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及其对生态伦理问题的启示

2022-06-22 02:55陈培君
今古文创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墨子

【摘要】 目前我国生态伦理学研究大多根植于西方生态伦理研究成果,缺乏对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研究,因此培养和形成有本土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尤为重要,我国古代包括墨子在内的很多先秦思想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就很值得探讨。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的顺天思想及天人关系下人的能动作用两方面,探讨墨子的天人关系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对处理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伦理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墨子;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生态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05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18

进入21世纪,各国普遍获得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而与此同时,人们承受的代价是惨痛的:大家面临着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及人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成为全球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人们应该汲取古今中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成果,我国古代很多思想家关于天人关系的相关思想就很值得借鉴,这其中就包括墨子。墨子的思想在众先秦思想家中很有特点,也比较具有系统性,虽然墨子的思想之后很快就湮没失传了,但他那种从广大百姓的利益出发提出的天人关系思想与我国现在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谋而合,对于处理生态伦理问题、落实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

一、墨子天人关系中的尊天、顺天思想

阐述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首先要明确“天”的含义。在先秦的思想中,“天”有很多种含义,在很多耳熟能详的语句中可以体现出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指天道、规律,如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种是指自然的天、宇宙的天,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三种是指人格的天、宗教的天,如孔子所言“知我者,其天乎?”墨子的天志思想就属于第三种。其次还要明确天人关系是包括哪几种关系,“大体上也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一种是天人相合,一种是天人相分,一种是人定胜天。”[1]墨子的顺天思想属于天人相合的观点。

墨子提出“天志”“明鬼”的主张,认为天、鬼神都有意志,会对人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他实际上是将此作为宗教的前提,拉近与人的距离,借天以明志,以此来约束人尤其是统治者的行为,最终造福百姓。那么人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被惩罚?墨子认为应该顺从天意,一方面只有顺从天意才能最终顺应民意,否则就会受到天鬼神的严惩;另一方面,墨子认为尊重天和顺应天是对人有益处的。“天志”“明鬼”的主张体现的尊天、顺天思想是墨子天人关系思想的集中体现。

(一)尊天、顺天的必要性

在天志思想中,墨子赋予天以道德意志,它作为度量天下事和天下人行为的规矩可以来评判天下,认为天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存在,所以人们必须顺应天意。墨子说:“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2]22天的行为广博无私,施行仁义经久不衰,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都效仿天意。既然天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那么天所不希望发生的,人就一定不要去做,天所希望看到的,人就应该去遵循。从墨子主张的兼爱思想可以看出:“今天下无小大国,皆天之邑也……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以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2]22就是说,天下没有大国小国的区别,都是天的城池,人们不论是年长年幼都是天的子民,因此天下的人都在饲养牲畜,以诚挚的心来侍奉天,天希望看到人人都能够吃饱饭,看到人与人是和谐的而不是相互伤害的。因此,墨子认为利他人的人都会得到保护,而作恶多端的人则会得到祸患,这是尊重天和顺应天的必要之处。

(二)尊天、顺天的重要性

尊天、顺天之所以是墨子天人关系的集中体现,是因为顺天的思想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的调节是极为有益的,很好地彰显了天与人的关系。墨子认为天对百姓是十分仁爱的,“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雷降雪霜雨露,以长遂五谷麻丝,使民得而财利之”[2]203,天使得自然风调雨顺,百姓的生产顺利进行,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可见,顺应天、效法天是对人大有好处的,尊天顺天是天人关系的集中体现。而顺天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顺应人,这与当今人们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相契合。

二、墨子天人关系中人的作用

在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中顺应天、尊重天的要求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人在这样的天人关系下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人是世界的主体。在这样的天人关系下,人的能力一方面会受到一定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发挥应有的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一定程度上回答了生态伦理问题。

(一)非命、尚力:天人关系下人的主体作用

墨子认为在天人关系下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改变生存的现状,那就是“非命”和“尚力”,所以非命和尚力思想,也是墨子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

