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研究

2022-06-22 01:52李真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摘要:当前,萧红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开始受到关注,同时研究方向也从萧红个人经历与思想转移到作品本身。萧红作品中最有价值的元素就是悲剧意蕴,其能够直击人的心灵,具有较强的艺术力量感。因此,有必要对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展开深入剖析。文章阐述萧红作品的悲剧特征,分析萧红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悲剧体现,以及悲剧意蕴的思想体现,最后从外界和自身两个层面探究萧红作品悲剧意蕴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萧红作品;悲剧意蕴;悲剧特征;悲剧体现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萧红作品得到了广泛重视,学界也掀起了“萧红热”。萧红作品具有非常显著的艺术价值,包括生命意识、女性世界、诗文美学、悲剧意蕴等,其中悲剧意蕴的艺术造诣最高。萧红作品中的悲剧意蕴主要分为社会悲剧和生命悲剧,萧红前期作品侧重于前者,后期作品则侧重于后者。分析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可以更好地了解萧红作品蕴含的生命张力和文学艺术魅力,明确萧红作品的艺术价值。

1 萧红作品的悲剧特征

1.1 萧红作品的悲剧内涵

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萧红认为社会个体应该从社会环境的枷锁与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自身精神世界的解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第二,萧红身为进步知识分子,希望社会制度能够得到完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因此她在作品中展现了社会悲剧,并通过这些悲剧推动社会进步[1]。萧红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悲剧意蕴的阐述与营造。在此过程中,她使用了多种悲剧表现手法,使得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悲剧内涵十分深刻。

1.2 萧红作品的悲剧审美价值

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具有较为显著的审美价值,在带来丰富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引人反思。第一,哲理美。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具有普遍的哲理美,可以让人在悲剧环境中思考生存在与死亡,进一步展现人性。例如,在《生死场》中,萧红通过语言艺术的审美加工,进一步突出苦难与死亡的审美意象,深刻展现了生存与死亡的抗争,用生命谱写了美的旋律。第二,荒诞美。萧红作品中有较多荒诞元素,其将个体的缺点夸张放大,深刻地展现了社会给个体带来的痛苦,揭露了个体生活中遭遇不幸的根本原因[2]。第三,虚无美。萧红作品立足于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传达了一种虚无主义的精神,这在《生死场》中体现得非常显著。《生死场》中的人们虽然还活着,但心已经死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呈现出了一种虚无美。事实上,整个《生死场》也描绘了一个虚无的场域,悲剧意蕴给读者带来了震撼的虚无审美体验。

2 萧红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悲剧体现

2.1 农民形象的悲剧体现

萧红作品中对农民形象的描绘不多,但却展现了那个时代东北人民的苦难生活和麻木状态。结合萧红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描述来看,其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悲剧。

第一,生命的廉价。在萧红小说所营造的世界中,个体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悲剧。而基于这种悲剧思想,萧红还原了东北农民的生活现状,指出这些农民生存的意义就是等待死亡,没有必要对个体人生进行思考。在描述个体面貌的时候,也更倾向于对标动物。例如,在《生死场》中描述麻面婆形象的时候,将其形容为猪。麻面婆丢了山羊的时候比丢了孩子还要紧张,但在面临鲜活生命的时候,又变得非常平淡[3]。这展现了东北农民对生命的廉价认知态度,凸显了社会的悲剧性。

第二,生与死的矛盾。萧红作品在建构农民形象的时候,也体现了生与死的矛盾。在萧红作品中,农民的生存没有意义,只有死亡才能够真正解脱,而农民在受到死亡威胁时,会奋起反抗。这一描述,使得萧红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具有较强的双面性,进一步凸显了农民形象的悲剧特点。

2.2 妇女形象的悲剧体现

萧红作品中对妇女形象的描绘比较多,下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妇女形象的悲剧体现。

