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中国电影产业的金融投资解码

2022-06-22 23:12顾新宇吴虹利
电影评介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融发展

顾新宇 吴虹利

中国电影金融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迅速发展,电影金融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电影产业按下了慢放键。回顾电影金融发展史,投资经历了萌芽、快速发展、泡沫堆积及去泡沫后的有序发展。后疫情时代,电影金融的发展更加精准和有效。研究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电影产业的金融投资分析,有助于提升未来电影产业的发展质量,构建健康、完善的电影金融体系,助力创作优秀作品、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一、中国电影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中国电影金融发展历程

虽然中国电影金融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电影金融的发展印证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代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步前进,中国电影金融进入了摸索阶段。直到2001年,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电影管理条例》,其中第四十九条特别提出了电影事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资助重点电影拍摄及拍摄技术改造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电影金融进入了萌芽阶段。2002年起,社会资本正式进入电影行业,但当时只是部分参与,随着后续一系列政策的颁布,民营资本可以独立完成电影的制作。2003至2006年,中影集团平均每年电影制片成本为3亿元,其中70%源于社会资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6年华谊兄弟旗下的《夜宴》,是中国第一部以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完成拍摄的电影,通过深圳发展银行贷款5000万元完成了资金筹集,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启了电影产业联姻金融行业的序幕,各大银行逐步进入电影行业投资,融资方式不断升级。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加大金融机构对电影各类企业和电影的投融资政策支持,拓展融资渠道,做好金融服务,从根本上确定电影与金融的有机结合,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到电影行业中。同年,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九大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央宣传部 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文化部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这是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门针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的重要纲领文件,其中提出了对电影放映等相关设备的企业,确保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相关电影产品的综合消费信贷可以尝试投放,通过金融手段活跃电影行业。在此基础上,电影金融发展迅速,各类电影纷纷与金融牵手。例如,电影《美人鱼》收获了票房30亿元的不俗成绩,便是采用了金融“保底”服务,主要的保底方是和和影业,其主要股东为拥有丰富投资履历的和和基金和五矿国际信托公司,结果皆大欢喜,出品方和金融投资方都享受到了金融服务带来的利好。其他电影诸如《港囧》《叶问3》《捉妖记》《寻龙诀》等,纷纷与金融联姻,既满足了金融需求,又在资本运作下扩大了电影收益,降低了环节风险。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以下简称《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该法律是国家针对电影产业设立的专门法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部法律从电影创作摄制、发行放映、产业支持保障等多方面进行了确定。其中第四十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从事电影活动以及改善电影基础设施提供融资服务,依法开展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并通过信贷等方式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电影金融,为后续电影金融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当然,电影金融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财政事业的大力支持。财政部每年都会专门设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提前做好中央补助地方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保证地方电影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也为电影与金融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中国电影金融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票房相关统计

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影票房收入节节攀升。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70.73亿元;2019年,这一数据飙升至642.66亿元,翻了三倍之多。2012年,全球电影票房总收入为347亿美元,中国票房收入占比不到8%;2019年,全球票房收入为425亿美元,中国票房收入占比近1/4,发展势头迅猛。美国2019年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14亿美元,与中国相比高出10多亿美元。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票房收入仅为204亿元,不及2013年的票房成绩。

根据表1分析中国前十大电影的票房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可以发现,电影票房收入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现象。2012—2018年,前十大电影的票房收入占比在30%~40%间波动,2019年高达44.59%,可见头部电影的票房收入集中度较高。虽然2020年占比更高,近60%,但因为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电影院线播放频频受阻,上线的电影数量与2019年相比较少,所以2019年更能代表疫情前的整体表现。2020年作为受疫情影响的元年,筛选掉大部分尾部影片,中国电影市场未来会向着市场更接受和易于推广传播的优质電影阶段迈进。

