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广场景观提升改造设计

2022-06-22 03:58王岩李彬
艺术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景观

王岩 李彬

摘要:文章通过对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现状的分析,结合实地调研,提出安康汉调二黄广场景观改造设计的方法,利用原有的地形结构与布局形态,增加艺术性与实用性功能来体现景观的完整性;修复与保留广场中的文化景观节点与历史痕迹,实现新旧融合,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植物配置提升方案,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观赏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广场景观。

关键词:安康汉调二黄广场;景观;改造提升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5-0-03

安康位于陕西南部,秦岭以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需要合理利用当地特有的地形和湿润温和的气候,并结合悠久的传统文化来设计以汉调二黄戏曲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广场;在原有广场的设计中在空间的合理利用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充分表现出它的实用性。广场作为一个城市中高度开放的空间,不仅要为城市提供形象展示功能,还需要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良好的环境,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广场的建设服务的基点是游客,所以要提高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实用性与利用率,修复原有广场中破损陈旧的景观节点,减少陈旧基础设施带来的安全隐患,并保留一部分历史节点,来体现这座城市和文化的发展痕迹,最后结合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现有景观规划的整体布局、景观文化的营造方式等来总结我国中小城市主题性文化广场的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规律,合理地改造提升文化广场的整体层次。

1 安康汉调二黄广场地域环境总体分析

1.1 广场环境分析

安康汉调二黄广场,位于安康城区江滨大道七里沟段黄沟口,广场总占地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是一座以当地特色文化——汉调二黄戏曲展示为主体的综合性广场。以大量的静态文化雕塑表达了广场的文化主题。其中的休闲广场、景观雕塑、传统剧目雕塑、人物脸谱、地面雕刻等充分展示了汉调二黄文化。该园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东看望江公园,西到水泥厂东梁,南临汉江,北以七里沟老路为界限,是以安康汉调二黄戏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广场,也是周边市民散步、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

1.2 文化背景分析

安康的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三省交界处,文化的相互碰撞与相互交融给安康当地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推动了安康文化的不断发展。子午道文化、汉调二黄戏曲等都是历史非常悠久的文化。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漢调二黄因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1]。

2 汉调二黄广场改造保留设计

2.1 改造与保留项目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场已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综合性功能。广场设计应符合现代城市的需求,突出人文特征,加强整体规划[2]。

在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的改造项目中,首先进行区域功能的重新整合与划分,广场原有功能区域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致使人们身处广场中却无法准确辨识功能分区,对于不同的人群也没有划分出相对应的活动区域,然后强化功能的作用,提高空间的使用率与实用性。其次加强景观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联转化与协调[3],原有广场只是突出了汉调二黄的历史文化,没有融合安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使人们在广场上无法产生共鸣及归属感。最后加强园区内的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原有广场的照明设施稀少、行人驻足休息的设施太过集中、缺少半密闭空间与开放空间。修复原有文化雕塑、地刻等陈旧破损的地方,一些雕塑外围保护措施少,安全隐患较多,应增加安全防护设施。

城市是历史的沉淀物,城市中的历史景观是人类过去生存状态的载体,人类更是用创造力竖起了城市文明的纪念碑[4]。对城市原有景观的保留,首先应该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城市广场原有的景观风貌;其次不但要保存外形,更要注重其内涵,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与生活态度紧密相连。在保留项目的分析中,要保留园区内使人们印象深刻的主题雕塑、浮雕、金州戏苑、艺术长廊、陈列馆、船坞码头、地刻等园内文化表现与景观基础设施,保护园内具有保留价值的古树等植物,使人们在项目完成后形成一种处处有新意却处处都熟悉的景观效果。要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城市记忆是在历史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5]。

2.2 改造与保留的意义

汉调二黄广场是以汉调二黄戏曲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广场,但戏曲文化需要一个特定的舞台来展示文化本身的魅力,所以在设计改造中运用传统戏台的手法与文化特点结合广场周边的布局,规划出一个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汉调二黄戏曲文化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设计中需要充分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协调周围景观建筑,让广场成为最能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6]。在改造保留设计中将传统元素与基础设施相融合,在原有广场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提高文化广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也能大大地提高城市的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