在墨子提出非命论之前,命定论已经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市场,对人们的影响很深,而命定论就是人们相信世界上有“命”的存在,认为自己的一生的顺逆由“命”来掌控。儒家就是支持这一点的,孔子认为他所坚持的大道能不能实现要看命,没有人可以随意左右;墨子则认为人力不能被命所左右。从墨子的思想中看出大致有两点:第一,命定论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害的。墨子说:“今用执有命者之言,则上不听治,下不从事”[2]273,如果坚持相信世界是由命来决定的,那么上至统治者会无所作为、危害国家,下至普通百姓不能好好从事劳动。可见,命定论对社会的危害很大,它会使人失去奋斗的动力,直至危害整个国家。第二,非命论对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若君主和百姓都不相信命定论而相信人力可以发挥作用,那么君主会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百姓则会靠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这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非命”与“天志”和“明鬼”并不矛盾,因为天也是希望人与人、人与自然间是相爱的,不希望人因为命定之说而无所作为,最终阻碍社会进步。非命论是顺天的有为,是墨子天人关系下人能动地认识自然的体现。

非命延伸到生产上就是“尚力”,尚力就是要重视劳动的作用,它是非命的具体体现。墨子从人与动物的不同角度出发说明了人要加强劳动的必要性,自然界中的动物,“因其羽毛,以为衣裘……因其水草,以为饮食。”[2]257人和其他动物不同,动物有羽毛作为衣服,饿了渴了有草和水,而人则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生存。他还提出不同职业和性别的人要各尽其职,各尽所能,这样才能使有限的资源丰富起来,社会才能持续发展,这是人能动地改造自然的体现。

(二)非攻、节用、节葬:天人关系下对人行为的约束

墨子生活在诸侯国之间征伐不断的年代,他作为一个底层的小生产者十分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诸侯为了争夺权力,不顾百姓死活发起战争,同时统治者和贵族还压榨百姓,他们奢侈的生活与平民百姓拮据的生活形成极大反差。为了使国家昌盛,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他认为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人不合理的行为还要受到约束尤其是对统治者的行为。

1.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

墨子从天志、兼爱的思想出发,认为无理由、非正义的战争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违背了人与人之间应该无差等相爱的原则,而且既然这样的战争危害巨大,必定也不是天所期望看到的,会受到天和鬼神的惩戒,所以一定要反对战争,尤其是强势的国家欺负羸弱之国、大国欺负小国的不义战争,他强调不义的战争对百姓的生活和自然生态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墨子自己为此也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他经常游说在各国,曾经亲自阻止了几场战争。

战争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战争中其他国家会“入其沟境……斩其数木,残其城郭”[3]257,还有“寇薄,发屋,伐木”[3]760。战争中树木大肆被砍伐,杀人放火破坏生态的事是很常见的。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处于不和谐的状态下,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战争的发动也会对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若发生了战乱,百姓就会延误农时,正常的生产生活被打乱,百姓就只能饿着,没有粮食换钱织衣服就只能冻着。所以墨子提出“非攻”来告诫统治者好战的行为。

2.节用、节葬:反对奢侈的生活

墨子受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职业地位的影响,提出了“节用”“节葬”的思想,其中包括了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丧葬等一切生活用度上的节约俭省,这些方面全都要保持节俭的作风,不能搞奢侈浪费之风,尤其是对统治者来说。墨子的节俭思想体现了他对于生态和资源的保护,节用、节葬的主张体现了天人关系下对人行为的约束和对统治者的反抗,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节俭呢?墨子认为节用和生产是一样的,都是百姓和君主赖以生存的,要使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安定繁荣,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强生产,另一方面就是勤俭节约,老百姓的生存要靠节俭,若不节俭,民无所有,君亦无所养,节用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其中蕴含了收支平衡的道理。减少开支,节俭节用的标准和原则就是“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3]197,所节省的资源足够百姓用就行了,超过这个原则就是浪费,而节俭的最终目的是节约自然资源以备不时之需,从而促进社会可持续地发展。

三、对生态伦理问题的启示

虽然古人的思想中有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依然掩盖不住他们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中,存在着对现在来说依然不过时的生态伦理思想,人和自然的相处问题至今都是人类无法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节约型与消费型统一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

