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体会

2022-06-23 14:20马晓雯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征呼吸机呼吸衰竭

马晓雯 本溪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治疗;35例)与观察组(基础性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35例),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体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好转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指标[白介素-8(IL-8)、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pla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态顺应性(C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其各项体征指标、气血分析指标及呼吸功能,下调炎性反应,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呼吸衰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由于通气功能障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可引发机体生理功能及代谢功能的紊乱,多表现为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1],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急诊治疗中,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伴有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疾病,因此,在其救治过程中,需先帮助患者恢复呼吸功能,以便于生命体征的进一步抢救[2]。现阶段,临床多以无创呼吸机作为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手段,该方式不仅具有良好的同步性能,且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舒适性[3]。本文选择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对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治疗;35例)与观察组(基础性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35例),本次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均知情且自愿,两组资料对比,P>0.05,见表1。

表1.两组基本资料对比

纳入标准:①符合《呼吸内科》中呼吸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0mmHg);②具备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条件;③患者及家属均充分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昏迷等意识消失的患者;②气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③严重低血氧症(动脉血氧分压<45 mmHg)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方案。(1)支气管扩张:选择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抗感染:根据患者的分泌物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进行治疗;(3)吸氧:给予持续性低流量吸氧治疗,氧流量为2.5L/min。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帮助患者取半卧位,并将其头部适当抬高,佩戴面罩或鼻罩后,连接呼吸机,同时将其调整为S/T模式,参数设置:吸氧浓度(100%~40%)、振幅频率(10Hz~15Hz)、呼吸频率(16次/min)、呼气相压力(4~6cmH2O)。治疗期间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指标。包括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指标水平的变化;(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气血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3)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好转率、气管插管率,其中好转标准为: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各项体征指标恢复正常;(4)炎症因子指标对比。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白介素-8(IL-8)、核因子-kB(NF-kB)、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5)对比两组呼吸力学的改善效果。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气道阻力(RAW)、静态顺应性(Cst)、气道峰压(Pplat)。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7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当P<0.05时,表示对比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体征指标变化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HR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体征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体征指标变化对比(±s)

表2.体征指标变化对比(±s)

组别 n 时间 RR(次/min) HR(次/min)治疗前 35.9±6.4 114.5±17.5images/BZ_136_210_2480_1226_2741.png

2.2 气血分析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PaO2、PaCO2、SBP、SDP值分别为(76.2±11.2)mmHg、(44.2±10.5)mmHg、(130.5±9.8)mmHg、(85.6±10.5)mmHg,而对照组在治疗后的PaO2、PaCO2、SBP、SDP值分别为(64.2±10.3)mmHg、(49.5±11.2)mmHg、(146.2±10.9)mmHg、(96.4±10.3)mmHg,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SBP、SD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aO2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病情转归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好转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

2.4 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IL-8、NF-kB、TNF-α)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表4.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组别 n 时间 IL-8(ng/L) NF-kB(ng/L) TNF-α(ng/L)治疗前 38.7±4.6 1.2±0.3 16.5±2.1images/BZ_137_177_520_2268_782.png

2.5 呼吸力学的改善效果对比

两组病例在治疗前的各项呼吸力学指标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病例的RAW及Pplat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st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呼吸力学指标对比(±s)

表5.呼吸力学指标对比(±s)

组别 n 时间 RAW(cmH2O/L/Sec) Cst(mL/cmH2O) Pplat(cmH2O)治疗前 21.1±3.1 21.2±2.7 20.3±2.4images/BZ_137_176_972_2266_1233.png

3.讨论

呼吸衰竭是指机体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多与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以及胸廓病变等疾病存在密切的关联[4],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目前,临床多以支气管扩张、抗感染以及吸氧等措施作为呼吸衰竭的基础性治疗方案[5],但据以往的调查研究显示,单纯的基础性治疗往往无法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多将机械通气这一呼吸支持方式应用到了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方案中。而传统的有创通气治疗虽可显著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换气功能,但该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操作也较为复杂,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急救[6]。

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呼吸支持方式,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可利用正压通气的原理辅助其进行呼吸[7],且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可通过面罩或鼻罩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肺泡通气情况,以此挽救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在患者的急救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8],已广泛应用于ICU的临床救治中。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体征指标(RR、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气血分析指标(PaO2、PaCO2、SBP、SDP)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其各项体征指标、气血分析指标及呼吸功能,下调炎性反应,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体征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应用探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