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谈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动力机制建构

2022-06-23 00:40贾利军徐韵李琦
中国经济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师生关系岗位

贾利军 徐韵 李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多点散发,给大学生群体就业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但纵观就业促进的历史进程,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时期会面临不同的就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根本解决之道。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中基础条件最好,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群体。简而言之,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发展活力所在。当大学生群体这一最大量的、最优质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社会之后,整个社会本来应该得到加持、应该加速、应该更加繁荣。在这样一个健康加速发展的社会,必然会产生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也就不会出现层出不穷的就业难问题。总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整个社会就业促进的客体,是整个社会需要帮扶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是就业促进的主体,他们的就业本身可以成为整个社会就业促进的良性推动力量。所以,如果单纯从客体的角度看就业促进中的大学生群体就会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当中。但是,大学生群体在整个社会就业促进中的主体效应并不会自然而然发生,它需要我们从宏观到微观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动力机制,以激活大学生在就业促进中的主体效应,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就业的良性循环,以便在今后遇到各种困难时,都能让就业促进更为顺畅。

一、理想主义情怀是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基石

不同职业之间必然存在着薪资收入、劳动强度、社会地位等之间的显著差异,这是一个社会的常态。换而言之,现实世界并不存在着工资薪酬、劳动强度等要素完全等同的职场环境。这些差异显著的不同工种、职位又都是一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必需。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生产力高度发达,一方面,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薪资待遇所带来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显著下降;另一方面,伴随着整个社会发展有机性的提高,低薪酬工种、岗位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反制效应日益明显。比如,环卫工人无疑是劳动强度高而薪资待遇相对低的工种,但是任何一个大城市都不可能一日无环卫。这就带来一个悖论,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从事这些高劳动强度、低物质回报的工作;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有机性增强,整个社会发展的“木桶效应”日益凸显,即任何一种工作在保持整个社会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日益同质化:一个城市不能没有教师,一个城市也同样不能没有环卫工人。

如今,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事实上,物质富裕以后人群会发生分野,人的追求会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饱暖思淫欲”,另外一种可能性则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与此同时,人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但是,如果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秉持实用主义甚或功利主义的就业观,那么在就业促进中我们会不断遇见一批又一批的就业者不愿意从事艰苦而低物质回报的工作,我们的社会发展就会逐步走向停滞,我们的社会就会在停滞的基础上日益贫富两极分化,我们的社会就会在贫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走向动荡、分裂!所以说,功利主义抑或是实用主义如果在大学生就业促进进程中泛滥,那么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将日益艰难。

反之,如果我们在整个社会重燃理想主义情怀,在就业促进中我们将遇到越来越多拥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就业者。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他们就业不再只看物质收入等低层需求,而是为了从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等更高的精神层面需求。他们会勇挑重担,他们会选择艰难困苦的地方,他们会去祖国最需要他们去的地方。所谓“反者道之动”,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就会更加健康、和谐!尤其是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只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投身到老少边穷地区,我们这样一个国家的共同富裕才能成为现实。可以说,如果我们在整个社会树立了理想主义的就业氛围,就业才会从功利主义的死胡同里走出来,达到就业的平衡,那么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就会因为人力资源的新时代合理配置而逐步得到解决。

什么是就业的理想主义情怀呢?我们看看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就迎来的那些“海归”们就会明白。他们何曾在意过工资薪酬、社会地位?近则有黄文秀等高校毕业生投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援疆建设等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可以说,就业促进的理想主义就是个体从小我的收益中跳出来,以自己的就业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和社会的矛盾最终会达成统一:个体的成就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二、经世致用的科学研究是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核心

即使是扩招后的今天,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每百人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我国的大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仍然是偏低的,并不存在什么大学生过剩的问题。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学生群体究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能够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这一促进作用则取决于大学生群体在大学期间所接受到的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协同性,而这一协同性终其根源取决于大学的科研是否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就要求科学研究要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为国家建设服务。只有科学研究真正做到了经世济民,最终沉淀出来的教学内容才会和我们这个社会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学生学到可以学以致用的知识,也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科学研究存在着西化倾向、务虚倾向,导致科学研究成果與我国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人民需求渐行渐远。由此衍生的整个教育领域的“唯论文”“唯帽子”等问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顽疾和毒瘤,以至于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先后展开了“破五唯”的专项运动。

