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博物馆的教育力量

2022-06-22 21:55曾凌颂
航海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播弘扬

摘  要: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开馆12年以来,已发展保护、传承、弘扬中华航海文化,宣传、普及航海科技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聚合优质资源、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根植上海、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进而生动诠释了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力量”的内涵。

关键词:航海文化;教育力量;弘扬;传播

0 引 言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将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强调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拥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博物馆可以将世界变得更美好。

博物馆作为教育者和文化中介,在展现其力量方面起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19世纪美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乔治·古德(George Goode)说过:“博物馆不仅仅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如何不断探索、努力破题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馆藏品优势和资源禀赋,向公众传递蕴含在文物中的历史魅力、人文情怀、文化韵味,为传统文化永葆青春活动与生命力,创造新时代文化新辉煌,是博物馆极为重要的工作。

自1905年张謇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以来,我国博物馆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角色变得越来越活跃,功能越来越复合,在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日益深化的国际交流中,博物馆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走进去的进程中,也凸显其“民间使者”的独特优势。

1 中海博在航海文化弘扬与传播中的实践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发达的河湖水系、广袤的海洋国土,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收获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最优秀的成果时,也在海洋文明中结出了累累硕果。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中海博”)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座国家级航海博物馆,自2010年7月对外开放十余年间,以航海文化遗产守护者的角色长期创新推动航海文化传播和弘扬,成为根植上海、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空间。

(1)站位“宽”与“远”,服务大局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见证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我国各类博物馆有着丰富的文物藏品,这些藏品中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等方面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身处国家战略下的博物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而且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如何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发挥博物馆自身力量,承担起传播文明成果,构建文化认同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肩负起传承和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这是每个博物馆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中海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文化品牌打造等,进一步夯实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行业水平,构建宏大格局和视野,面向全社会打造航海特色的文化产品。12年来,中海博共推出临时展览40余个,其中“海上·上海:城市与航海的故事”“扬帆新时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展”“CHINA与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与贸易瓷器大展”“长三角航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大海就在那:中国古代航海文物大展”等获得社会各界好评,4次荣获“上海市博物馆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3次获国家文物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推介展览。2018年12月,中海博立足古代航海科技这一主题,从众多航海科技藏品中精选180余件/套,举办了“风好正扬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这也是我国博物馆界首次以“航海科技”为主题举办的展览,清晰地梳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发展脉络,也展示了中国古代航海历史进程中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意识。展览自开幕至今,相同内容的文物展及图文版已到全国35个博物馆、社区、企业等地巡回展示,在更广泛的地方传播了中国古代航海科技文明。

(2)用心“闯”与“试”,赋能创新活力。国内博物馆在社会进步和公众需求升级的客观环境下,原有的运营理念受到挑战。而创新,是博物馆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强大动力,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发挥博物馆的价值,是国内博物馆面临的共同问题。这要求博物馆改变以往内循环、内向型的发展模式,要面向公众、积极沟通,开展外向化服务,融入社会。要通过充分挖掘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并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展览展示活动、文化创意产品、新媒体展示方式、公众社会教育资源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让文物的灵魂“活”起来,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满足公眾不断变化的需求。

以公众需求为根本,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航海故事,敢闯敢试,努力建设“活力海博”,是中海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追求,2020年获评“科普中国共建基地”和“交通运输部科普基地”。2017年,中海博被教育部列入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对标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和自然生态五大研学版块,确定了“研学预习、研学H5小程序、研学仪式”在内的10项研学活动内容模块,共接待来自全国20余个省份的学生逾6万人次。同样自2017年开始,中海博与上海市104所中小学签约合作,培养了167名博老师,开发了119门精品航海主题课程,惠及全市4万余名中小学生,在普及航海文化、传播航海科技、强化海权意识以及青少年校外教育、科技教育、航海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海博成为百家全国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和上海8家文创激励政策试点单位之一,拓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文创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重现海丝繁华”为主题的“中国航海博物馆首届文创设计大赛”,举办了“科普you礼”2021首届长三角科普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自主开发设计“海图、郑和、朝宗于海、最青花”等七大系列文创体系、1 000余种文创产品,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衍生品,感受航海魅力。

(3)关注“盼”与“需”,走进大千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新时代的一个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往往大幅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2万美元。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立足自身定位,为社会公众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文明素质,博物馆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2018年开始,中海博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助力“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为目标,持续开展“走出馆舍,走进大千世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解决公众看展难、看展远的难题,强化航海文化进公共场所。已输送“乘风越海——纪念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上海——城市与航海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海洋——我们的家园”等10个主题展览,同时配套10个不同主题的讲座,已进入上海市14个区的91个社区、博物馆、艺术馆、文化中心、学校及交通枢纽单位等地方。中海博还推进航海文化与旅游、镇村、教育等融合发展,加大航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利用“文化上海云”平台与社区建立直接的产品提供渠道;邀请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公司船长、政委8人担任中海博志愿者讲师,共同进入社区;充分利用馆藏红色资源,为签约合作学校提供“专场定制”活动,2021年,联合上海市民办华育中学开展“红色记忆临港寻·航海精神薪火传”红色航海主题活动、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开展“探秘神奇自然·畅游浩瀚蓝海”主题活动等18次,惠及近2000名中小学生……高水平、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文化服务网,包涵了惠及百姓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4)瞄准“强”与“融”, 聚合优质资源。在当今文化发展的格局中,博物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渐成为公共文化的枢纽。在深耕自身业务领域的同时,还应该尝试打破专业边界,拓宽视野,搭建好各种联盟成员单位交流交往和学习互鉴的有效平台。将思路延伸到更广的文化领域,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通过展览、学术、制度、人才的交流,继续实现相关单位“强强联合”,凸显文物资源“外溢效应”,不断提升博物馆产品的品质和社会影响,促进更深层次的发展。

