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地域性特征的环境设计研究

2022-06-22 03:58韩鹏宇周雪丰高金亮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领土要素景观

韩鹏宇 周雪丰 高金亮

摘要:我国乡村具有的高度异质性和人工调控性的特点为地域性研究提供了基础的土壤和灵活的空间。地域性乡村景观作为一种能推动乡村发展的资源,可以据此建立一种兼顾传统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的模式,因此要注重乡村地域性的保护与发展。文章针对现阶段乡村建设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梳理地域性的内在含义、特征以及表现形式,从环境设计的角度研究保护与发展乡村地域性的策略。

关键词:乡村;景观;地域性特征;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0 引言

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随着城乡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乡村原有的隔离机制日渐消失,使乡村的传统文化及地域性特色也逐渐消失,加上当前许多乡村建设往往专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忽视了乡村地域性特色的规划设计,导致许多村落的建设千村一面,同质化严重。农业在现代中国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农村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议题,政府多次在一号文件中指出其重要性。因此,文章基于现阶段乡村建设中产生的种种问题,分析地域性的内在含义、特征以及表现形式,进而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提出保护与发展乡村地域性的策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可为我国乡村发展作出贡献。

1 地域性环境的隐性与显性特征

地区的环境特征必然与地域性相联系。在环境设计中,地域属性是必不可少的客观存在。从环境设计的角度来看,地域性具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性质的特征[1]。

环境设计中,地域性的显性特征往往是容易被感知的对象,大多是事物的外在表征或基本属性,比如建筑的样式及材料、景观植被的种类特征等,这些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往往是了解一个地区地域性的基础。与地域性的显性特征不同的是,地域性的隐性特征并不容易被感知,或者并不容易被直观地表达出来,往往是事物本质上的特征,是地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是生产生活的习惯、文化风俗的内涵,是地区性内在的行为逻辑,而这需要研究得更加深入和透彻。

2 地域性设计观念

2.1 整体系统化的领土与场地

首先,领土一词是区域性的范围概念,也来源于领土景观这一地域性景观概念,领土景观涵盖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是一个更为广义且宏观的概念,在领土的内部存在着场地,场地更为微觀,也更为具体。在环境设计中,设计的对象通常依托于一个实体或者一片场地,这些场地有其明确的边界,但是设计的眼光和研究并不以其为边界,应把握领土与场地的关系,从整体到个体,以整体性、综合性、层级性、多变的方式建立起系统的观念,从整体出发,深入其中解决内部矛盾,从而解决场地存在的问题。摒弃边界的局限,多方式、多角度,以整体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也是环境设计应用于乡村时应具备的思维方式。

2.2 空间、时间、生活的多维度

首先从空间维度看待地域性设计的内在含义。地域性设计是以更为隐性的空间之中存在的逻辑关系表达场地与场地、场地与领土的内在关联。地域性设计应把相邻的场地及其领土的地域性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把握的是空间与相邻空间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空间之中以某种形式构成的联合体。

其次从时间维度出发。环境设计之于地域性体现的是前进的方向,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满足当下的设计要求,也符合未来的发展理念。在时间维度上,事物都处在流变的状态。在环境设计中,需要将地域性的传统与现代性相结合,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理念,形成对立统一的存在。在向前看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和场所精神的保留,因为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和场所精神是现代性的发展基底,可以触发群体性的社会记忆,使地域性发挥其本质作用,使场地富有灵魂。

最后从生活维度分析地域性环境设计。地域性环境设计包含已经形成的当地的生产生活模式和历史演变过程。地域性的生活维度是人文与自然结合的中间媒介,关乎人类改造自然、顺应自然的过程,是空间上相互影响的过程。找寻隐藏在乡土生活中的内在问题和潜在逻辑关系,以符合新时代乡村空间设计要求,重塑乡土空间,反作用于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模式。

2.3 符合场地精神与大众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以朴实性的观念面对被设计的对象,尤其是在乡村的环境设计方面,应该扎根于实地,以当地人民的需求为设计导向,以场地客观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避免过多彰显自我意志,摒弃精英设计的观念,创造出更为适宜的环境,以推动乡村的发展。

3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环境设计

3.1 以领土为乡村环境设计的基本特征

对一个地区地域性特质的把握,往往从领土的各种要素以及领土内的场地片段着手,提取乡村环境设计中的地域性特征。当熟悉各种地域性特征之后,会形成对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明确认知,之后考虑的是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及设计理念塑造出怎样的功能与形态,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乡村的地域性环境设计是以其领土为基底,从领土中寻找地域性的人文与自然的要素,进而形成设计的语汇,重构当下乡村的场所精神以及艺术层面的设计美感。以领土为设计基底时,要把握其由气候、地形、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特征,由生活方式、民俗风俗等组成的人文特征,以及空间的肌理形态。可以从这些地域性特征中提取出重要的设计语言,进而激发设计改造的灵感,并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3.2 地域性要素的提炼

在充分了解以领土为基底的研究思路之后,需要在其中提炼地域性的要素,以构建作为环境设计主体的空间。在乡村空间环境中重塑地域性是地域性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布局,地域性要素作为乡村空间场所精神最基础的感知来源,其对地域性要素的提炼可作用于场地空间之中,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感知。对地域环境的重塑性来说,要素的提炼就是把传统僵化及未利用的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场景,使其被重新活态化运用,这是地域性重塑的根本目的。当地域性要素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场景,其被感知的特性才能最合适地展现出来。地域性的要素性质与功能各不相同,在场地里要根据要素的属性性质恰当地运用和组织空间形式,使地域性与场地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

