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6-23 14:20李丽霞李有娥陈霞周小红韶关市中医院供应室广东韶关51202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灭菌器过氧化氢等离子

李丽霞 李有娥 陈霞 周小红 韶关市中医院供应室 (广东 韶关 512026)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韶关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参与低温灭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实施管理)和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模式实施管理),各20名;两组各进行100次灭菌,比较两组故障总发生率、理论知识与技能评分、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取消原因、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情况、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故障总发生率(18.00%)低于参照组(42.00%),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总取消原因比例(6.00%)低于参照组(16.00%),P<0.05;研究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总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5.00%),P<0.05;研究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方式有效应用,可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将控制人员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使取消次数以及循环中断次数获得显著减少,将技术人员对医疗器械清洗、包装以及消毒合格率显著提高。

对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而言,在医院获得广泛应用[1]。但具体应用期间,往往表现出操作不当现象,对此需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管理,以将操作失误有效减少。常规管理方法运用,具有局限性,无法将灭菌器设备故障显著减少。在此种情形下,精细化管理作为新兴管理模式一种,其对于全新管理理念有效贯彻,对于管理制度的精细化可以充分注重[2-4]。本研究选取韶关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参与低温灭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为达到促进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效果显著提升目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韶关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参与低温灭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实施管理)和研究组(采用精细化模式实施管理),各20名。参照组男、女各7名、13名;年龄25~50岁,平均(35.21±4.33)岁;工作年限3~30年,平均(4.21±1.36)年;学历:本科、大专分别为10名、10名。研究组男、女各12名、8名;年龄25~45岁,平均(35.06±4.28)岁;工作年限3~25年,平均(4.32±1.31)年;学历:本科、大专分别为12名、8名。两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均获得完整收集;②表现出较高实验依从性;③对于本次研究要求均知晓,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排除标准:①实验不配合;②研究中途因为个人原因退出;③精神状态较差;④同时参与其他研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采用常规模式实施管理,依据常规要求完成器械清洗以及消毒处理。

1.2.2 研究组

采用常规模式实施管理:①合理完成计划创建,对应完成《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管理办法》创建,将《供应室保洁人员管理办法》进行有效完善;②合理展开对应测试,就系列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就以往存在系列问题展开进行分析总结,完成灭菌器使用小组创建,合理进行职责划分;③针对灭菌器故障原因展开统一分析;④合理进行对应改进,就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操作知识,要求小组组长对组员进行认真讲解,完成培训后,就灭菌器以及操作能力使用方法进行考核,做到合格上岗。此外针对操作人员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各职责进行明确。并邀请厂家工程师定期做好现场培训工作,就系列问题展开统一梳理以及解决;⑤积极做好日常总结工作:依据说明书及时更换药盒收集盒。对于设备系统时间,要求临床工程师需定期校准,对应完成设备维护保养卡等制定。组长需要认真不定期检查,并展开统一考核,依据结果召开质控小组讨论会议,对应进行改进措施制定,积极做好跟踪落实工作。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故障总发生率(灭菌舱内过氧化氢曲线值低、菌物品遮挡紫外线灯管、加载可能含有过氧化氢、电源故障、物理检测过氧化氢浓度未显示、抽真空失败,存在湿包、舱体前端温度尚未升高、卡匣没放到位、停电、过氧化氢调整失败、运输系统失败);②比较两组理论知识与技能评分(理论知识评分、技能评分),主要利用医院自行设计问卷展开调查,总分100分,各50分,越高分值,对应越高专业水平;③比较两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取消原因(装载不规范、物品潮湿、压缩泵故障、卡匣运行异常);④比较两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情况(过氧化氢注射期、真空期、等离子期);⑤比较两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s。P<0.05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两组故障总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各100次灭菌期间故障总发生率进行统计,研究组故障总发生率(18.00%)低于参照组(42.00%),P<0.05,见表1。

表1.两组故障总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比较(±s,分)

表2.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比较(±s,分)

images/BZ_175_1252_951_2268_1107.png组别 理论知识 技能评分研究组(n=20) 45.25±2.29 45.29±3.15

2.3 两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总取消原因比例比较

研究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总取消原因比例(6.00%)低于参照组(16.00%),P<0.05,见表3。

表3.两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总取消原因比例比较 [n(%)]

2.4 两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总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总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5.00%),P<0.05,见表4。

表4.两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总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

研究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5。

表5.两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 [n(%)]

3.讨论

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作为常用灭菌方法一种,于临床获得广泛应用。其主要通过对活性极强过氧化氢等离子体进行利用,并同过氧化氢气体自身强氧化性进行结合,而对微生物膜脂以及系列重要细胞结构进行作用,将微生物生命力破坏,从而获得显著灭菌效果。期间为将灭菌效率提高,获得良好灭菌效果,对手术顺利做出保证,除需要对其性能特点进行了解,还需要积极做好各环节灭菌工作[5-7]。对手术成功以及顺利性做出充分保证。具体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期间,放置环境、操作人员以及操作规程等系列因素,往往导致呈现出灭菌合格率降低以及灭菌失败现象。对针对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积极做好管理工作,意义显著[8-10]。

常规管理方法运用,技术人员往往对灭菌器安全性问题有所忽视,从而无法对操作不当因素进行有效控制[11]。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可确保对于系列培训目标技术人员可以充分明确,在培训期间做到主动自觉参与,将安全理论知识进行强化[12]。此外可将技术人员发现系列操作不当因素能力提高,就系列因素采取对应措施予以解决,从而将质量管理体系缺陷进行有效完善。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故障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理论知识、技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循环总取消原因比例低于参照组;研究组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循环各阶段中断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清洗、包装以及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可充分证明精细化管理方式运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管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有效应用,可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故障发生率显著降低,将控制人员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使取消次数以及循环中断次数获得显著减少,将技术人员对医疗器械清洗、包装以及消毒合格率显著提高,避免呈现出操作故障现象,促进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质量控制效果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灭菌器过氧化氢等离子
索尔维授予三宁化工过氧化氢技术许可
灭菌器防范应力腐蚀措施及结构优化分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过氧化氢体外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大理州各级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现况调查
快速评估过氧化氢酶的方法研究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