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6-23 02:20陈伟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5期

摘要:跨区域同步教学应用试点项目搭建了中西部两地教师交流和协同提升的平台。跨区域同步教学,响应国家的政策要求,依靠全景学习平台展开。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基本模式:借鉴翻转课堂,引导课前预习;双师协调配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帮扶性支持,促进课后提升。

关键词:跨区域同步教学;教研共同体;教育均衡发展

本文系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跨区域同步教学对教育生态的重构研究”的子课题“跨区域同步教学环境下初中数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编号:DCA1903312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跨区域同步教学”是由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应用试点项目,旨在通过跨区域教学共同体建设,以单元教研为基础,通过示范教学、专递课堂等形式,将教育发达地区的优质资源覆盖到教育欠发达地区的课堂,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为中西部两地教师搭建了交流和协同提升的平台。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张必华名师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参与项目申报,通过层层筛选,成为江苏省入围的两个团队之一,负责其中的初中数学跨区域同步教学任务。

一、 开展跨区域同步教学的缘起

(一) 政策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要求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20222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传统教学理念下,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难度较大。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引入,很大程度上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条路径。

我们的团队由苏州市高新区多所学校的数学骨干教师组成,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对接四川省雷波县西宁镇初级中学、四川省雷波县金沙中学和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第一中学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分别设立项目实验班参与跨区域同步教学。同时,三所学校所在的区县通过申报、选拔,确定了由200余位当地教师组成的观摩和教研团队,进一步扩大了跨区域教学的教师受众。

(二) 技术支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了保障跨区域同步教学的顺利开展,中央电教馆搭建了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全景学习平台。全景学习平台依靠低带宽低流量传输,能够在现有设备和网络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部署和应用。这为跨区域同步教学深入西部地区提供了保障。平台上设置的消息区、问题区、课前作业、课后作业、资源区等板块,能够帮助团队教师及时发布消息、共享资源。双向矢量传输技术能够保证流畅的互动教学,进一步保障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该平台可以非视频的格式全息记录动态的教学过程,并自动生成视频,有利于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回看教学过程。

二、 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我们的团队共有12位成员,近两年来,为西部地区200多名教师及近千名学生提供了跨区域同步教学的指导和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间,团队结合实践,探索、总结出了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 借鉴翻转课堂,引导课前预习

翻转课堂是混合式教学理念下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尝试,最初由萨尔曼·可汗在《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报告中提出,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课上完成作业,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翻转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为了提高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实效,我们的团队吸取翻转课堂的相关做法和优势,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以初步掌握有关内容。

团队教师提前一天将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发布在全景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预习时间。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微课都由中西部学生共享,即团队教师分析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录制微课(一般为3—5分钟),概述相关知识点、介绍需要完成的任务等。通过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在问题引领下观看微课,学生可以了解主要学习内容,发现本课学习中可能存在的疑难点,从而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自主学习任务单上还设置了反馈区,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获和疑问。当地教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内容,做好归类、整理,以供团队教师在授课时有依据、能调整。

但是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心向和自觉,而且受到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学生的家庭都能提供电脑、平板等上网设备,因此,经过交流讨论和资料研究,团队提出由当地教师组织这部分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教师为学生播放微课,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辅助讲解,予以学生一定的引导、提示等,帮助学生形成对即将学习的内容的初步印象。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自主预习。

这种借鉴翻转课堂的预习目的明确,即帮助学生形成浅层认知。在跨区域同步教学背景下,这样的预习更为必要。因为综合说来,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要实现深层认知较为困难,而且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程度不同,容易造成学习效果的较大差异和“学困生”的产生。另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反馈能够有效地帮助团队教师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更好地為教学服务。

