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品种黄广油占的选育及其育种效应

2022-06-21 06:49黄道强周少川王重荣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潘阳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6期
关键词:叶枯病区域试验稻瘟病

黄道强 周少川 王重荣 李 宏 王志东 周德贵 陈宜波 赵 雷 龚 蓉 潘阳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000)

黄广油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品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01)。 目前以黄广油占为父本、母本,已直接育成24个常规稻审定品种,其中2个通过国家审定;作为恢复系育成7个杂交稻审定品种,其中5个通过国家审定。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材料

母本黄广占、父本黄华占/丰粤占,均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 (材料)。黄广占由黄莉占与粤广丝苗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黄华占/丰粤占是由黄华占和丰粤占杂交育成的中间材料,矮秆,抗倒力强,米质好。

1.2 选育方法与经过

采用系谱法选育。2006年晚造配组杂交,2007年早造 F1代,种植 12 株(田间编号:1672),全部收取种子。 2007年晚造 F2代,种植 1 000 株左右的群体(田间编号:5332),入选 6 株。 2008年早造 F3代,每个株系种植85 株左右(田间编号:717 区),白叶枯病鉴定为 2 级,入选 1 株。 2008年晚造 F4代,每个株系种植85 株左右(田间编号:3495 区),白叶枯病鉴定为 3 级,入选 5 株。 2009年早造,F5代,每个株系种植 300 株左右(田间编号:凡46 区),白叶枯病鉴定为3 级,全收,入选 2 株。 2009年晚造 F6代,每个株系种植 300 株左右(田间编号:凡41 区),白叶枯病鉴定为3 级,全收。 2010年早造参加水稻所品比试验,2011-2012年早造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2012-2013年早造参加国家华南早籼区域试验。

2 产量表现

2010年早造水稻所品比试验, 黄广油占平均产量7 520.1 kg/hm2, 比对照品种粤香占增产15.47%,增产极显著。

广东省于参加2011年早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614.5 kg/hm2,比对照品种玉香油占增产3.51%,增产极显著。 2012年早造复试,平均产量6 977.0 kg/hm2,比对照增产5.40%,增产不显著。 2012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07.1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1.82%。

2012年国家华南早籼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7 469.9 kg/hm2, 比对照品种天优 998 增产 7.08%,增产极显著;2013年国家华南早籼区试复试,平均产量7 264.1 kg/hm2, 比对照品种天优 998 增产 5.33%,增产极显著;2年区试平均产量7 367.0 kg/hm2,比对照品种天优998 增产6.21%。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广东省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 128~132 d, 比玉香油占迟熟 1~2 d, 株高107.7~110.1 cm, 穗长 21.4~22.0 cm, 亩有效穗数17.6 万~18.3 万穗,每穗总粒数 133~144 粒,结实率84.9%~87.2%,千粒重 24.5~24.6 g。

华南早籼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指标: 全生育期 126.3 d,比对照天优998 迟熟 3.72 d。每亩有效穗数 17.2 万穗,株高 110.0 cm,穗长 22.6 cm,每穗总粒数 141.9 粒,结实率 88.4%,千粒重 24.9 g。

3.2 抗性

广东省区域试验鉴定结果:高抗稻瘟病,中B、中C 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 100%、96.2%~100%、97.9%~100%,病圃鉴定穗瘟2 级(单点最高级5 级),叶瘟 1.5~2.3 级 (单点最高级 4 级); 中感白叶枯病(IV 型菌 3~5 级,V 型菌 7 级)。

华南早籼区域试验鉴定结果: 稻瘟病综合指数3.7 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 级;白叶枯病3 级,最高级 3 级;褐飞虱 9 级,最高级 9 级;白背飞虱 6 级,最高级7 级。

3.3 稻米品质

广东省区域试验鉴定结果: 早造米质未达优质等级,整精米率24.4%~44.0%,长宽比3.1,垩白粒率8%~11%,垩白度 1.0%~2.5%,胶稠度 78~79 mm,直链淀粉含量13.7%~15.9%,食味品质76~78 分。

华南早籼区域试验鉴定结果: 整精米率37.2%,长宽比3.2, 垩白粒率 6%, 垩白度 1.1%, 胶稠度77 mm,直链淀粉含量 14.7%。

黄广油占经广东省质量监督粮油检验站检测,晚造达国标优质2 级,整精米率69.6%,长宽比3.4,垩白粒率11%,垩白度1.3%,胶稠度81 mm,直链淀粉含量18.8%,食味品质83 分。

