血病。其实贫血是多种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中临床最多见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白血病多数是指急性白血病,还有慢性白血病及其他少见类型白血病。另外血液系统常见疾病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以及血友病,在临床上都是可以见到。另外还有遗传性的血液病,例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的危害甚大,严重的血液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血液病是一种恶性疾病,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坚持长期药物治疗,防止疾病复发[5-9]。

血液病是指发生在造血系统,或者是累及造血器官的疾病。该病种类较多,按照疾病性质,分为良性血液系统疾病和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目前治疗效果较好的血液疾病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这两种类型贫血都是营养性贫血,补充营养元素治疗以后,病人的贫血症状就会出现明显好转。而在恶性血液病治疗效果最好的就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随着维甲酸和亚砷酸的使用,9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高度治愈。除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往往表现出慢性发作的过程,有的疾病很难根治,并且有些恶性血液病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很多病人的生存期只有1~2年的时间,如各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很多病人生存期短,因此,血液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至关重要[10-12]。骨髓涂片检查是血液科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骨髓增生状态和血细胞形态改变,诊断造血系统疾病。因为骨髓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各种血液病往往导致血细胞发生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因此骨髓检查对白血病、各种贫血、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诊断及病情观察都有重要意义,此外某些原发瘤或转移瘤患者可在骨髓中找到瘤细胞;某些寄生虫病患者可在骨髓中找到寄生虫,做出确定性诊断。血小板相关参数(PLT、PCT、PDW、MPV)能够反映骨髓造血功能,通过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分析得出,对血液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一类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检查发现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减低,骨髓像有着特异性改变,而且大部分患者可以发现抗血小板抗体,所以对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一定的价值。血小板正常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一般轻度升高问题不大,如果持续升高,且>450×109/L,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有些急性感染早期可出现血小板升高,如细菌、病毒感染,但随着感染的好转血小板都能恢复正常。如果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且>1000×109/L,需要排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要根据病史的资料、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及综合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诊断[13-15]。本次研究探讨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中的PLT、PCT、MPV以及PDW指标明显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涂片检查具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骨髓涂片联合血小板参数在血液病临床检测中的运用效果十分显著,骨髓涂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相结合进行验证,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治疗依据,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血液病涂片骨髓
骨髓穿刺会大伤元气吗?
叙事关怀护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初期的影响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最后一个夜晚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赞美骨髓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