文化广场是一个文化发散基站,可通过带动汉调二黄戏曲文化周边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在规划中合理布置周边产品销售点,将戏曲元素融入建筑与周边产品中不仅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也可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3 区域功能改造设计

2.3.1 文化展示区

园内目前的所有文化展示都是以雕塑与地刻的形式表现,不能很完整地表达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章广场的入口与出口处增加新的功能展示区,新增两面景墙,景墙上用浮雕结合文字的形式来展示汉调二黄文化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发展时间节点。通过时间轴让人直观地了解汉调二黄戏曲文化在本土的发展进程,加深人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浮雕与文字的结合更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3.2 休闲区

广场的休闲区域要充分考虑人们不同的需求,在广场舞等健身活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相互干扰,利用灌木与乔木的组合搭配来吸收隔挡一部分的声音传播,也可通过设立文化景墙将空间一分为二,休闲区是人流最密集的区域,所以在设计中可将大量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处处都有文化气息,景观小品也可展示当地文化的独到之处。

2.3.3 儿童活动区

在原有的区域设计中没有明确地强调儿童的活动区域,在园内存在大量铁质的文化雕塑,对儿童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在区域的改造设计中,文化雕塑、景观小品主要以圆弧形设计为主,也可在区域划分中按照儿童年龄段的不同再次划分出不同的活动区域,通过不同的年龄段来设置景观小品与基础设施,提升安全性。可使用色彩相对鲜艳的铺装来点缀儿童活动区域。四周的树木也不宜选择过于高大的乔木。扩大功能区域的可视范围,可以使家长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情况,更好地保证儿童的安全,也可借此从视觉上扩大功能区域的空间。

2.3.4 老年活动区

老年人在广场中主要是以休息、乘凉、聊天、听戏、带孩子为主。在区域规划改造设计中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注重凉亭、廊架、景观凳等元素的设置。地面铺装材料使用防滑材质,降低活动区域的高差,减少台阶设计,以鹅卵石等材料进行花纹的拼接,借鉴古代路面铺装工艺与花纹图案,不仅提高了路边的防滑性,也可起到路面装饰效果。功能区域应与儿童区相邻,中间不宜有较高的软景过渡层,在区域的铺装、廊架、路灯、凉亭等基础设施中增加戏曲文化元素,丰富区域的文化内涵。

2.4 景观节点改造设计

景观节点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分析园林景观节点设计在空间运用的基础上,依据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需求,尝试归纳园林景观节点设计方法,以期从更高层次上为人们提供审美享受[7]。

在景观节点的设计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奇等效果,这样的节点表现会造成后期的维护成本过高,最终导致难以维护等。在景观的总体改造中,景观节点的设置数量需平衡各功能区域的划分,既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过于简单,通过各种道路与景观标识的引导贯穿各个景观节点,让人们在观景时主次分明。

分析现阶段景观节点空间设计存在的弊端,指出具有场所精神的节点空间应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和强烈的空间意蕴,并进一步分析空间特征和空间意蕴的营造方法[8]。通过对区域使用功能的分析,将景观节点的设计分为主节点与次节点。通过对广场人流分布情况的分析,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规划主节点。在主节点中的地面铺装、景观基础设施、节点小雕塑上大量运用汉调二黄文化元素,主节点的基础设施在规划时需合理扩大,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观景的要求。次节点的规划相对简单且单调,用来衬托主节点。现代景观设计既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又是一种以空间规划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技术[9]。

3 安康汉调二黄广场植物配置提升

3.1 整体结构分析

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的场地特征以及周围居民的游憩习惯来合理设置。安康汉调二黄广场具备游憩游乐、修身养性的多样性功能,运用不同植物的搭配提升广场的服务能力。把握景观节点部分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针对植物的种植维护采取因地制宜的理念[10]。总体植物的划分按照季节的不同进行穿插性种植,以保证每个地方都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植物景色,真正做到四季有景、四季有花。在植物搭配的过程中也重视植物的属性,乔木灌木之间的相互配合,植物的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带来多样化的审美属性。