4 黄广油占常规稻育种效应

迄今为止,直接以黄广油占作为父本、母本育成黄广华占1号、粤黄广占等23个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广油丰润1个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黄广华占1号于2020年又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4个黄广油占衍生审定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154.02 kg/hm2,比对照增产5.4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364.2 kg/hm2,比对照增产4.91%。 稻瘟病鉴定:6个品种高抗,16个品种抗,1个品种中抗,1个品种中感; 白叶枯病鉴定: 1个品种抗, 6个品种中抗,13个品种中感,4个品种感; 米质鉴定:1个品种普通,5个品种部优 3 级,5个品种部优 2 级,4个品种部优1 级,9个品种国优2 级。 大部分黄广油占衍生品种均保持了黄广油占抗稻瘟病和米质优良的特性(表 1)。

质米3国2部2国2国 通普2国2国2国2省2国3部2国2国3部3部2部1部1部2部2部2部1部3部3部1部病枯叶 感 感中感感感中感中感中感中感中抗中抗抗中抗中抗中感中抗中抗中感中感中感中感中感中感中感感中白 病瘟稻种品照对抗高2苗丝晶粤抗中 占华优天抗高2苗丝晶粤抗高2苗丝晶粤抗 苗丝丰合抗2苗丝晶粤抗高2苗丝晶粤抗2苗丝晶粤抗 占油香玉抗 占油香玉抗708 9优深抗高2苗丝晶粤抗2苗丝晶粤抗 占油香玉抗 占油香玉抗高 苗丝丰合抗2苗丝晶粤抗2苗丝晶粤抗中8 30优五抗 苗丝丰合抗 苗丝丰合感中2苗丝晶粤抗 苗丝丰合抗 苗丝丰合抗2苗丝晶粤K C比 量产验试产)(%±2)g/hm(k 2.8 10 3.4 7 40 1.56-3.9 7 79 4.73 6.6 6 99 7.83 3.6 7 20 6.01-1.5 6 54 1.64 3.4 6 85 1.58 9.8 6 84 7.84 1.4 7 27 8.79 3.7 7 34 2.11 2.8 6 89 1.46 3.5 6 97 2.22 7.5 7 41 6.77 7.5 7 74 7.0 11 7.5 7 62 2.5 12 6.5 7 72 4.43 9.0 7 38 0.07 6.5 7 36 5.28 9.0 7 74 0.60 5.0 9 25 6.55 2.0 6 93 6.51 9.6 6 92 7.98 0.4 7 96 7.5 13 0.4 7 93 4.76 5.7 7 31 1.10 4.5 6 63生现表试区K C比)(%±4.77 3.8-1.45 9.27 7.82-6.42 4.88 3.16 8.87 7.52 0.54 6.77 5.65 8.57 7.76 8.72 9.66 12.045.11 0.34 9.85 1.77 11.768.43 6.96种品生衍占油广黄量产均平试区2)(kg/hm .1 430 7.7 571 7.6 271 7.1 406 7.7 379 6.2 690 6.7 147 7.9 929 6.7 249 7.8 891 6.6 785 6.9 882 6.1 749 6.6 389 7.0 334 7.6 981 6.8 687 6.3 028 7.8 976 8.0 049 7.0 152 7.6 223 7.5 401 7.5 852 6.8 387 7 1表号编定审31 00 016 2稻审粤01 00 020 2稻审国32 160 20稻审粤35 160 20稻审粤13 00 017 2稻审粤46 00 017 2稻审粤47 00 017 2稻审粤49 00 017 2稻审粤01 00 018 2稻审粤05 00 018 2稻审粤33 00 018 2稻审粤36 00 018 2稻审粤38 00 018 2稻审粤01 00 019 2稻审粤02 00 019 2稻审粤08 00 019 2稻审粤13 00 019 2稻审粤14 00 019 2稻审粤54 61 019 2稻审国09 00 020 2稻审粤10 00 020 2稻审粤58 00 020 2稻审粤02 00 021 2稻审粤07 00 021 2稻审粤44 00 021 2稻审粤源来种品占华粤/丰占油广黄占华粤丰/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新齐粤苗丝秀黄/占油广黄占丰合/占晶玉//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广固占软牙象/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秀软黄占华粤/丰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软黄占油广黄/占黄新占油广黄/占银黄占油广黄/占广五苗丝油粤/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丰黄占油广//黄占华/齐占油金粤占粤丰/苗丝莉茉//占油广黄占华粤丰/占广五//占油广黄占丰合/占油广黄占香美/占油广黄占秀软黄/占油广黄占油广黄/占晶黄占油/南苗丝超//广占油广黄占美/粤占油广黄占籼粳病抗/占油广黄称名种品号1占华广黄占广黄粤苗丝广黄占软晶广占优广固占软广占广软黄2号占华广黄占油软黄占丝广黄占银广黄占晶广黄占油广占金广黄占油广禾苗丝油南占农广黄润丰油广苗丝美源占秀黄双苗丝晶黄2占油新南苗丝珍粤11 8农台