2.金融投资电影相关情况

中国金融投资电影起步较晚,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意见》之后发展迅速。如表2所示,2010年与影视题材相关的私募股权市场融资事件仅为9笔,涉及金额8.99亿元;2016年在《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的基础上,泡沫式爆发,事件数量高达177笔,涉及金额234亿元;2018年虽然事件数量下降至79笔,但金额仍然攀升至314亿元;2019年监管从严,泡沫挤出,资本退潮,融资事件下降至22笔,涉及金额跌落至24亿元;2020年事件数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融资金额继续回落。

可以看出,金融的敏感性在电影行业中展现,《意见》《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鼓励了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泡沫的产生。经过去泡沫化,行业回归正常状态,特别在2020年疫情之后,资本流动性收紧,经济复苏,电影行业的金融服务将更直接、更精准,更凸显出后疫情时代的电影金融投资方向。D680984D-ACC6-4874-80F4-02F830DF74D7

3.电影相关企业股市情况

在电影行业中,直接上市的公司数量不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和中国电影四家公司。四家公司中,华谊兄弟最早挂牌上市,2009年便有相关股价数据,光线传媒于2011年上市,万达电影在2015年进入,中国电影于2016年成为后起之秀。从股价变动情况来看(如图1所示),万达电影和光线传媒上市则表现不俗。万达电影的股价高达244元,光线传媒为60元,随后万达电影股价大幅下降。特别在2016年以后,四大股票价格均出现回落。直到2021年,万达、光线、中影都保持在11~15元的区间内,华谊兄弟从上市开盘的55元跌落至3.8元。

在股票市场上,电影板块持续走低,股价趋于平稳,这与市场上对电影题材的股票逐渐回归冷静有关,且《电影产业促进法》的颁布带来了电影行业投融资的多样性,股票融资仅为其中一种途径。根据上文分析中的票房聚集度较强的特性可知,未来优质电影的产出会使得投资变得更为集中。

二、中国电影金融投资路径及有效性分析

(一)政府及国企直接投资

中国电影金融投资路径中,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出现最早。例如,财政部每年专门设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各个地方政府也会根据要求单独设立地方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助力国产电影发展,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力。

2010年,电影《唐山大地震》收获6.73亿元票房,制作拍摄成本1.2亿元,其中有一半来自唐山市政府投资。整部电影还原了当年唐山大地震及震后的感人故事,赋予了城市一部有血有肉的鲜活记录。这类城市定制电影是未来各大城市文化输出、形象宣传的范式,能够以历史鉴未来。另外,作为国企的中影集团,推出了“建国三部曲”,即《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建军大业》,反响强烈,将红色主旋律的价值观传递给每一位观影人。

政府或国企直接投资电影,其目的不只是为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更多在于城市文化的塑造,关键时间节点彰显的文化自信,时刻注意“讲好中国故事”。越来越多的主旋律、红色电影制作精良,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该路径是必不可少的方式,能够帮助国家乃至民族记录历史、传承文化。

(二)银行贷款投资

银行贷款投资是电影拍摄制作筹资的重要途径,自《夜宴》的成功融资后,各大影视制作公司纷纷开启了贷款融资之路。学者于孝建、任兆璋指出,采用各种无形资产进行集合质押,可引入多种金融机构增强文化企业贷款信用。[3]因此,影视制作公司在向银行进行贷款审批时,既可以通过资产抵押,包括固定资产、播映权等,也可以通过信用担保。北京银行在电影投资贷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案例,诸如《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战狼2》都是获得高票房、高荣誉的佳作,包括“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投资眼光独到,收获颇丰。经过多年合作,北京银行与博纳影业形成固定投资合作方式,合作了包括电影《龙门飞甲》《红海行动》《十月围城》等几十部优秀且卖座的影片,甚至在《湄公河行动》时提供1.8亿元的专项支持贷款资金,保证了拍摄进程,确保了制作水准。

银行贷款投资电影的方式是银行与电影企业联手的关键渠道,也是金融行业扶持文化产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电影制作公司应当确保剧本及拍摄的质量,良好的信用记录会使得银行更快地完成贷款审批,甚至直接使用信用担保代替资产担保。银行也应当甄别电影的质量好坏与否,做好充足的市场调研,避免市场接受度低、影片拍摄烂尾的情况发生。银行贷款途径直接有效,但方式还应当多样化。学者王宇琼认为,中国电影目前的融资结构中,传统的银行贷款和分散非专业的投资人仍是主力,这与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不相称的。[4]因此,应当发挥金融投资领域投融资多渠道的特点,丰富电影融资方式。

