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孕晚期妇女避孕知识、态度及产后避孕意愿研究

2022-06-21 00:39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避孕套避孕药

薛 静 张 祎 梁 霁

1.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2.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合理的生育间隔至少为2年[1],过短的生育间隔易导致母婴不良结局,而未避孕和使用效果不稳定的避孕方法是导致妇女产后1年内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2]。本研究调查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产检的孕晚期孕产妇避孕知识、态度和产后避孕措施使用意愿,为进一步完善产后避孕服务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于2021年3-5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住院且孕周超过36周的孕晚期妇女。均自愿接受调查;年龄40岁以下;此次妊娠在本院正规产检。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现况调查,通过线上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户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等)、孕产史、流产史、产后避孕知识[(28题,包括对各类避孕措施的认知、对各类避孕措施避孕效果的评价、对常见产后避孕措施说法的判断、对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的了解等)]、产后避孕态度(6题)、既往避孕措施使用情况、产后避孕措施使用意向等。产后避孕知识得分=答对题数/28×100;关于LARC知识有5道题目,LARC知识得分=答对题数/5×100。产后避孕态度每题5个选项(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记为1,2,3,4,5分),产后避孕态度得分=总分/30×100。

1.3 统计分析

数据通过SPSS26.0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了孕晚期妇女819人,平均年龄31.2岁,814人(99.4%)已婚,汉族793人(96.8%)。有生育史的207人(25.3%),流产史258人(31.5%)。

2.2 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2.1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调查对象产后避孕知识得分58.6(48.6,67.9)分,其中<30分21人(2.6%),30~60分412人(50.3%),≥60分386人(47.1%)。LARC相关知识得分40.0(24.0,60.0)分,其中<30分284人(34.7%),30~60分300人(36.6%),≥60分235人(28.7%)。避孕态度得分93.3(80.0,100.0)分,其中<30分3人(0.4%),30~60分4人(0.5%),≥60分812人(99.1%)。

2.2.2不同特征对象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比较不同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户籍的对象的产后避孕知识水平得分有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对象的产后避孕态度得分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对象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情况比较[n=819,M(P25,P75)]

2.2.3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多因素分析产后以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得分作为因变量(≥中位数记作1,<中位数记作0),将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户籍、孕次、产次、是否有人工流产史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收入、文化程度的对象避孕知识得分有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产后避孕态度得分有差异(均P<0.05)。见表2。

表2 产后避孕知识、态度多因素Logistics分析

2.3 避孕措施既往使用情况和产后使用意愿

调查对象避孕措施既往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避孕套(97.1%)、体外排精(61.1%)、安全期/自然避孕法(57.3%)、紧急避孕药(37.6%)、短效口服避孕药(22.1%)、宫内节育器(2.6%)、皮下埋植剂(0.6%)。790人(96.5%)认为有必要产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产后使用避孕措施意愿由高到低依次为避孕套(97.1%)、体外排精(15.5%)、短效口服避孕药(6.1%)、宫内节育器(5.7%)、紧急避孕药(4.6%)、皮下埋植剂(3.1%)。

2.4 避孕知识得分对避孕措施使用及产后避孕措施使用意愿的影响

2.4.1避孕套、体外排精和安全期避孕使用过避孕套和安全期避孕者认为该避孕措施高度有效的多于未曾使用者;产后有意愿使用体外排精法和安全期避孕者,认为该避孕措施高度有效者多于无使用意愿者,见表3。

2.4.2LARC有LARC使用史和产后使用意愿的对象LARC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无LARC使用史和无产后使用意愿者[48.0(36.0,76.0)比40.0(24.0,60.0),K=4.628,P<0.05;48.0(28.0,64.0)比40.0(24.0,60.0),K=4.826,P<0.05]。

表3 对避孕措施有效性的评价与使用史、使用意愿的关系[例(%)]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调查对象的产后避孕态度得分远高于避孕知识得分,超过半数调查对象产后避孕知识水平较低,说明孕产妇女对于产后避孕认知仍存在较大误区。本次调查中发现调查对象大都知道产后需要采取避孕措施,但是对于避孕时机存在疑问。一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产后月经未恢复前的性生活不需要避孕,一部分有意愿采取哺乳闭经进行避孕的对象,不知道该避孕方法的使用条件,简单地认为只要在哺乳期就不需要避孕。有相关研究也指出产后避孕宣教和指导存在不足,医护人员仅强调需要避孕,而未告知正确避孕方法[3]。因此在进行产后避孕宣教时,需要注意内容的全面实用性,提高妇女对产后正确有效避孕方法的认知。

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最多的避孕措施仍然是避孕套,产后避孕套的使用意愿也最高。有文献报道避孕套避孕失败率高达9.7%,使用不正确、脱落、破裂是主要原因[4]。为降低使用避孕套时失败的风险,需要提高产妇正确使用避孕套的认知。

LARC因其高效、持久、不依赖使用者的特点,一直以来被国际推荐为优先使用的避孕方式[5]。而本次调查显示孕晚期妇女有LARC使用史和产后使用意愿的比率均很低,LARC部分的知识得分也低于一般避孕措施的知识得分。有研究显示,在避孕指导中有97.4%的医护人员推荐使用避孕套,而推荐使用宫内节育器的仅占40.7%[6]。医护人员本身对于避孕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7],且推荐的避孕方法较为单一。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对LARC方法的宣传力度及相关制度措施的配备,推广LARC的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医护人员本身对LARC的认知和服务能力,进而提高LARC推广使用的服务质量。

目前,国内产后避孕服务主要在产后访视和产后体检时提供,但是产后妇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顾婴儿上,对产后避孕并不重视。另外,对于原本避孕知识信念就相对薄弱的产妇,在产后短时间内的避孕宣教很难让其有深入了解,也不太可能达到树立产后避孕信念的目的,更不可能培养产妇选择适合避孕措施的能力。而孕期产前检查次数多,医生和孕妇有更多的接触机会,非常适合进行产后避孕宣教[6]。有相关文献也提议孕期进行避孕宣教,产后访视和产后体检时再提供个性化的避孕服务[8]。国内外关于提供产后避孕服务时机的研究,均发现孕期增加产后避孕咨询或宣教能够促进产后妇女避孕药具的使用[9-11]。因此产后避孕服务可以提前至孕期进行,尽早地提供产后避孕宣教服务,有利于提高孕产妇对产后避孕的重视程度,产后再根据产妇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避孕服务,从而促进产后避孕行为,降低产后的非意愿妊娠率,也可为今后家庭再生育计划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避孕套避孕药
扒一扒“戴套”的尴尬事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联合国:避孕套告急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刍议糖尿病女性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措施
停服避孕药后,多久可以要宝宝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术后计划生育服务的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