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实验室: 构建世界一流的数据科学与数字经济产学研创新平台

2022-06-23 06:38赵丽娜
今日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湖畔实验室人工智能

■ 记者 赵丽娜

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力量正通过联合攻关、分区作战的方式,在之江大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气象。2020年7月3日,湖畔实验室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立,实验室面向世界数据科学与应用领域前沿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共通性、瓶颈性技术问题,推动浙江成为世界数字经济的创新策源地。

湖畔实验室主任张建锋表示,湖畔实验室将构建数据科学中心、前沿科技中心、产业应用中心三大基础能力中心,与领域内优势高校院所共建学术合作、两大核心支撑基地,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瞄准前沿科学技术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正如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所说:“当人工智能发展到第三个阶段,不仅要关注在算法的研发上,还要集中精力把基础的AI能力、平台工具等做好,才能赋能到各行各业中去,让行业专家深度参与创新,这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浙江需求,湖畔实验室面向数据科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数据科学应用领域重大系统和工程问题以及前沿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努力做好底层的AI能力、平台工具,为行业赋能奠定坚实基础。

湖畔实验室效果图

2022年,湖畔实验室积极申请和承担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科技部“城市大脑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工信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等在研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进智能计算、智能语音、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决策智能、智能物流等方向开展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保持业界领先且落地应用。聚焦提供开放AI服务和核心AI产品,实现AI领域技术高地持续引领。持续打造业界顶尖图计算产品影响力,优化用户体验,推动相关技术业界首次落地应用。深化云化5G专网和云聚5G网关的研究与应用,解决客户5G专网的灵活性、自主可控性不足的痛点堵点。

多项成果落地应用AI助推科技普惠

湖畔实验室在数字经济产业中率先在技术创新无人区进一步探索,为后续社会进步所需的技术突破做好储备,为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普惠的科技红利。

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开展研究,落地了多项研究成果,多个应用在工业、遥感、医疗等生活场景中“上岗”,全面赋能各行各业。2021年4月19日,实验室发布了含有270亿参数、1TB+训练数据的全球最大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PLUG,刷新了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历史纪录。语言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司罗表示:“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攻克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科研难题,完善中文及跨语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让AI没有难懂的语言,并探索通用人工智能之路。”

求解器是工业级底层计算软件,求解数学规划问题,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零售、金融、制造、交通、能源等领域,是深埋于智能决策场景底层的“终极利器”。求解器技术壁垒高、研发难度大,几十年来,高性能商用求解器的核心技术始终由欧美企业主导。幸运的是,湖畔实验室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化求解器套件MindOpt,可快速处理上亿变量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复杂场景决策问题的最优解,二度刷新国际权威榜单纪录,被专家誉为中国近年来计算软件领域获得的重大突破之一。

实验室屡创佳绩:研发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M6,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为中国AI 2021年重点突破;决策智能负责人荣获2021年Egon Balas奖(1人/全球·年),表彰其在优化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机器翻译方面,多语言智能翻译平台在2021世界翻译大会上获得15个任务竞赛的世界第一;语音实验室推出技术领先的针对会议场景语音分析技术及其产品“听悟”;地球科学云平台(AI Earth)提升遥感类算法的精度、研发遥感图像的预训练模型;成功完成AI预报服务平台研发,打造了具有领先性和系统化的深度语言模型体系AliceMind,并获得多项世界竞赛冠军;同时在知识驱动的机器翻译技术、支撑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达到“准合同”级的翻译水平。自动驾驶实验室在智能仿真、定位、地图、AutoDrive技术中台上持续发展,以相对较小的投入取得相比业界更快的进展,实现了一套自动驾驶技术平台同时支持不同物流场景下数据与智能能力的迁移。XG实验室的5G云化核心网和5G聚合网关项目从试点走向商业化,成为以业务拉动技术的典范之一。

科研创新促转化合作出新成果丰

科技创新是“种桃”,成果转化是“摘桃”。与传统科研机构不同,“脱胎”于达摩院的湖畔实验室“既能种桃,也能摘桃”。与传统的科研机构通过向企业授权知识产权进行成果转化的方式不同,湖畔实验室和产业应用紧密结合,这种“科研创新+应用场景”的方式,能够实现成果转化供需关系的“无缝衔接”。

湖畔实验室面向市场需求设立科研项目,让科研成果转化链条更短,转化效率更高。各分实验室主任同时带领技术团队和业务团队,形成技术和业务双轮驱动的正向循环。这种“双跨”的组织模式既减少了技术到应用的中间环节,又实现了市场需求到技术研发的直接反馈,避免无用研发,提升效率,使业务和技术真正做到“无缝衔接”。湖畔实验室还将技术研究分为前沿探索、基础技术、市场化技术三层,不同技术层制定不同的目标、考核周期和激励。同时,联合一批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生态系统创新链。

向创新链中的合作单位开放真实的数据和业务场景,湖畔实验室通过创新研究计划、访问学者计划、研究型实习生计划等,与高校院所共同定义科学课题、攻克技术难题、解决产业问题,合作产出顶尖科研成果。

此外,实验室积极引入高水平研究人员,带动浙江省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成为全球人才高地。截至2021年底,湖畔实验室共有全职研究人员和工程团队1170人,其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超过70%。实验室努力推进全球产学研合作生态,与140余所高校的450多位老师开展了学术合作项目,面向海内外顶尖高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业务场景,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湖畔实验室人工智能
居湖畔:将自然之美发挥到极致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破解湖畔“密”语
2019:人工智能
湖畔野炊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