(二) 双师协调配合,开展课堂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形成了由线上团队教师和当地教师协同合作、共同引领的教学模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以及自身教学的压力,团队教师只负责一个单元中的一节示范课,其余课程由当地教师开展。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团队教师会将其他课程的学习任务单、教学课件等与当地教师共享。当地教师依据学情,与团队教师商议,灵活调整相关内容。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一章中,我们选取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一课进行示范教学。教学中,团队教师担任“主教”,借助全景学习平台,以直播的形式为学生授课;当地教师则担任“助教”,协助“主教”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具体来说,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反馈,我们了解到,学生对“用构造法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这一问题存在疑问。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就“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判定的过程展开探索,从特殊到一般,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变一变、证一证等多种方法来验证猜想并形成结论。学生在直观、形象、高效的展示活动中,掌握了学习重点,也突破了用构造法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这一难点。

在此过程中,当地教师在现场协助做好教学推进工作。除了进行设备的调试、维持课堂秩序、组织回答与提问以外,当地教师重点关注“学困生”。比如,在这一课教学中,有学生未完全掌握“判断一组数是否为勾股数”这一知识点,影响到了后面的听课。当地教师发现了这一问题,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有意识地走近该生,在引导该生梳理这一知识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还与当地教师协调配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进行小组配对,让“学优生”帮扶、感染“学困生”,也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获得共同进步。

双师引领的教学模式,是跨区域同步教学背景下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样的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由一位教师引领的单一模式,既发挥了团队教师的示范、指引作用,让当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又充分发挥了当地教师的指导、服务作用,让学生在“因材施教”的扶助下自然成长。可以说,线上课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第二课堂即教室里的课堂发挥了保障作用,两者协同联动,助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 提供帮扶性支持,促进课后提升

“双减”背景下,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跨区域同步教学也延伸到了课后。首先,团队教师在示范课教学以后,会根据教学情况设置相应的练习。练习中包含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基础性练习和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进阶类题目。而后,当地教师组织学生复习学习内容、完成练习,并通过小程序将学生的作业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团队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团队教师还利用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也为学生打开视野提供窗口。总的说来,在课后环节,团队教师和当地教师主要起帮扶性的支持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

当然,这样的帮扶性支持还有待改进。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我们的团队还与当地教师沟通,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回看课堂教学实录,分析学生的表现,并通过访谈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情况;而后,在持续采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并做分析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不过,这一设想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 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反思

实践表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获得了明显的进步。跨区域同步教学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由具有不同教学特长的教师协同开展。团队教师的专业引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更有策略,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良好建构。学生在团队教师的引领下接触名校教育资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并丰富认知。当地教师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发展。而且,双师引领的课堂教学让当地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能更多地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和帮扶。双师联手的教学,也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铺设了良好的基石。

同时,跨区域同步教学让当地教师获得了技能的提升。他们在听取团队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不断汲取教学养分,将外部的帮扶内化为自身的本领,以更好地承接外部优质资源,也推动学校、地区的教学发展。

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跨区域同步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

首先,跨区域同步教学中,团队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仅凭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当地教师的反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困难。因此,在后续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教师的桥梁作用,增进师生沟通,并通过细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让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学習反馈。同时,可以走进对接学校,进一步了解当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双师协作的课堂教学中,团队教师与当地教师的配合不够,这也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教学研讨工作。正如上文提到的,跨区域同步教学中,团队教师只负责一个单元中的一节课,因此,当地教师需了解团队教师的授课内容,做好衔接工作。此外,教学方式的确定、教学结果的反馈等,都需要团队教师和当地教师基于学情分析不断沟通和研讨,才能更好地配合,更具针对性地引领学生成长。在后续的实践中,我们将利用更多的平台,借助更优的方式,不断深化、加强与当地教师的集体研讨。

再次,无论是团队教师还是当地教师,都需要更加熟练地运用信息化设备。开展跨区域同步教学的初期,我们遇到过部分教师因为不熟悉教学设备而耽误教学进程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双方教师均能够熟练地运用全景学习平台进行教学。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平台的功能将不断完善,新的教学软件及小程序等也会不断出现,无论是团队教师还是当地教师,都需要不断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跨区域同步教学。

跨区域同步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信在双方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跨区域同步教学模式,将会持续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邢至晖.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双线混融教学实践创新[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2(1).(陈伟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景山实验初级中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