黄广华占1号: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 品种来源于黄广油占/丰粤华占,201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 粤审稻2016003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审定编号:国审稻 20200001)。 2014年、2015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分别为7 695.0 kg/hm2、7 165.1 kg/hm2, 比对照粤晶丝苗 2号分别增产7.40%、8.07%,2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2015年晚造参加广东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403.4 kg/hm2,比对照粤晶丝苗2号增产10.82%。 2017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379.4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5.0%;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7 763.9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2.6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571.7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3.8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793.9 kg/hm2,比对照天优华占减产1.56%。 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 全生育期127.7 d,比对照天优华占晚熟4.7 d。 株高112.6 cm,穗长23.1 cm, 亩有效穗数16.3 万穗, 每穗总粒数167.8 粒,结实率 86.4%,千粒重 24.7 g。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1.8、2.1, 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 级,白叶枯病 5 级,褐飞虱 9 级,白背飞虱 9 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高感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4%,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4.5%, 胶稠度83.3 mm, 碱消值6.2 级,长宽比2.9, 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广油丰润: 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于黄广油占/合丰占,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6154)。 201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641.5 kg/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2.2%;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9 312.0 kg/hm2,比对照五优308 增产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971.5 kg/hm2,比对照五优 308 增产 1.3%。 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255.0 kg/hm2,比对照五优308增产0.6%。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9.8 d,比对照五优 308 短 0.1 d。 株高 101.9 cm,穗长21.5 cm, 每亩有效穗数21.2 万穗, 每穗总粒数147.7 粒, 结实率 84.6%, 千粒重 24.8 g。 抗性: 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3.8、 3.8, 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 3 级, 白叶枯病 5 级, 褐飞虱 9 级, 耐冷性5 级; 中抗稻瘟病, 中感白叶枯病, 高感褐飞虱,耐冷性中等。 米质主要指标: 整精米率62.0%, 垩白粒率13.0%, 垩白度1.3%, 直链淀粉含量7.2%,胶稠度74.7 mm, 长宽比3.2,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5 黄广油占杂交稻育种效应

目前, 黄广油占作为恢复系配组选育的杂交稻已有7个品种通过审定,其中5个通过了国家审定。五优油占,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裕优油占,由广东天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的梦两优 5208、简两优 5208、玖两优 5208、隆 8 优5208、赞两优5208 分别于2019-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7个黄广油占作为恢复系配组的杂交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118.5 kg/hm2,比对照增产3.6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8 894.8 kg/hm2, 比对照增产3.69%。 稻瘟病鉴定:1个品种高抗,2个品种中抗,4个品种中感;白叶枯病鉴定为中感或感;米质鉴定:1个品种普通,其他为部优3 级或部优2 级(表2)。

现表试区种品稻交杂组配占油广黄2表质米病枯叶白病瘟稻种品照对K C )比(%±量产2)验试产(k g/h m生K C )比(%±量产2)均平试(k g/h m区号编定审源来种品称名种品2国感抗中7 0 8 9优深.6 1 1 0.7 1 2 1 7 5.4 3.7 9 5 9 6 9 0 0 5 1 7 2 0稻审粤占油广黄×A丰五占油优五2部感中感中号1优两Y 2.5 0.0 7 0 5 9 6.9 0.0 8 2 8 9 9 0 0 0 1 8 2 0稻审湘0 8 5 2 R ×S梦0 8 5 2优两梦2部感中8 4 9优F 0.5 1.0 7 8 0 9 0.6 7.3 7 8 2 9 4 6 0 5 2 0 2 0稻审国0 8 5 2 R ×S梦感感中号四优两丰4.5 8.0 1 2 3 9 6.6 3.4 9 4 7 9 0 6 0 7 1 9 2 0稻审国0 8 5 2 R ×S简0 8 5 2优两简3部感感中8 3 0优五3.7 8.9 0 9 3 9 2.6 7.3 3 9 2 9 1 6 1 4 1 9 2 0稻审国2 0 8 5 R S×3 3 0 8 5 2优两玖通普感抗高5 6 1优五0.1 4.5 2 7 4 6 1.4 4-.7 8 3 8 6 7 0 0 2 2 0 2 0稻审粤占油广黄×A裕占油优裕3部感中8 4 9优F 3.5 7.2 0 4 9 9 2.3 6 7 0.6 1 0 0 9 6 0 0 2 1 2 0稻审国8 5 2 0 R ×8 A隆0 8 5 2 8 优隆3部感中感中号四优两丰3.7 1.1 7 7 5 9 3.1 4.7 5 7 7 9 9 6 0 0 2 1 2 0稻审国8 5 2 0 R ×8 A隆2部感中抗中号四优两丰3.8 5.4 6 1 7 9 6.4 4.9 6 6 9 9 4 6 0 7 2 1 2 0稻审国8 5 2 0 R 8 S×1 5 6赞0 8 5 2优两赞

猜你喜欢
叶枯病区域试验稻瘟病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