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0九”精神内核的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

2022-06-23 11:42高炳焱
军工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核动力理念体系

高炳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是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作为国家战略高科技研究院,一流的中国核动力文化既是培育科学大家、大国工匠的肥沃土壤, 也是建设国际一流核动力品牌的重要基础。

核动力院成立五十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重要使命,积极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九”精神。在核动力院波澜壮阔的成长道路上,“○九”精神所哺育出的能量已经深深印刻进每一位核动力人的血液里。

当前,中国核动力已经全面开启第四次创业的序幕,朝着新时代迈进,需要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更持久的文化自觉拼搏奋斗、再创佳绩,同时也需要更系统的品牌建设提升竞争力,更深远的品牌传播提升影响力。因此,基于“○九”精神内核的中国核动力文化建设体系就此应运而生。

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内涵

基于“○九”精神内核的中国核动力文化建设体系,又称“中国核动力文化同心圆”,由三个同心圆构成,最内层的圆是以“○九”精神为核心的理念文化,向外一层是以自主创新为重心的行为文化,最外一层是以品牌锻造为中心的形象文化。

以“○九”精神为初心的理念文化,将“独立自主,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的“○九”精神作为理念文化,也是整个中國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核动力院发源于“九○九基地”,“○九”精神也早已深深镌刻进核动力人的血脉里,将激励着核动力人勇于探索勇于追求。

以自主创新为重心的行为文化,以“○九”精神中“创新协同”延伸出的精神意志,指引着中国核动力行为文化的发展。在核工业新发展时代坚持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为科研工作的重心,勇于攻坚克难,直面问题,这是老一辈核工业人从一片空白开辟出中国核动力兴盛事业精神的赓续,也将是中国核动力发展的必然遵循。

以品牌锻造为中心的形象文化,中国核动力声音既要能发出,更要发得响亮,中国核动力品牌的锻造必然成为形象文化打造的中心,在以理念为根、行为为基的基础上,将形象文化的建设作为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的最后关键一环,承接理念文化的发源发展,匹配行为文化的宏伟成就,为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做好宣传与展示。

以理念文化为精神引领,作为灵魂,行为文化为目标导向,作为血肉,形象文化作为整合呈现,作为皮肤,构筑成中国核动力文化框架严谨、内涵深刻、链接周密的建设体系,也最终汇集而成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成果。

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建设成果

基于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中国核动力文化同心圆模型,核动力院从以“○九”精神为核心的理念文化、以自主创新为重心的行为文化和以品牌锻造为重心的形象文化三个方面开展系统全面的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出色成果。

坚持系统推进,文化主题活动成效明显。理念文化的打造方面,文化理念建设更加系统,核动力院系统梳理文化理念形成过程,编制并发布了院新版《文化手册》,核动力院院党委带头宣贯践行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更具特色,举办以“弘扬○九精神,奋进四次创业”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座谈会,获得参会领导和老专家广泛好评;举办三期中国核动力大讲堂,邀请昝云龙、金灿荣等知名专家和学者来院讲座;举办老同志回院参观交流活动;策划组织“彭士禄事迹宣讲会”全国高校巡讲,在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众多高校及多场科技成就报告会上感动了无数观众。文化产品逐步丰富,随着第一代核潜艇陆续解密,先后出版彭士禄、赵仁恺等第一代核动力研发领军人物的传记;华龙一号研发纪实图书《国之重器——第三代先进核电“华龙一号”核心技术研发始末》完成全部编辑出版任务;中国核动力故事会舞台剧排演完成,首演获得普遍好评;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已初具规模,一系列中国核动力文创产品已陆续出品。

文化宣传工作出色开展,构建全媒体矩阵,营造有利于核动力院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内外部环境,与新华社四川分社首次正式建立官方合作关系,新华社、中青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核动力院进行宣传报道,部分文章在学习强国多次被推荐至首页;整理彭士禄院士事迹,中宣部发文号召向彭士禄同志学习,积极与新华社、四川日报等媒体策划缅怀彭士禄院士对外宣传专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在重要版面专版纪念彭士禄同志。

坚持文化引领,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行为文化的打造方面,理念文化的系统建立与不断完善对行为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九”精神“创新协同”的部分与核动力院院训“自主创新、勇攀高峰”一脉相承,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自主创新为重心形成行为文化贯穿到每一个科研项目、每一位核动力人、每一次探索与突破中。从参与研发出我国完全自主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华龙一号”,攻克其核心技术基础——177 堆芯,到参与研制出完全自主创新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玲龙一号”;从突破国外在关键仪控系统的技术垄断打造出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套多用途核安全级DCS 平台——“龙鳞”

系统,再到不断在同位素制备及应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攻克了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堆芯物理设计、同位素分离工艺、三废处理等关键技术,溶液堆和医用同位素等国产化相关项目研发进程迅速,市场前景广阔。核动力院无论是在核动力科研攻关还是在相关体制机制变革上,都始终坚持创新,开拓进取,为核动力技术研究和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坚持正面引导,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形象文化打造层面,拓展理念文化“○九”精神的内涵外延,以行为文化中国核动力自主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为出发点,进一步以品牌锻造为中心,将对中国核动力品牌的熔铸与锻造作为形象文化的中心工作;文化形象阵地建设取得进展,核动力院“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试验研发基地(九○九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已成功获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并获得中核集团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等授牌,院已经针对一些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科研、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启动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中国核动力科技馆在院华阳总部建成,展示了核动力技术发展历程和中国核动力历史文化,已接待了上万名各级领导、行业内外部客户、高校师生等,成为展示中国核动力形象的重要窗口。

品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中国核动力”品牌基本建立,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提高。全院品牌意识逐渐加强,随着院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核动力研发设计、核电研发设计与核技术应用三线并举的型谱化、体系化发展格局,形成了系列具有巨大行业影响力的子品牌,在主流媒体曝光度也持续提升,“华龙一号”亮相天安门前的国庆70 周年阅兵及群众游行、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NESTOR 软件包、“龙鳞”

系统先后召开发布会,其中“龙鳞”

系统媒体报道总量达957 篇,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并带来直接经济效应;同时众多子品牌科研动态、工程应用及科普等多维度、全方位得到主流媒体持续的、高频次的报道,有力支撑中国核动力品牌建设。

媒体传播成效显著。在媒体宣传平台方面, 已初步形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的媒体宣传平台新局面。2018 年、2019 年,两次专题反映院科研活动新闻荣登央视新闻联播;央视两年来4 次大型纪录片专题反映院科研情况。新华社、人民日报、中青报、科技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电力报等主流媒体对院进行了持续关注和报道,同时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电视台、四川日报等省级媒体也对院保持了高度关注,初步建立了有利于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的主流媒体朋友圈,为院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打下了坚实基础,促进了中国核动力文化及品牌的传播。

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未来规划

当前,在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的逐步丰沛完善与指导下,核动力院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理念实践,深入挖掘和弘扬院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核动力院文化,以勇于创新甘当奉献的实际行动来弘扬和践行“○九”精神和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弘扬军工文化,不断探索并推动文化建设与科研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形成新时代中国核动力文化建设新格局,使中国核动力文化体系成为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核动力理念体系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奠基者——彭士禄
俄罗斯最强大核动力破冰船开建
中国巨轮持续远行的“核动力”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