第一,生育悲剧。萧红度过了苦难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两次生育,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作为母亲的快乐。因此,生育在萧红作品中成了一种刑罚。在小说中,萧红描述了血淋淋的分娩过程,在新生命到来的时候,母亲也承担着巨大的痛苦。萧红笔下的妇女,生育的孩子并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原始欲望下的产物,生育的意义被削减。除此之外,萧红还凸显了生育过程的被动性,即妇女自己无法控制生育活动,这也成了妇女悲剧的重要原因。妇女生下孩子以后,她们的悲剧也没有结束,还会延续下去。萧红通过这些描述,全面剖析了那个时代民众对生命的漠视和自身人性的缺失。

第二,孩子悲剧。在正常的世界观中,母亲对孩子有较强的保护欲,但是在萧红的小说世界中,母亲基本上都是自私的,同时她也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母亲对孩子的漠视不在于人性,而是目前本身的生活状况及生活态度”。萧红自己在北方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因此对农民生活也有深刻的认知。在生活环境恶劣及物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母爱很难维持,同时也显得比较苍白。对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现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母亲眼里,自己的义务就是将孩子生下来[4]。至于孩子能否活下去,就不是她们需要关心的了。在小说中,萧红彻底抛弃了传统母爱形象,而将母亲描绘成了一个“吃人”的形象,对象就是弱小的孩子。如果说生育悲剧是男权统治带来的压迫造成的,那么孩子的悲剧就是女性个体精神世界自我沉沦的结果。

2.3 知识分子的悲剧体现

萧红作品的悲剧意蕴也体现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知识分子代表社会环境中的精英阶层,其生活状态、思想精神与农民和妇女都有较大差异。萧红在小说中着重体现了知识分子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落差,认为知识分子发生悲剧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存在超前性,而這种超前性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特别是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后,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环境产生了较强的无力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分子本身是没有悲剧性的,其主要代表一种社会阶层,而在萧红小说中,知识分子体现出来的悲剧性主要是时代赋予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我国进步知识分子想要利用自身掌握的先进思想与理念改造社会,但最终取得的效果非常有限。而萧红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非常关注知识分子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不惜自我牺牲,承担改造社会的重大使命。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都非常高,与普通社会民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知识分子本身的力量比较薄弱,导致他们的社会改造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萧红在作品中描绘了很多知识分子的不幸人生,并通过这些要素营造悲凉的氛围,这也是知识分子悲剧意蕴的主要体现。5D70CC4F-3B99-4B43-8FB4-16F69918A92E

3 萧红作品悲剧意蕴的思想体现

3.1 个体的悲剧

萧红作品在描述悲剧意蕴的时候,触及了个体生存与死亡,并将两者的对立关系全面地展示出来。这也使得萧红作品具有了一定的永恒性,体现了个体的悲剧。萧红自身的生活经历是非常坎坷的,她发出了“痛苦的人生”等感悟。这些情感感悟是萧红生存悲剧性认知的主要来源,并且贯穿萧红作品的始终。在萧红作品中,个体生命的诞生是不被祝福的,即个体并不是爱情的结晶,而是双方原始欲望下的产物。在《生死场》中,小金枝的父亲经常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打骂女儿,而母亲也非常不喜欢小金枝,认为小金枝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5]。在个体生存方面,萧红作品描绘了饥饿、鼠疫、疾病、难产等场景,在烘托悲剧环境的同时,展现了个体的生存困境,并且其长期处于这种困境无法逃脱。在个体死亡的时候,萧红也展示了抗争精神。在《小城三月》《红玻璃的故事》等小说中,萧红都塑造了以死亡作抗争的女性形象,进一步展现了个体生存悲剧。萧红通过个体诞生、生存、死亡的完整过程,展现了个体悲剧的思想,而最终的反抗死亡悲剧也使其作品的悲剧意蕴得到了升华。

3.2 民族的悲剧

萧红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不仅关注个体悲剧,也描述民族悲剧,对当时病态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指控与反思。特别是在《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小说中,她直接模糊了时间,使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指代性。在這些小说中,萧红并没有立足于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而是在社会环境中讲述整个社会的状态。这使得萧红小说可以较好地印证现实社会,成为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在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萧红将社会民众比喻成动物,每日的生活非常固定。直到最后生命消减的时候,中华民族中潜藏的抗争精神才体现出来。前后的鲜明对比,使萧红作品爆发出了更大的悲剧意蕴,带来了触目惊心的感受。

