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的鉴别价值

2022-06-21 00:40付江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肌层造影剂肌瘤

付江柯 高 静 王 英

1.河南省南阳油田总医院(南阳,473132);2.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子宫肌瘤(UF)是临床常见妇科良性肿瘤,但有恶化成子宫肉瘤可能,临床治疗UF需要依据肌瘤生长速度、肌瘤位置、生育要求等制定个体化方案[1-2]。子宫腺肌症(Am)与UF临床症状类似,声像图有所重合,临床上UF合并Am也不在少数[3]。UF、Am发生机制不同,其治疗方案也大不相同。Am经药物治疗可得到缓解,若患者无生育要求且需根除该病可选择切除术。对生育期女性需防止恶性病变、保留生育功能,依赖于术前准确鉴别UF、Am,如何提高UF、Am鉴别效果是当前临床重点。超声应用于多种疾病检查,目前超声对UF、Am的诊断效果有所提升[4-5]。但因UF、Am存在同图异病的情况,单纯超声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有限。基于UF、Am发生机制不同,其血流灌注模式有所差异,增强血流灌注差异可能有助于临床对UF、Am的鉴别,而超声造影能反映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本研究探讨超声、超声造影对UF、Am的临床鉴别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子宫局灶性病变患者8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年龄25~55岁;②均接受超声、超声造影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③均行病理穿刺活检。排除标准:①除基础疾病外,合并生殖道肿瘤、感染、畸形;②妊娠期、哺乳期;③全身性炎症反应;④心肾肺等重大脏器官严重受损者。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依据,分为UF组和Am组。另择同期体检正常女性30例为对照组。本研究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纳入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超声检查

采用LOGIQ 7超声诊断仪(GE,美国)及配套超声探头(经腹2.5~5MHz)。患者仰卧位,常规扫查下腹部,包括子宫、子宫附件、子宫动脉及病灶,冻结典型图像。记录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等指标,重复测量5次取最终值。采用AcusonS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西门子,德国)及配套超声探头(经腹1~8MHz,经阴3~9MHz),声诺维造影剂(Bracco Suisse SA,瑞士)。常规超声扫查后,选取异常切面切换造影模式(机械指数0.08),经肘静脉团注造影剂并加5ml生理盐水冲管,保存自推注至消退的连续动态图像。记录子宫肌层造影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TP)及峰值强度(IMAX),重复测量5次取最终值。超声临床表现:①UF,边界清晰、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血流束信号,内部见散点状血流信号且多为低回声(少数可见强回声、等回声),较大直径的病灶可见内部螺旋样回声。②Am,边界模糊,周围无血流信号、内部罕见点状血流信号多为粗颗粒状或网络状弱强回声。超声造影临床表现:①UF,增强方式为包膜先特征性环状增强,肌瘤内部呈树杈式整体增强。②Am,肌层同步增强、减退,充盈程度较低且呈明显不均匀充盈。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各组超声定量指标Vs、RI和PI,超声造影定量参数AT、TTP及IMAX。分析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UF组年龄(26~53)岁,病程(3~9)月,病灶直径(2.8~6.7)cm;Am组年龄(25~55)岁,病程(3~10)个月,病灶直径(2.7~6.5)cm;对照组(25~55)岁。各组年龄、孕次等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超声及超声造影定定量参数

各组超声参数Vs、PI值比较无差异(P>0.05)。RI值UF组低于Am组且均低于对照组,UF组AT、TTP高于对照组,Am组TTP、IMAX低于对照组,UF组AT、TTP、IMAX均高于Am组(均P<0.05)。见表2、表3。

表2 各组超声定量参数比较

表3 事后分析量表

2.3 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效能

RI、AT、TTP、IMAXI对UF有一定诊断价值,分别取0.695、16.11s、31.865s及33.14db时诊断价值最高,其AUC分别为0.867、0.823、0.804、0.764;超声+超声造影 AUC及敏感度均提高,分别为0.980、0.967。见表4、图1(491页)。RI、TTP、IMAXI对Am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分别取0.795、26.625s及27.44db时诊断价值最高,其AUC分别为0.850、0.792、0.887;超声+超声造影 AUC及敏感度均提高,分别为0.910、0.900。见表5、图2(491页)。

表4 各检测指标对UF的诊断效能

表5 各检测指标对Am的诊断效能

3 讨论

UF、Am均为育龄女性常见疾病[6-7]。U可单发、多发于子宫肌间、粘膜下、浆膜下等部位,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进展会累及邻近器官,且导致尿频、下腹痛等症状。临床治疗依据肌瘤大小、部位及生育要求制定[2,8-9]。Am是子宫内膜腺体细胞、基质组织穿透子宫内膜基底层并侵犯子宫肌层,通常伴随平滑肌增生,以痛经为主要症状,且随病情进展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Am治疗与UF大不相同,患者可在痛经期间服用布洛芬、消炎痛等药物缓解疼痛[10],也可在宫腔内放置曼月乐器以改善临床症状,对于无生育要求且希望根除该病的可选择子宫切除术、电切术及消融术[11-12]。虽然两种疾病病理机制不同,但都可表现为月经失调、贫血、不孕等,且UF合并Am的病例并不在少数[13],两种疾病的处理方法不同,干预前准确鉴别要求更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UF、Am超声表现不同,UF边界清晰且较大直径病灶表现为螺旋样回声,Am边界模糊内部难见血流信号;UF组RI值最低,Am组次之。UF是富血供瘤体,而Am供血源于子宫正常的血管,因此UF为高速低阻型其RI较低,Am为中等RI。RI在诊断UF、Am上的AUC、敏感度低于超声+超声造影,这是因为UF假包膜不清楚、Am存在假包膜现象而导致边界欠清晰、部分病灶体积过小影响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的显示、Am对周围组织的挤压而形成假血流[14],且定量分析也受角度依赖、运动噪音干扰等影响。而超声造影采用微泡对比剂以增强组织回声差异,从而提高图像对比能力。本研究中,UF组AT、TTP高于对照组,Am组TTP、IMAX低于对照组,且UF组AT、TTP、IMAX均高于Am组。在UF造影成像过程中,造影剂在瘤体动脉灌注消退较正常肌层早,但在造影后期瘤体内血管迂曲致使退散较慢,而Am也伴随着血管生成,且病变的血管处于较活跃状态,其病灶内也存在迂曲血管,但病灶周边不形成包绕。因此,UF组AT、TTP延长,而IMAX增加。

超声造影也存在不足:首先,当前对超声造影的灌注方式、增强模式定义未统一;其次造影剂进入病灶内的方式不一样,依赖于定性描述或定量参数来评价UF、Am均存在一定困难。另外,造影结果也受图像稳定性、造影剂量、患者生命体征参数等影响[15]。临床上,UF合并Am、UF或Am合并其他子宫病变的患者不在少数,这需要临床医师掌握各疾病的特征,并借助特征性影像学手段辅助诊断。本研究除样本量较少可能导致的统计学偏差外,也未对UF类型、Am严重程度等做分层研究,这些有待于后续更为严谨、细致的大样本研究。总而言之,超声及超声造影对UF、Am均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以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高。

猜你喜欢
肌层造影剂肌瘤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