3.3 创新性设计中的隐喻抽象与形式转变

在改造村庄的过程中要尊重传统的领土特征与肌理,并且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利用现代性的语言塑造出具有艺术性、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空间环境。传统空间环境地域性特征的创新在于转变其形式,提炼传统空间环境中来自群体与个体变换组合、各元素造型、建筑景观立面的特征要素,新形式结合新需求,塑造具有传统延续创新性的地域空间环境。

要发掘领土内涵的地域性要素及其外在形式,这种外在形式是人们场地生活中集体潜意识的存在,是地域性再设计依托的媒介。在提取领土设计要素的过程中,要从外在形式的时间、空间的层面入手,发掘传统文脉和自然的特征及遗存,提取二维及三维的领土地域性信息,再针对大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从中提取环境设计需要的要素,这样,从设计原型到设计要素的提取,形成一个完整的初始化流程。

在外在形式中提取的设计要素,要根据要素和形态上附有的历史文脉及自然特征进行再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针对要素以及形态进行隐喻的表现和抽象化的转变。抽象化主要针对设计原型中的形态与构成、情景与意境,对此进行具有逻辑性特征的关联转化。隐喻表现是与抽象表现互为补充的手法,通过对设计原型的把握,提取其中的意境与情境,追求内涵的隐喻性表达[2]。通过抽象与隐喻的设计手法塑造的空间环境,使设计语言与领土要素深层耦合,塑造出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新形式、新功能,并且延续着地域性特质,保持其固有的地位。

4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环境设计策略

4.1 肌理格局的表现

在村庄改造的过程中,应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保持地域性的特征以及空间形象,重塑空间的肌理形态。首先从总体的空间格局入手。在具有高差的村落环境中,要凸显其视觉廊道的表达效果,建立立体化的线性空间[3]。依据地形特征整体布局村庄肌理,重视等高线排布串联的指导作用,利用街巷道路串联建筑空间及景观资源。对水网密布的地区或者以水体为场地肌理重要部分的地域特征而言,需要考虑景观以及建筑空间环境与水体的有机联合,注重空间肌理与水系的融合,以水体的脉络组织空间形式,凸显建筑与水体的平立面关系。在面对地形平坦的场地时,要着重突出场地内的街道巷陌与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有序地规划利用,实现新旧的融合。老建筑的修缮及翻新要尊重原有的传统肌理和空间格局,新建筑及村落的扩张要借鉴传统的肌理和空间格局。

场地中由阡陌交通构成的线性空间,构筑物、墙体、田地组成的容积空间,以及地域性景观构成的立体空间,这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空間相互交融、相互叠加,共同塑造了村庄的场所精神。在改造环境空间的同时,充分利用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要素,维护传统肌理塑造的整体空间格局。

4.2 自然景观要素的提升

在中国,农业是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生产几乎都围绕着农业,经济与文化也依托于农业。在传统的乡村中,田地往往独立于居住的区域,但又属于村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地域性的自然要素尽管存在差异,但农业及其依托的地形地貌始终是能体现其地域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在设计农村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农田的风貌改造,保持其地域性特质,规划种植农作物的时间和农作物的种类,通过统一的管理,塑造独特的田园风貌。基于田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场地中农作物形成的独特农业景观,基于其一致性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从而产生场域效应[4],同时还能更好地提高其出产率。

为了更好地凸显地域特色,应多选用本土植被,相应增加一些本土果树等作物型树种,这能维护当地的生态稳定。在景观丰富、面积较大的绿化区域,使用树带等方式相联系,要注意地形,形成点线面的绿化景观结构,最终的目标是迎合传统乡村肌理和对农业的规划,突出其地域性的特质。在绿化景观的布局方面,注重有序实现体系化,处理好空间和形体的关系,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增强整体性,使绿化与周围建筑以及田地的融合具有一致性[5]。

4.3 地域性场所空间的塑造

解读场地中核心区域与一些重要的景观节点以及建筑与环境的立体关系,通过转换其特征,提炼其蕴含的地域性特质,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并运用设计手段使其物化,用于增强场地的地域文化属性,增加空间的场所记忆。充分利用细节,对空间中容易被忽视但具有特色的微小部位,如建筑残余或者生产生活的遗迹等,可加以改造利用,以形成具有功能性、能表达地域性内质的微型空间,可用于休闲休憩、摆放农具、艺术性表达等。塑造地域性语汇。在塑造地域性环境空间时,利用传统的乡土技艺和手法、乡土材料来塑造和建设场所空间,在修缮原有空间环境的过程中也应使用传统的技艺与材料,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把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要素运用于开放的空间中,突出元素的重要性,塑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环境景观空间。

5 结语

乡村的地域性特质凝聚了群体的情感属性,增强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感。在乡村地域性改造的过程中引入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将乡土的地域性文化与环境空间结合,将设计作为解决地域性特征同质化矛盾的主要策略,使乡村地域性要素成为乡村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乡村地域性规划体系的重要因素。以创新性的转化方式,整合破碎的地域性要素与空间载体,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塑造乡村空间的地域文化,着力解决乡村地域性物质空间层面的问题。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消解乡村风貌同质化的不利影响,以此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促进美丽乡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2] 王宇.转化、和谐、共生:“形态转化法”在“共生”乡村文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工作,2016(6):82-84.

[3] 张建波,余建忠,孔斌.浙江省村庄设计经验及典型手法[J].城市规划,2020,44(S1):47-56.

[4] 曾飞.基于城市设计手法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5] 陈英瑾.乡村景观特征评估与规划[D].北京:清华大学,2012.

作者简介:韩鹏宇(1997—),男,山东日照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

周雪丰(1998—),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设计学。

高金高(1998—),男,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领土要素景观
景观别墅
国防小课堂 领土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