4 萧红作品中悲剧产生的原因

4.1 外界原因

萧红作品悲剧意蕴的产生受到了较多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一,生活背景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此时,我国封建体制已经全面崩溃,而新型制度正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萧红处于这个时代背景下,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幸,同时诞生了反抗的念头。特别是萧红在家庭生活中遭遇困境,进入社会环境以后,感受到了更大的悲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死亡阴影一直伴随着萧红,再加上萧红本人非常擅长观察生活,因此萧红小说可以较好地反映时代背景下的残酷生活现实,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6]。第二,鲁迅的影响。观察我国近现代史可知,鲁迅是我国近现代小说新纪元的重要开拓者,打破了我国传统小说的束缚,并将近千年来国民所表现出来的劣根性全面揭露了出来,批判当下社会的悲剧产生。而萧红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也受到了鲁迅的影响,着力于批判时代悲剧,并通过这种方式唤醒麻木的民众[7]。创作初期,萧红受鲁迅的影响非常显著。但是在创作后期,萧红开始在小说中展现社会悲剧的感性与理性矛盾冲突,爆发出了更加显著的悲剧情感,使得小说中蕴含的悲剧元素可以直击人们的心灵。

4.2 自身原因

萧红小说中悲剧意蕴的产生也受到了自身因素的影响。第一,童年生活的影响。在大部分作家的创作中,童年生活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萧红童年就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但情感严重匮乏的环境中。她的母亲脾气非常差,因为萧红偷吃了一个馒头就用火钳子扎她。在整个童年生活中,萧红经常受到母亲的责骂。与此同时,萧红的父亲也表现得非常吝啬,甚至为了金钱疏远自己的亲人。母亲去世以后,萧红的父亲变得更加暴躁,导致萧红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萧红长大以后,这些不幸也影响了她的心理,这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得非常显著。第二,爱情生活的影响。萧红长大以后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同时她的想法也会随着这些情感体验发生转变。如果萧红长大以后能够得到爱情,那么她或许可以从童年阴影中走出来,但萧红的情感道路也非常坎坷,先是逃婚和一个已婚的李姓教师同居,后来又遭遇了人生真爱萧军的背叛。最后,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合,但端木蕻良自身性格存在缺陷,这使萧红陷入了新的苦闷。萧红将自己在爱情生活中的曲折感受融入小说作品,因此作品中的爱情大多表现得非常孤寂与悲凉。纵观萧红的作品,基本不会展现爱情的美好,爱情的基调是灰色的,作品中的女性在情感关系中成了男性的附庸,展现了女性群体的悲剧底蕴。

5 结语

萧红创作了很多高价值的文学作品,她在大部分作品中引入了深层次的悲剧元素来解读生命,同时使用艺术性语言描绘对生命的敬畏及对死亡的无畏。萧红作品中的悲剧意蕴主要来源于她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特别是在后期创作的时候,受鲁迅小说的影响,萧红的小说作品带有非常显著的现实主义气息。她通过作品对愚昧的社会民众进行思想引导,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民众转变思想。在当今时代,研究萧红作品中的悲剧意蕴具有较为显著的艺术价值,可以推动当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季红真.女性写作与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萧红为例[J].东岳论丛,2017(1):131-137.

[2] 王金茹.接受语境下经典作家传奇:从萧红的《生死场》谈起[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3):193-202,208.

[3] 刘东.跨域·“越轨”·诠释:重读萧红的《生死场》[J].文学评论,2020(3):86-94.

[4] 张爱荣.萧红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元素:评《萧红经典作品选》[J].新闻与写作,2018(6):120.

[5] 刘国伟,赵婉君,佟绍源.精神的寄居与灵魂的返乡:论萧红创作中的“后花园”情结[J].文艺争鸣,2020(2):174-177.

[6] 姜丽清.性别视角对萧红戏剧《突击》中的女性形象的影响[J].戏剧文学,2017(11):74-76.

[7] 黎晓华.论萧红小说中东北农民的生命意识[J].文学教育,2021(8):35-37.

作者简介:李真(1987—),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5D70CC4F-3B99-4B43-8FB4-16F69918A9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