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6-23 14:20徐吉哲本溪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血氧异物胃镜

徐吉哲 本溪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目的:临床针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在治疗中分别应用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种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参与本研究并符合条件的对象为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均实施治疗研究,方法分别为常规胃镜(对照组)与无痛胃镜(观察组)。通过观察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时间点体征参数及治疗满意度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研究表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6.21%,统计学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8/58)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07%(36/58),P<0.05。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即刻、胃镜拔除心率、动脉压较低、血氧饱和度指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6.55%)对比对照组患者(84.48%)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针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突出,能够平稳患者的体征参数,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水平较高,作用更明显。

上消化道异物在消化内科中比较常见,发病率较高。营养摄入主要受消化道的影响,如果这一部位堵塞或有狭窄,就会出现出血、炎症或进食不畅等现象,严重影响组织健康[1]。及时处理和有效的操作可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二次损伤。临床对上消化道异物主要采用胃镜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满意,但常规胃镜容易引起患者的刺激反应,导致并发症的发生[2]。然而近年来,临床应用无痛胃镜的人数越来越多,且取得一定效果。为证实无痛胃镜技术在上消化道异物中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选取在本院就诊的1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分别应用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对比研究其治疗效果,现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10~81岁,平均(48.92±6.59)岁。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12~80岁,平均(47.66±6.35)岁。采用统计学工具处理验证对照组与观察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基本情况,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条件[3]。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的脏器功能疾病;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有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仪器设备选择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提供的电子胃镜(型号为CV-150),采用合适的附件(圈套器、鳄嘴钳、异物钳等)取出不同异物。术前,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检查[4]。

对照组:常规胃镜。给予患者局麻药(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吞服,然后通过常规胃镜进行检查。

观察组:无痛胃镜。给予患者局麻药(丙泊酚和芬太尼),静脉注射。然后插入胃镜,采用圈套器将尖端固定住,尽力将异物与食管方向保持平行后取出;针对不规则异物,应通过异物钳取出,需保持与食道纵轴一致;针对钝性异物,需通过异物钳、鳄嘴钳、圈套器或者取物网,可以轻易取出硬币;对于光滑的球形物体,最好用取物网或取物篮[5]。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观察有效率。显效:异物顺利清除,上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有效:异物顺利清除,但上消化功能恢复缓慢;无效:与治疗前比较未发生任何变化[6]。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插管过程中出现的穿孔、呃逆、躁动、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等反应。③观察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治疗即刻、胃镜拔除体征参数,包括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④访谈方式了解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20分,完全满意表现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评分超过15分、基本满意表现为患者评分超过10分、不满意表现为患者评分不足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行χ2值检验[7]。计量资料表示为±s的形式,开展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5%(38例显效、18例有效)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6.21%(30例显效、20例有效),χ2=3.940,P<0.05,见表1。

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

2.2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2例躁动、1例呃逆、1例出血、4例恶心呕吐)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07%(1例穿孔、8例躁动、3例呃逆、8例出血、16例恶心呕吐),χ2=28.707,P<0.05,见表2。

表2.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

2.3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治疗即刻、胃镜拔除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征参数比较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即刻、胃镜拔除心率、动脉压较低、血氧饱和度指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前、治疗即刻、胃镜拔除心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征参数比较

2.4 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55%)对比对照组(84.48%)治疗满意度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上消化道异物在临床上是一种急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入院后需及时了解患者吞入异物的情况,并询问病史,做影像检查后便可确诊。上消化道异物经临床确诊,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疗。近几年来,内镜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在处理不同异物并在滞留部位中取出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术器械来完成,且安全可靠[8]。在上消化道异物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胃内存在的不同异物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边缘锋利的异物,需要通过防护套将异物取出,这样能够避免损伤腔壁;对于食管异物,比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应将异物缓缓送入胃腔,调整角度后取出,尽量减少退镜动作,避免造成对手术视野的影响;在处理圆钝形异物时,需实施紧急内镜治疗[9]。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55%(56/58)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6.21%(50/58),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8/58)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07%(36/58),P<0.05。通过胃镜方式取出患者上消化道异物,多需要多次通过患者咽喉位置,对于患者而言产生了较大的创伤,部分患者对于疼痛感的耐受阈值相对较低,进而影响了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其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无法顺利进行。而通过全身麻醉方式能够保持患者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能够避免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产生疼痛感与不适感。另外,麻醉不仅能够减轻患者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操作当时的不适感,麻醉药物具有顺行性遗忘的优势,患者不会对其治疗过程产生记忆,是保障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的重要措施,不会对其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产生不良回忆,避免患者出现精神类创伤。同时,本研究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会对患者的体征参数产生影响,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常规胃镜检查时患者具有清晰的意识,胃镜插入前患者常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使患者心率、动脉压有所上升,对于部分心脑血管功能存有问题的患者,其治疗难度较高。对此,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及治疗模式,患者在麻醉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此时患者所遭受的痛苦较少,安全性较高,能够避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情绪,防止不良反应发生。说明无痛胃镜这种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比常规胃镜要好。这是因为处理上消化道异物的时间比较久,进镜取物来回次数比较多,这就造成大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刺激,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恶心等,也会发生躁动、穿孔、出血、呃逆等并发症。而无痛胃镜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芬太尼的麻醉下,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

总而言之,与常规胃镜相比,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安全性更高,除减轻痛苦外,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可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氧异物胃镜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超声定位诊治非金属微小异物嵌入伤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