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青海省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2-06-21 02:25张耀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青海省旅游业

张耀东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1 生态旅游和生态位的概念

1.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游客游览观光的旅游体验的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相反要更加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为游客带来独特的难忘的旅游体验,打造独树一帜的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快速完善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

1.2 生态位

J.Grinnell于1917年提出了与空间相关的种群水平的生态位(niche)概念;动物学家C.Elton于1927年提出与功能相关的群落水平的生态位(niche)概念,将生态位定义为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与作用。苏章全等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角度认为,旅游地的生态位是指旅游地在区域旅游地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具有的职能和影响力。根据大多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2 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必要性

2.1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青海省统计年鉴》,因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全国旅游业都受到冲击,因此笔者所用数据为2019年—2013年的相关数据。从图1可以看出,2013年—2019年青海省的旅游总收入和接纳旅客总人数都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青海省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合计5 080.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8%;创造旅游总收入561.33亿元,增长20.4%。2019年入青海自驾车辆合计705.7万辆,入青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甘肃、陕西和四川地区。从图2可以看出青海省旅游业的空间格局,西宁市和海西州的旅游业的发展领先于省内其他区域,这主要由于西宁市是青海省的交通疏散地,大多进入青海省旅游的游客都会优先选择在西宁市中转,然后前往省内的其他区域。而海西州主要是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格尔木完善基础设施等因素使得海西州的旅游业的收入仅次于西宁市。青海省其他地区如海东市、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等地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发展,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导致这些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缓慢落后,这些区域实际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由于青海省重要的生态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旅游的发展。因此,青海省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立于国家的新形势政策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努力寻求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发展道路。

图1 青海省2013年—2019年总游客数和旅游总收入

表1 青海省各州市2013年—2019年旅游业总收入统计

2.2 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产业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问题的不断凸显,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转变 。从原来的乡村向城市流入或城市与城市间的旅游,向从城市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转变。生态旅游是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接收相关的生态和自然科学知识,是旅行和环境保护的高度联合。

青海省具有独特的生态位,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又作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海省的生态问题关乎整个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看出,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是当下城市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 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位分析

3.1 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青海省生态旅游优势

3.1.1 空间生态位。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全省东西长1 200多 km,南北宽800多 km,总面积72.23万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1/13,是国内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枢纽城市。由于地处高原,全年平均气温较低,尤其夏季较为凉爽,是避暑胜地。独特的高原山川地貌景观。青海地势高耸,地貌类型多种多样且差异较大,是盆地、高山、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祁连山到阿尔金山扼守于北,昆仑山横亘于中,唐古拉山屹立于南。青海省是名山大川汇聚之地,拥有众多神奇的景观,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3.1.2 资源生态位。 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是全球高海拔地区唯一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因此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青海省具有5A级景区3个,分别是塔尔寺、青海湖和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4A级景区共29个。在独特高海拔和海陆位置的环境影响下,经过历史岁月的演变,该地区形成了其他地区没有的特殊物种,大大增强了青海省的生物多样性,为地区的生态观光旅游赋予了独特的风光,也对高原的生物资源和基因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生物资源保护价值。

青海历史悠久,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价值。历史考古研究证明青海祖先大概于旧石器晚期(距今2万年~3万年)就已经在现在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带繁衍生息,他们的历史至今最少有5 000年~6 000年。青海省境内目前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青海彩陶扬名海内外。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青海目前有43个民族,其中约20个为世居民族,而土族和撒拉族则为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每年农历七月十三到九月十五的纳顿节,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和谐交往,共同进步,形成了多个少数民族之间独特的文化融合现象,丰富了青海省的民族文化内涵,形成了青海省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成为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多民族的和谐相处,社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文化的繁荣,造就了青海省独特的民族文化,也为青海省生态旅游注入蓬勃的力量。

3.2 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青海省生态旅游的不足

3.2.1 高原气候特点突出,冬季寒冷漫长。 青海省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气候寒冷,空气湿度较低,游客的舒适度较差。并且众多旅游资源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容易引发高原反应,对游客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从而限制了游客的数量,并且提高了青海的基础设施配备的水平和供给。一年当中适合旅游的季节少,能够开展旅游活动的季节主要集中在6月~8月之间,这就导致投入的旅游建设成本的回报率较低和回报周期较长。青海省面积广阔,但开发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不能全面开展生态旅游规划。

3.2.2 与周围省份旅游资源生态位重叠度高,旅游业的竞争激烈。 青海省与空间距离近的地区的旅游资源重叠度高,表现为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度。甘肃省被评为亚洲十大最佳旅游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青海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同时西藏和四川的藏文化和高原景观也与青海省具有高的生态位重叠度。周围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和青海省发展生态旅游形成的激烈竞争关系。

3.2.3 缺乏旅游开发专业人才,游客旅游体验差。 由于青海省旅游产业起步较晚,相关的人才引进工作和人才吸引力都处于窘困阶段。首先是缺少大量的旅游相关人才,青海省的导游和旅游规划人才大都水平低,缺少专业知识和专业系统的培训,对青海省的生态旅游发展不了解,开展相关工作效率低下,大大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无法形成高水平的青海省旅游形象,开展旅游规划和发展进程困难。

4 生态位视域下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4.1 重视青海省生态位的功能和地位,保护自然资源多样性

减少对耕地、高原雪山等资源的占用,优先占用荒地、裸地等劣质土地。坚决将生态放在首位,始终处理好生态与旅游的互动关系,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发展旅游产业。在国家层面来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缓解自然资源需求紧张问题,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国家生态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协同进化。在个人角度方面,提高个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生态知识的培养与学习。

4.2 拓宽生态位宽度,推出高质量的生态游业产品

旅游生态位宽度就是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的生态因子即旅游业发展中的多元要素,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态势。增强青海省旅游业生态位宽度,是促进生态旅游的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人文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将二者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不同的旅游服务,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交通、餐饮业、住宿业、手工加工业、文化产业和信息网络产业的新媒体短视频等的发展,必须提高和旅游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质量和生态旅游主题的契合度,形成统一的风格强烈,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为游客提供个性的和具有明显区域风格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青海省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4.3 缩小生态位的重叠,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青海省的旅游发展基础薄弱,旅游起步较晚,与周边一些区域相比,生态位重叠度较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低,因此必须与周边地区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融入西部地区旅游开发格局,加强周边省级、市级、乡镇级别的合作交流,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以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为发展轴,加强沿线地区的互联互动关系,形成具有规模、有特色的旅游大环线。

4.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策保障

我国已经制定了全国性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性文件,组织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从时间维度来看,这可以保障生态旅游的合理有序的持续发展。但只有将基本法与生态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复杂问题相整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律的作用。同时,完善我国的生态旅游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完整、多样的监督主体和监督方式,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5 结束语

笔者通过将生态学当中的生态位理论引入青海省生态旅游的研究当中,从空间生态位,资源生态位的角度分析了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因青海省独特且重要的生态位,发展区域内的生态旅游势在必行,是青海省可持续发展和重要生态地位下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探讨和思考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提高旅游生态位水平,科学合理布局青海省生态旅游,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青海省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