时至今日,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无论是历史的厚重还是前路的艰辛都在告诉我们:我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探索。这个探索,不身处其中是无法明白其中真义的;这个探索,身处其中的人若不反躬实践、理论总结,就不可能有明晰的未来。换而言之,如果我们都不去理解、研究我们当下正在发生的社会实践,那么,科学研究将无法经世致用。在科技日益替代传统人工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思想僵化、理论与现实脱节,那么社会的就业岗位永远是短缺的,就业促进会永远是史上最难的。反之,如果真正能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并以理论指导的方式反哺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岗位就会新兴。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就业岗位数量不是一个刚性的常量,而是一个弹性的变量。当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形而上的需求所能派生出来的就业岗位及其数量是一个主观努力可以产生结果的过程。比如,人们衣食无忧之后产生的艺术需求,就会派生相应的就业岗位,而这样的岗位是否会被社会认同又取决于最初从业者的素质。可以说,我们正在逐步走入一个个体可以创造出崭新就业岗位的时代。比如,2020年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营销师”等9个新职业就是最好的明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类社会正处于现实物质世界生存和虚拟网络生存交合的“复合生存时代”。在这样一个复合生存时代,就业岗位不仅存在于传统物质实体世界,而且存在于虚拟网络世界,它更存在于由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而成的“第三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对此巨大的变革进行前瞻性的理论预判,我们就可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却又扎扎实实促进社会发展的岗位。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是扎根于这个国家的社会实践,我们就会看到这样光明的方向,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光明的方向,那么我们的实践推进就会自然而然地解决过往实践所产生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社会健康的新陈代谢。而这个新陈代谢的枢纽则取决于我们的科研与我们的社会的耦合。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就业促进的催化剂

整个社会的理想主义情怀如何贯彻到大学生的内心?老师们经世致用的学问如何顺畅地被学生接受和内化?课堂教育是最直接的通道,教育不外乎教书、育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有助于社会的规范。老师的学问最大程度上为学生们接纳、接受,学生才有可能最大程度上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那么,什么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由于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西方很多名校是私立的、市场导向的大学,老师所代表的大学和学生之间首先是商业关系,引入对抗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激发出最强的市场活力,所以,他们才会制定出各种各样师生之间的制约关系。而中国的公办大学从历史传承来说,更像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书院,在传统的书院里,师生关系则是“师生如父子”般的相处之道。当我们引入西方大学制度的同时也引入了对抗型的师生关系,但是,这种对抗型的师生关系是否适合我国国情呢?

关于教育,杨昌济这样界定:“教育者,乃心性已熟者,对于心性未熟者,有目的、有方案之意识的感化也。”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是心性成熟者,学生是心性未熟者。事实上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模式是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尽可能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知识的学习,较少与社会接触。换而言之,当代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所拥有的社会经验是单纯和单薄的。同时,大学生时期也是学习最好的时光。但是人生的悖论就在于:你在最该学习和最适合学习的年龄却没有区分好坏、优劣知识的能力。当我们引入对抗型师生关系时,由此而产生让一群孩子对一个涉世已深、思维缜密的成年人进行评判并据此作为学校管理决策依据的现象,比如有些高校用本科生的评教结果直接决定任课教师职称晋升的先决条件,但教育终究不是商业,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基本事实。

教育本质而言是一种世界观、生活观的建构,接受了这种世界观、生活观,人就会沉没其中。除非后续再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否则,受教育者是无法从这种“知见障”中走出来。用商业中的各种制衡措施来进行教育,如何能保证老师发自内心将最好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呢?我们用高薪可以做到这一点吗?我们靠残酷的惩罚方式做到这一点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师生如父子”的相处型师生关系或许才是上述教育悖论现象的终极解决方案。事实上,医生、教师等一些工作本质都是以良心换良心的工作,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彼此尊重、爱护的伦理關系,才有可能以学生的尊师重道换来老师的倾囊相授、因材施教。可以说,以良心换良心就是传统中国师生关系的本质。这样一种师生关系保证了我们五千年的文化文明绵延不绝。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才会在学生迷失前路的时候循循善诱甚至疾言厉色而没有后顾之忧;也只有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亲社会行为并获得真知。

其实,就教育本身而言,作为一个存续至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业已积累了大量的真知灼见,我们完全可以古为今用,从古人的智慧中构建当下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师生关系。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师生关系岗位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理想主义的感召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