(三)股票基金投资

股票基金的投资途径形式多样,股票投资可选择所属的电影上市公司,如上文提到的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基金投资多数以私募股权基金为主,可以选择固定的电影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门影视投资基金。例如,中国第一支在天津核准设立的以影视文化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私募股权基金——一壹影视文化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了《一九四二》《一代宗师》等大片。目前,中国私募基金数量逐步增多,在电影诞生前的各个环节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另外,部分影视类基金与电影制片方达成上文提出的“保底协议”,其中“完片担保”是一种新兴途径,即提前为制作方提供保底资金,也在票房大卖时拿取更高比例的分红。学者刘东民、沈颂东指出,完片担保作为国际上助力电影项目融资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尚未大规模普及,依据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电影产业发展状况,以大制片商为主导、采用担保形式的方案是一种相对可行的完片担保模式。[5]

股票基金对电影的投资方式灵活多样,来源广泛,但也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其拥有专业的金融服务知识,能够鉴别投资标的物的估值,选择最优的投资方式和途径,通过专业的金融服务,为电影制片提供获取最大收益的可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电影产业融资机制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电影产业金融投资未来发展建议

(一)政府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中国电影产业与金融投资的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政府应在保障财政专项资金及丰富多样投融资渠道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包括鼓励金融企业进一步提高电影投融资的侧重比例,给予税收优惠、土地租赁优惠等;政府投资类电影作品要多方面注重电影作品传递的价值观和城市形象,不仅提供资金的支持,而且丰富剧本内容素材、提供拍摄场地等,保障电影的原汁原味。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电影的全周期金融保障,包括初期的剧本内容版权保护、电影版权保护;拍摄过程中的进度把握,资金监管;发行上映过程中搭建好宣传渠道,通过主流媒体、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方式构建合理、适当、完整的宣传体系;电影上映后期资金的回收,收益的分配或亏损的补偿等。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对电影金融的支持,要树立市场信心,将好作品推荐给千家万户,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品牌。

(二)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制度

电影金融的长期、有效、富有活力地发展,需要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国家政策背景的引导下,电影金融的发展方向未来会更加健康、有序。因此,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在保证市场准入宽松条件的前提下,做好监管工作。目前已出现部分企业以拍摄电影为由,诈骗筹集资金的现象,金融本身有着诸多风险因素,一方面应保障投资者的资金真正、完全、安全地进入需要融资的电影企业;另一方面应监管电影制片方合理使用资金,做好贷后监管,从制度上规定上述流程,从根源上排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金融服务途径发展更多元,更需要配套制度的及时出台,保障投融资的安全性。

(三)注重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中国发展电影金融,要摆脱“就事论事”的原则,不仅要架起电影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桥梁,而且要鞏固整合合作关系附加的各类资源,搭建整合电影金融资源的服务平台,如资金筹措的展示渠道、打通各类行政审批的“一条龙”服务通道,加快从剧本到成片的转化速度,保质保量完成多项电影作品。电影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方面的资金支持,更需要金融配套服务的资源统一整合,构建丰富、健康、完善的电影金融体系,为生产出更多的优秀影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2]杨涛,金巍.文化金融蓝皮书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92,95.

[3]于孝建,任兆璋.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创新方式分析[ J ].上海金融,2011(06):105-108.

[4]王宇琼.电影产业投融资机制创新的模式研究[ J ].当代电影,2014(09):99-104.

[5]刘东民,沈颂东.电影的融资困境与完片担保——从博弈论视角观察分析[ J ].中国电影市场,2022(01):26-33.

【作者简介】  顾新宇,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资本市场、

投资思想史研究;

吴虹利,女,四川成都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货币银行、宏观经济政策研究。D680984D-ACC6-4874-80F4-02F830DF74D7

猜你喜欢
金融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君唯康的金融梦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