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中国企业与中国管理引领世界

2022-06-23 00:40张兴军
中国经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春花共生协同

张兴军

如果从1992年在广东东莞厚街镇挂职出任管理者算起,中国著名管理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的中国一线管理实践跨度已长达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国商业价值发生聚变的三十年,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有序,从相对封闭到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三十年。

回顾陈春花在管理领域的研究领域及成果,我们既能够看到她在理论层面的更新与迭代,也能发现她在实践层面的洞见与思考。

从《激活个体》(2015年出版)对个体价值崛起的管理新范式的解读,强化管理所能创造的价值以及必须面对的改变,到《激活组织》(2017年出版)完成对组织平台新属性的研究,确定激活组织的七项工作;从《共生:未来企业组织进化路径》(2018年出版)完成对“共生型组织”这一数字化组织价值模式核心概念之一的界定,提出打造共生型组织的四重境界,到《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2019年出版)明确数字化时代有关组织变化的三个判断和一个结论,总结出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的组织协同的构成要素;再到《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2021)和《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2021)深入探索组织价值重构的未来,提出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把握数字化转型的4个关键点。陈春花对管理的认知变化,一直与中国商业的进化与迭代同步,和中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共振。几乎在每一次技术、模式的变革进程中,陈春花都未曾缺席,并时刻关注著中国企业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在《中国管理问题十大解析》(2006年出版,2016年再版)一书中,陈春花明确提出了管理研究贡献价值所需要的三个条件,即企业实践的优秀案例、对重大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人文关怀。对于中国管理研究本身要解决的“为何几十年改革开放的管理实践中没有同步创造价值”的这一问题,陈春花认为核心是要解决“知”与“行”的脱节。

“管理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没有管理实践的成效,我们无法真正获得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多年来,陈春花一直坚信的管理学要义,是能洞见纷繁复杂的经营与管理世界的底层逻辑,进而指导和赋能管理实践,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或许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价值共生——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一书中对50家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企业的调研,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适合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一应解决方案。

如果说在2021年之前,陈春花的研究成果是针对管理中各个层面的焦点问题的垂直探索,那么《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则是一次系统性和集大成式的总结。此前十余年的理论创新和一线实践的积淀,最终形成了以激活、协同、共生等为特征的管理价值方法论。作为中国管理学派崛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纵贯十余年管理理论和实践变革的著作,亦代表了管理学界对中国式管理经验的洞悉和总结,对中国式管理问题的锚定和应对。

在刘永好等众多一线经营者和管理者眼中,陈春花对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历程、现状和出路的思考,或将影响和指引未来十年中国管理实践方向。尤其是其通过将经营和管理的常识,内化为理解和实践的一整套接中国商业地气的方法论,一改以往“知易而行难”的现实困境。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价值共生也是陈春花对华为、新希望六和、TCL、美的、海尔等中国最具代表性的50家企业调研成果的结晶。不仅如此,陈春花还曾亲自担任新希望六和的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导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与改革。陈春花坦言,她在新希望六和任职的三年经历,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和思考,是深刻认识到了“改变是组织最大的资产”。而作为中国享有盛名的企业经营者与管理研究学者,陈春花则是用了三十年时间,不断引进、学习和消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所总结出的管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

陈春花也一直呼吁,全球化和数字化所引领的巨大变革的背景之下,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改变底层战略逻辑:“从竞争逻辑到共生逻辑,中国企业要利用好数字技术的联接效应,进一步加快国际业务部署,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共生中获取更大的价值,提高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令陈春花欣慰的是,如今中国领先企业终于站到了世界舞台上,并逐步成为全球领先者。她也坚信,未来中国在管理研究领域的成就,也将能够跻身世界舞台并实现引领。

猜你喜欢
春花共生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
让汽车开到终点不停车
美丽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