在保证提升安康市经济发展以及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汉调二黄广场的整体质量,让所设计的内容更符合安康市人民群众的要求。植物改造作为其中的重要因素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满足功能性第一的基本要求。

3.2 景观节点植物配置

3.2.1 沿路隔离带

该部分的设计充分结合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的地势特点,在保留原有场地植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桂花、杨梅等植物。桂花在冬季树叶也不凋零,在桂花、杨梅等树木的下方设计一些花径,能够有效提升广场的私密性,增强景观的整体空间表达能力。

3.2.2 入口迎宾区

该部分作为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的重要设计内容,要体现出广场景观的整体特征,设计在入口部分配置大量的草坪铺装,是为了带给游览者先声夺人的印象,并且在道路两旁种植一些红豆杉、七叶树、黄连木等乡土树种,这些树木能够更好地适应安康市的自然环境,也便于后期的维护,能更好地突出地域特色。

3.2.3 儿童游乐区

在该部分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运用合理的景观内容,装饰一些枇杷、杨梅等植物,为儿童营造一个生趣盎然的游乐空间。

3.2.4 水景观赏区

在安康汉调二黄广场原有的设计中,水驳岸较为生硬,并没有相应的适生植物。在本次设计中为了柔化水驳岸,运用了高羊茅、果岭草作为基础的装饰,丰富了景观的垂直空间。

3.2.5 赏竹咏梅区

该部分设计位于广场的西侧,目前在植物的配置上通过大面积种植冬青等植物,以达到四季常绿的效果,在提升设计中,重点种植了一些梅花树,并搭配该地区原有的竹子,让区域能够更好地实现景观多样化的表现,保证该部分植物文化的高雅性特点。

3.2.6 康体健身区

该区域位于广场的中心位置,在较为空旷的位置除了放置一些健身器材之外,同时也种植了樱花、玉兰花,樱花和玉兰花色泽鲜艳亮丽,枝叶繁茂旺盛,是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开花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

3.3 道路交通植物配置

在进行道路交通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安康市广场景观的分布情况,让道路能够更顺畅地到达每一个景观点,使周围的树木能够更好地围绕道路分布,以便形成一个较为隐秘的围合空间,并且在道路的两边种植山茶、冬红山茶等具有较强观赏性的花,为游人漫步于此提供更好的精神体验。所有道路的植物配置,最终目的都是改善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

4 结语

安康汉调二黄广场的改造与保留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背景(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下对新事物的追求与向往,通过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融入广场的每个角落,是文化与景观元素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产物。广场的改造不是简单地将事物推倒重铸,而是将对文化的理解与对设计的思考注入其中,广场在兼顾文化传播的同时,也能让公众有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的空间,每个规劃都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理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场的实用性,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杨万盈.安康“汉调二黄文化广场”景观效果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6):234-236.

[2] 李丹.城市发展中的广场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4-55,61.

[3] 吴庆洲.景观与景园建筑工程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89-590.

[4] 蒋宇.保留城市的记忆:对当代中国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美学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1):134-137.

[5]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J].建筑创作,2007(6):10-14.

[6] 徐进,张琦,郑景耀.城市广场设计中地域性景观的表达[J].山西建筑,2018,44(24):1-3.

[7] 王芳.园林景观节点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37-45.

[8] 公伟.谈景观节点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11):198-199.

[9] 林玲.论城市广场公园中的植物配置景观[J].现代园艺,2018(4):163-164.

[10] 章璐.浅谈城市广场园林植物的配置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8(6):38-41.

作者简介:王岩(1996—),男,甘肃天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李彬(1963—),男,甘肃兰州人,本科,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
景观别墅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景观雕塑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壮美的城市景观
奇妙的瀑布景观
综艺节目:景观繁华是否意味着文化繁荣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