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中原丰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06-21 06:49陈贤信倪永静王松岭陈清林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6期
关键词:半冬性分蘖力周麦

陈贤信 陈 明 倪永静 陈 林 王松岭 陈清林

(1.商丘市顺天种植专业合作社 河南商丘 476100;2.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中原丰1号是商丘市顺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河南鼎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2004年组配单交组合:温麦 6号/周麦 12号和周麦 13号/商麦 008,2005年组配复交组合:温麦 6号/周麦 12号//周麦 13号/商麦 008,以丰产、抗病、叶功能期长和籽粒商品性好作为后代筛选优良单株的评价指标,采用系谱法经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2020年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00001)。 2020年推广面积 10.6 万亩,其中长葛市种植面积3.52 万亩, 开封市种植面积1.06 万亩,商丘市种植面积1.24 万亩。 在2021年气候异常、多数小麦品种受灾减产的条件下,各地经实打实收涌现出不少高产典型, 如开封市通许县长智镇长智村6 组村民娄渊全种植中原丰1号小麦6.5 亩,实收平均亩产653 kg;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北岗村5 组村民赵会云种植中原丰1号小麦10.2 亩,实收平均亩产647 kg;开封市通许县练城乡何庄村2 组村民王民种植中原丰1号小麦6.1 亩,实收平均亩产656 kg; 商丘市柘城县邵园乡高赵村张素英种植中原丰1号小麦8.4 亩, 实收平均亩产646 kg;商丘市柘城县岗王乡程六村李建伟种植中原丰1号小4.8 亩,实收平均亩产634 kg。

1 选育过程

1.1 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

育种目标:亩产600 kg 产量水平,半冬性,冬季发育较快,抗寒能力强,春季发育稳健,抗倒春寒能力强。 抗倒性好,株高75~80 cm,茎秆韧性强,弹性好,穗下节长,在各种群体条件下和不同年份都能表现抗倒伏。 抗病性好,高抗条锈病,中至高抗白粉病,对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有较好抗性,田间发病率低。籽粒色泽好、饱满度好、粒重高、容重高,无黑胚、抗穗发芽,加工品质达到中筋麦以上品质。 长相清秀,旗叶上举,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粒饱。

技术路线:根据河南生态条件和小麦生产实际,结合区域气候变化特点,采用多穗、大穗、中高粒重的产量结构模式来实现高产目标。 注意选择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抗倒、抗病的材料。 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聚合优点、改良其弱点,增强抗性、丰产性和适应能力。 结合早代株系测产、田间抗性鉴定和多点品比测产,最终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中原丰1号。

1.2 亲本选择

温麦6号:由温县祥云镇农技站选育而成,属半冬性中熟品种。 幼苗生长健壮,分蘖力强,耐寒性好,两极分化快,苗脚利落,成穗率高。株高77~80 cm,株型紧凑,穗层整齐,茎秆粗壮,高抗倒伏,产量三要素协调。

周麦12号:由原周口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大穗大粒型品种。 抗寒抗倒性好,分蘖力强,苗壮,茎秆坚韧,穗下节长,抗冬春冻害,抗病性强,落黄好。

周麦13号: 由原周口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属半冬性大穗型品种。苗期长势强壮,半矮秆,株高70~76 cm,秆硬抗倒,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结实性好。

商麦008:为自选的中秆品系,其亲本组合为周麦9号/温2540,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系。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下节长,穗大粒多,高抗倒伏,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