墨子天人关系中对人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制约,提出了节用、节葬等思想,认为人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资源只要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因为很多平民连饭都吃不饱。因此,一方面,人们要学习墨子的节用思想,提高节约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现在每人每天都要产生约一两公斤的垃圾,这些垃圾中很多东西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浪费却是触目惊心的,据央视报道,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近两年大家虽在不断改善,出现了“光盘行动”的热潮,但这股热潮能维持多久还未可知。除了食品浪费,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和匮乏也很严重,中国人口众多,很多像林业资源、天然气等资源,人均只有世界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大量依赖进口,而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懂了这些道理,节约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另一方面,在2035年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水平不再是以前低水平、不平衡的,一味地强调节省则会限制我国经济的发展,仅满足生存型消费也不合时宜,也应该多重视享受型消费,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事业的消费。

墨子的节用思想能让人们不管在何时都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传承勤俭节约的精神,并结合当代和后代人共同的需求,充分理解节约的必要性,从而协调好节约和消费二者间的关系。节用的思想有利于社会树立起节约型和消费型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树立人与自然价值统一的生态价值观

从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中,可以看出墨子主要是从人的利益出发,比如他主张尊天事鬼是希望规范人的不良行为最终使人受益,使社会和谐;主张非攻、节用、节葬等思想是希望人能节约有限的资源,促进人的长久发展。但是墨子也重视自然的价值,他虽然是为了人的利益而去维护自然,但他也看到了自然环境的目的价值而不仅是其工具价值。

反观今天,人类为了满足私欲,大肆捕杀珍稀动物,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据估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1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人类为了工业的发展不顾环境承载力,大量砍伐樹木导致了土地沙化严重,还大量排放废水废气,污染大气,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墨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在极力倡导保护生态,他对天人关系思想的阐述有利于人们加深对人的价值和自然价值统一的理解,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自然价值,构建人与生态命运共同体。

(三)树立遵循自然规律与发挥人主体作用统一的生态实践观

研究墨子的天人关系思想最终还是要树立可行的生态实践观。墨子在天人关系中一方面认为要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重视人的主体作用。

1.尊重自然规律。墨子主张尊天、法天都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这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的理解,更加善待自然,爱护自然;墨子主张的节用、节葬思想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对于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有重要意义。

2.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墨子看到了人的主体作用并对人进行了一定的制约。在当代,具体做法有三方面:第一,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政府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首先,要健全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责任追究。有些企业在地广人稀的沙漠随意排放金属超标的废水,严重破坏了沙漠的环境,而这样的事屡禁不止,追其原因还是惩罚力度不够,破坏环境的成本太低,所以要对破坏环境的企业加强责任追究和监管。另外,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多建立生态保护区。国内在这方面并不完善。第二,设置合理的政府生态保护管理机构。“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涉及自然资源、林业、农业、环保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各个管理部门有其各自的补偿管理方法和程序,在具体生态补偿实践中缺乏协调组织管理。”[4]2018年3月,国务院对其机构进行了重组,原来的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组建生态环境部统管其他部门,地方也要完善对机构的改革,明确职责,防止因职责重叠和不明影响在环保方面的行政效率和质量。第三,社会要加强生态保护的舆论宣传,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要承担起环保宣传的责任,营造社会共同维护自然的氛围。总之,要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从墨子的天人关系看,天志观和明鬼观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创造了宗教前提,顺天思想是墨子天人关系的集中体现,顺应天,尊重规律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但在这样的天人关系下,人也不是被动的,人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非命和尚力体现了人的劳动能力;非攻、节用、节葬体现了对人行为的制约,人和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最终实现天人相合。同时,墨子的天人关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对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为解决生态伦理问题提供借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丽娟,刘绪义.墨子环境伦理思想剖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0,(01):113-117.

[2]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周才珠,齐瑞瑞.墨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4]林慧,马永欢.生态补偿制度的改革路径[J].中国土地,2019,(05):26-28.

作者簡介:

陈培君,汉族,河北邯郸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墨子
墨子破云梯
墨子训徒
墨子训徒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分析《青草在歌唱》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