中海博着力构建区域博物馆资源共享、港航单位联动响应的协作机制,打造跨界协同联合发展的“同心圆”,扩大影响力。中海博担任主任委员,每年成功举办中国博协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年会、中国涉海类博物馆馆长论坛,推进国内涉海类博物馆的馆际间展览项目合作、活动经验分享,共同举办了“海帆流彩万里风——18、19世纪的中国外销艺术品”、“匠心问舟——‘海上丝绸之路’中式木帆船模型展”、“海上蒸汽时代——中国航海博物馆藏西方文物精品展”等精彩展览;发挥中国航海学会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委会作用,每年举办航海历史文化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同名会议论文集,促进全国航海类博物馆、相关单位学术交流与深入合作。中海博作为一市三省8家发起单位之一组建了“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形成了一批合作项目并着手实施;作为“上海博物馆教育联盟”发起成员之一,从参与博览会到信息发布、教育、研究、评估多方位积极合作,业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海博与51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人才互派、交换展览、交流学习、党建共建等方式建立友好关系,其中展览输出到全国30余家博物馆展出,引进100多家单位合作举办展览,参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湖南省博物馆等20多家机构的展览活动。

(5)聚焦“专”与“精”,世界舞台放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环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博弈、融合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欲与世界博物馆比肩,仅凭勇气和胆量不够,必须有高度的担当意识,在创新布展形式、运营管理方式上,以先进理念和专业水准与国际社会接軌。要通过馆藏物证加强不同国家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在国际舞台上发力发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直观快捷地反映和传扬出去。这是博物馆深化合作、提升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中海博一直致力于广泛开展航海文化国际交流,并于2015年2月加入了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ICMM),与荷兰、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的航海博物馆结成“友好馆”,通过举办展览、参加活动、学术交流等,加强互动合作。展览或展品分别赴境外多国展出,其中赴荷兰鹿特丹举办“航路1600——四百年中荷航海交往史”“阴与阳:中荷航海文化交流展”,赴比利时举办“远帆归航”展览,赴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展出“郑和:伟大的航海家”,参展乌兹别克斯坦“玉成其美——中国民族文化与矿物珍宝特展”等,在对外交流互鉴中讲好中国航海故事。中海博联合国内外高校、博物馆、港航单位的专家学者,共举办过“中国航海文化之地位与使命”、“海上丝绸之路与世界文明进程”、“丝路和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航海历史与文化”在内的9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们在海上丝绸之路、航运贸易与管理、海洋区域社会、水下沉船考古、海关海防及海图史、中外文化交流、舟船历史与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探讨,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相关领域研究的学术前沿与热点,在沟通历史、现在与未来,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出独特作用。

2 未来和展望

回顾过去,说明中海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得力的、队伍是过硬的。作为博物馆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宏观环境、政策机遇、发展状态来看,中海博有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1)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博事业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文博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首次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表。近年来,全国的文旅发展环境全面优化,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文旅发展,先后制定出台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文化品牌、临港新片区发展等一系列文件,从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支持和保障文旅发展。同时,十余年来中海博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符合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适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与新时代要求相配套的健康良性的发展氛围,在航海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作用日益突显。

(2)展望。中海博要圍绕职责使命,在陈列展览、文物典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方面,打造形式多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体验感佳的品牌化、精品化项目,全面提升中海博的业务水平,使中海博成为重要的航海科普内容研发、生产、输出基地和航海文化的科学普及与传播基地,进而展现“博物馆的力量”。

①服务大局: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文化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聚焦服务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聚焦服务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在服务大局中定位博物馆事业,体现中海博的应有功能和价值,力争打造国家级、省市级文化品牌。

②突出特色: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必须突出航海特色、突显航海特质,打造精品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学术研究协同发展,引领国内航海主题博物馆展览潮流,通过个性化建设,让中海博屹立于博物馆之林。

③创新持续:将创新作为海博馆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在博物馆管理、业务、运行、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途径,力求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提升中海博水平、激发博物馆活力。结合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重要纪念日及中华优秀航海文化内涵,每年继续举办100多场教育活动,升级举办“祈愿季、赏船季、航海季、感恩季”主题活动,持续办好航海模型公开赛、青少年建筑模型锦标赛等,品牌活动年年做、年年深化、年年完善。

④服务观众: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展开各项工作,提供更为人性化、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服务,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比如展览上围绕航海科技、区域航海、中外沉船、外国航海、航运港口、航海大展六大系列,征集围绕“郑和、中国航海科技、外销商品、航海非遗、海船模型、世界航海”藏品系列等,鼓励公众参与中海博事业发展,让博物馆的发展成果惠及最广泛的民众。

参考文献

[1] 李博涵:试论当代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与教育[J],大众文艺,2012(10):214,130.

[2] 傅斌:“让文物活起来”——新时期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与保护传承的理论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7-02-17. [3] 陆建松: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J],东南文化,2018(6):117-121.

作者简介:

曾凌颂,本科,社会教育部负责人,副研究员,(E-mail)423854247@qq.com,13918804328

猜你喜欢
传播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