1.3 选育经过

中原丰1号采用复合杂交技术选育而成,2004年分别配制单交组合:温麦6号×周麦12号、周麦 13号×商麦 008,2005年以温麦 6号×周麦 12号为母本、周麦13号×商麦008 为父本组配复交组合,以大穗、多穗、多粒、抗病、抗倒、高产为选育方向,经系谱法多年定向选择培育而成。 在后代选择上主要鉴定品种株高、抗病性和叶片功能期,收获籽粒商品性好的单株,2006年该组合F1代整体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穗大、穗层整齐,免疫条锈病,高抗白粉病,株高73 cm 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结实性好,淘汰劣株后收获全部优异单株,经室内考种剔除饱满度一般和籽粒商品性较差的单株后,保留千粒重50 g 以上的全部单株籽粒,于当年小麦秋播时全部种下;2007年F2代,田间选育矮秆大穗、分蘖成穗率高、抗病性强、成熟落黄好的120个单株,当年室内考种当选优良单株70个;F3~F5代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结合田间病害诱发鉴定,淘汰感病单株;2011年优良株系已基本稳定, 保留表现特别突出的株系13个,同时从中继续优选单株;2012-2013年继续优中选优,有5个品系在2年的新品系鉴定试验中胜出;2014-2015年设置新品系多点产量对比试验,以周麦18 作对照,重复 3 次,组合 03(08-6-4-7-5-3-2-1)品系表现最优, 平均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10.2%, 差异达显著水平,表现优于其他5个新品系,居6个品种(系)首位,后命名为中原丰1号(原名陈明1号)。2016年参加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品种比较试验, 因表现突出, 晋级河南省冬水区域试验。 其选育系谱见附图。

附图 中原丰1号选育系谱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中原丰 1号为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17.0~232.0 d, 平均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 18 早熟0.2 d。 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苗势壮,分蘖力较强。春季起身拔节略迟,两极分化快,抽穗偏晚,耐倒春寒能力一般。株高75.6~79.7 cm,株型紧凑,抗倒性较好。 旗叶较小,穗下节长,穗层整齐,熟相好。 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 亩穗数 36.5 万~41.8 万穗, 穗粒数 32.2~34.6 粒, 千粒重43.3~46.5 g。

2.2 品质分析

2017年、2018年区域试验混合样品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郑州)分析,各项指标分别为蛋白质含量 16.1%、16.3%, 容重 790 g/L、764 g/L,湿面筋含量 33.0%、34.4%, 每 100 g 吸水量 55.3 mL、55.1 mL,稳定时间 3.7 min、3.7 min,拉伸面积 38 cm2、71 cm2,最大拉伸阻力 178 E.U.、263 E.U.。

2.3 抗病鉴定

2017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高感赤霉病;2018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叶锈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3 产量表现

2016-2017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13 点汇总,增产点率76.9%,平均亩产537.9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4.2%。 其中,洛阳市农科院试点平均亩产 554.5 kg, 较对照周麦 18 增产14.62%;濮阳市农科院试点平均亩产599.2 kg,较对照周麦 18 增产 9.21%。2017-2018年度继试,15 点汇总,增产点率66.7%,平均亩产434.8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3.0%。 其中,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试点平均亩产417.5 kg,较对照周麦18 增产14.3%;温县农科所试点平均亩产476.9 kg,较对照周麦18 增产10.8%。2018-2019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冬水组生产试验,16 点汇总, 增产点率93.8%,平均亩产588.7 kg,比对照品种周麦18 增产4.7%。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种范围

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4.2 适宜播期播量

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25日,最佳播期在10月15日前后,高肥力地块亩播量7~8 kg,中低肥力地块亩播量 9~10 kg,旱薄地块亩播量 10~12 kg,如延期播种以每推迟2 d 亩播量增加0.5 kg 为宜。

4.3 大田管理

施足底肥, 结合播前整地, 亩底施小麦专用肥(25∶15∶10)50 kg/亩,起身至拔节期追施尿素5~10 kg/亩。播种时足墒下种,秸秆还田地块应适时冬灌。 根据土壤病害发生情况, 结合播种前耕翻整地进行土壤处理,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以预防土壤病虫为害。对于苗旺苗壮的高肥力麦田, 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和灌溉次数,早春群体超过100 万/亩的麦田,于起身期喷洒化控剂或镇压预防倒伏。 浇好返青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 抽穗前后防治蚜虫,扬花期科学预防赤霉病。

猜你喜欢
半冬性分蘖力周麦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2021河南省审定小麦新品种(一)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