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在早期临床诊断脑梗死疾病中应用CT与MRI的价值

2022-06-23 14:20陈苍松郑许强黄婷龚碧云福建省老年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福州350003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状况检出率脑梗死

陈苍松 郑许强 黄婷 龚碧云 福建省老年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003)

内容提要:目的:比较CT与MRI在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38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分别实施CT检查与MRI检查,对检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总检出率方面,MRI检查是97.37%,CT检查是68.42%,MRI检查比CT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方面,MRI检查与CT检查存在明显差异(P<0.05);<12h及12~24h检出率方面,MRI检查分别是84.21%与92.11%,CT检查分别是50.00%与63.16%,CT检查比MRI检查低,差异显著(P<0.05);>24h检出率方面,CT检查与MRI检查未见明显差异(P>0.05);额叶、顶叶、基底节、丘脑检出率方面,MRI检查分别是89.47%、55.26%、97.37%与60.53%,CT检查分别是42.11%、31.58%、71.05%、36.84%,CT检查比MRI检查低,差异明显(P<0.05);而脑室旁与颞叶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MRI检查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CT检查优,除清楚的显示病灶所在位置,提高疾病检出率外,还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大小、形态等。

在我国人口渐趋老龄化的背景下,心血管患病率不断提高,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多发心脑血管疾病之一,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紧密联系,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局部缺氧缺血等是导致脑梗死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据有关资料显示,脑梗死发生风险与疾病发生时间关系紧密,除损伤患者脑组织外,导致救治率降低。临床上,关于脑梗死疾病的治疗以溶栓为主,患病初期采取溶栓治疗方法,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及早诊断在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检测技术也随之提高,CT检查方法及MRI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CT检查及MRI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的图像状况,对患者疾病的掌握十分有利。基于此,本次针对CT与MRI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38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其中有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51~75岁,平均(62.38±4.12)岁;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12例,高中9例,大专及大专以上9例;早期症状:19例轻度偏瘫,14例突然语言障碍,5例抽搐。

纳入标准:①脑梗死诊断标准与《脑梗死诊断与治疗》相符;②明确诊断为脑梗死;③意识清晰;④依从性良好;⑤研究资料齐全、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或者器质性病变;②存在严重心理疾病或者精神异常;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④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⑤拒绝参与或者中途选择退出;⑥合并心脏瓣膜病、脑出血或者存在心脏起搏器;⑦具有动脉瘤手术史。

1.2 方法

1.2.1 CT检查

检查设备为SOMATOM Definition AS CT机,对脑梗死患者周围进行平行扫描,电流调整为150mA,电压设置为130kV,扫描层厚度设置为5mm,扫描层间距调整为5mm。

1.2.2 MRI检查

检查设备为联影umr560 1.5T,采用周围对颅脑位置进行扫描,扫描厚度调整为5mm,扫描层间距设置为1.5mm。扫描操作如下:TIWI序列:TE与TR分别调整为7.8ms与500;矩阵设置为256×256,采集图像2次,合理调整flip角度为90°,自选回波T2加权像T2WI:TE与TR分别设置为7ms与4000,矩阵调整为448×336;采集图像4次,合理调整flip角度为150°。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TE与TR分别设置为109ms与900,调整flip角度为150°;弥散成像DWI,TE与TR分别调整为84ms与2900,矩阵设置为128×128,图像采集2次,b值依次调整为0、500和1000。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状况,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②记录病灶大小和检查时间;③对比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段检出状况,包括<12h、12~24h及>24h;④观察两种检查方法不同部位检出状况,包括额叶、脑室旁、顶叶、颞叶、基底节、丘脑等[2]。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对比

MRI检查与CT检查总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对比[n(%)]

2.2 两种检查方法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比较

MRI检查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与CT检查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两种检查方法病灶大小和检查时间比较(±s)

表2.两种检查方法病灶大小和检查时间比较(±s)

images/BZ_94_213_2626_1228_2782.png检查方法 n 病灶大小(mm) 检查时间(min)MRI检查 38 8.10±0.95 10.59±1.72

2.3 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检出率对比

MRI检查与CT检查<12h及12~24h病灶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24h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两种检查方法不同时间检出率对比[n(%)]

2.4 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状况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颞叶及脑室旁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额叶、顶叶、基底节及丘脑位置,两种检查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状况比较[n(%)]

3.讨论

临床上,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将脑梗死归于卒中或者中风的范围内。主要是因为诸多因素造成部分组织血液供应异常,进而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性或者缺血性坏死、病变等,严重损伤了患者神经功能,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外,也降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3]。据有关资料显示[4],中老年人是脑梗死患病主要人群,相比于女性,男性患病率更高。脑梗死疾病诱发机制相对复杂,而且许多患者是由于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发生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永久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所以早期诊断和检测特别重要,其与患者预后存在紧密联系。

现阶段,关于脑梗死疾病的诊断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MRI检查及CT检查等,其中CT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穿透机体获取不同组织的差异性原理成像,然后上传到计算机中形成断层成像,从而将脑部实际状况清楚地反映出来[5]。MRI检查方法通过磁场中氢质子的弛豫过程释放能量的不同而形成图像。MRI检查方法与CT检查方法均可以反映脑梗死病灶状况,但是对于处于特殊部位的病灶或者细小病灶,CT检查方法检测期间,因为成像原理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对额叶位置的检查,使得检测准确率受到影响[6]。相比于CT检查方法,MRI检查方法利用脑部脑细胞异常活动,从而清晰地显示<5mm的病灶,与此同时,其能够将灰质及白质等显示出来,该检查方法能够更好地识别早期病灶。

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总检出率比CT检查高,差异明显(P<0.05);CT检查方法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其能够从各种角度观察病灶,具有操作便捷、无创等特点[7]。MRI相比于CT检查,其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脑梗死位置、大小、分布桩基和防伪等,促进病灶检出敏感性的提高,从而对病变状况综合评估,弥补常规检查的不足,从而为后期治疗提供数据参考[8]。

MRI检查方法分辨能力较高,通过转变射频脉冲信号呈射电信号,该方法可以空间分辨检出该类信号,从而掌握原子核分布状况。MRI检查方法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不同的成像判断疾病[9]。MRI检查方法可以弥补常规CT检查的不足,其无电离辐射,且不会影响患者机体,利用MRI检查方法可促进检出率的提高,而且安全性高[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病灶大小及检查时间方面,MRI检查方法比CT检查方法优,差异明显(P<0.05);MRI检查方法不仅检查时间短,而且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大小。MRI检查与CT检查<12h及12~24h病灶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24h检出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未见显著差异(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MRI检查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其24h内的检出率要比CT检查高,而且更加准确。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颞叶及脑室旁检出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额叶、顶叶、基底节及丘脑位置,MRI检查比CT检查高,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方法主要检查患者脑部,通过是否存在水肿现象,对脑部的缺血性病变进行判断,该检查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成像状况进行观察,了解脑部病变软组织状况,从而为疾病的判断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脑梗死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MRI检查效果比CT检查优,其能够将病灶所处部位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来,从而更好地判断疾病,而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等特点,很容易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状况检出率脑梗死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安全感,你有吗?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