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地理教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研究

2022-06-23 18:26刘林梁保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21期
关键词:研学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刘林 梁保平

摘  要  调查研究显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视人文精神培育的现象。素质教育强调创新育人方式,注重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因此,结合人文精神在地理教学中的培育现状及素质教育背景,列举地理学科中的重要人文精神,提出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策略,以期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地理教学;人文精神;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研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1-0121-03

0  引言

我国首次提出素质教育距今已经20多年,但就其实施水平而言,各地区之间并不均衡。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2014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提法突出强调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依然没有摆脱重视学生的应试知识学习和升学率,强调学生学习成绩和训练考试技能的旧观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品德修养较少关注,这种现象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针对这种现象,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哲学家呼吁教育要重视人文精神对学生道德、思想、身心、个性发展的综合作用,推进学生在思想、精神、修养、人格方面的发展,带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其自然和人文知识内容中蕴含了较多的人文精神。依托地理课程,融合人文精神,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

1.1  家国情怀

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在错误的教育和知识灌输下,对国家的爱会消失。而进行地理教育的原因之一在于地理的知识内容,它讲述了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多样的气候,多彩的景色,团结奋进的56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长江、黄河、青藏高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长城、故宫等自然和人文奇观无不让人感叹国家的宏伟和壮丽,萌发出爱国情感。心理学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依托中学地理课程,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示独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培育学生对家乡、祖国的深厚情感,孵化出学生对美的追求以及保护美的信念。

1.2  人与自然协调观

地球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海陆变迁、生物演化,终于在第四纪产生了高级智慧生命——人类。1992年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指出: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科学[2]。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地理环境和各种人文社会现象。地理教材呈现出一种关系即人地关系,一种观念即人地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崇拜自然—征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演变过程。地理学科承担了教育学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与环境关系的重任,旨在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人地价值观,以便在面临实际情况时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与抉择。人地矛盾的恶化,是造成现今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在发展与环境之间取得平衡?如何让人类变得更有尊严和更自由?等等。这些问题在地理学的发展中会得到答案。

1.3  自信、自主、责任担当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规定: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3]。地理课程在《方案》的指导下同样承担起培育有理想、有担当、自信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时代新人的任务。自信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后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既是一种对地理学科知识学习的自信,也是一种对自己生命价值以及生活的自信。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当前信息化、全球化所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是否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是关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键。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要培育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地理教学要通过知识的传播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培育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  文化理解力

文化理解力是指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所持有的一种包容、接纳和认可的能力。地理教材呈现出不同国家、地区的地理景观、地理现象、文化差异以及发展模式和路径,使学生认识区域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理解区域不同景观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能够用多样和包容的视角看待不同文化产生的独特社会行为。区域地理透视出不同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环境的差异,给学生提供了获悉、比较、评价不同地域和国家生产、生活的机遇,对于形成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包容性具有较大意义。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地区矛盾逐渐演变为全球问题,国家急需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世界文化的包容性。共建“一带一路”,我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起更广泛的貿易联系,与这些国家进行友好往来,需要一批具有文化理解力、国际亲和力和国际视野的外向型人才。而培养这样的外向型人才必然离不开地理教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地理教育在培育学生全球视野、文化包容性方面的价值。

1.5  科学精神

地理课程既是一门社会学科,也是一门自然学科,尤其在自然地理学习中会涉及一些实验和观察,如月相变化观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大气环流模拟实验等。在地理教学中,有条件的教师也会自己制作教具和模型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具有极大的帮助。地理学科在教学和实验中会涉及一些跨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应联合相应学科协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求真精神。在每次开展实验之前,教师认真准备实验,排除一些干扰因素,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客观地进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可以给学生留下严谨和科学的印象。地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也是教学中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科学家的求知故事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2  地理教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策略

2.1  创新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教材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经过深刻思考和挖掘教材后呈现出来的对课堂的设想与实践,决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环节,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知识。在地理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探究教材的用意。如在最新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一“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灾害以及人类在灾害面前的互帮互助,使学生了解灾害的破坏性以及生命的脆弱性和友爱性,从而树立起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在课中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涉及教材内容的地理学家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前人的精神,在前人的智慧中受到启发,如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求学的故事及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历的故事。

45分钟的地理课堂,包含知识的传授、智慧的生成、精神的陶冶,这些都离不开好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风格,相同之处在于对教材的挖掘,对教学设计的独特思考。教学设计创新,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一定的生活体验、一定的时间成本,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2.2  改变教学方式,重视以人为本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一代的学生成长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接触到的事物比较新颖和快速,接受的方式也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如果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以自身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恶和抗拒情绪。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理念,那么要怎样更改传统教学方式呢?更改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和认知方式,关心爱护学生,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在课堂中大胆鼓励学生质疑和批判,营造轻松宽容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犯错和实践,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科学精神。现代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关注学习过程,实施多元评价。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在传统的教学中受到过打压,但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是无法忽视的,好的教育应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心灵得到成长,潜能得到开发。

2.3  从研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根据2016年发布的《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4]。地理学科在研学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优势,因此,在研学学习中渗透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地理活动课程的方式。研学发生在自然和人文景象之中,学生可以体验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了解我国的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这样的研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检验和实践书本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和追求真理。

在研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地理教师可以事先踩点研学基地,挑选有地理教育价值和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文化遗址、历史故事、自然景观,设计一些研学问卷以便学生更能体验研究和调查的乐趣,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了解现实的能力。如设计一份关于城乡人口迁移对城市和乡村各自的利弊的问卷并让学生开展调查,通过调查,学生的情感会产生一定变化。书本上的知识得来很轻松,但当学生真正自己去农村和城市调查城乡人口迁移的利弊时,会得到书本上获取不到的东西。城市化的过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經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到城市谋生。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得农村进一步衰败,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在固守家乡。而城市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治安、污染、交通、住房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学生获悉相关知识后,就会深入思考,就会有所启发,最终启迪智慧。

2.4  在地理教师身上培育人文精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精神面貌、学识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要想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地理教师就要具有人文精神。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是怎样的人?应该有知识的沉淀,有仁爱之心,有绝对的耐心,有广博的胸怀,有赤诚的态度,有自我的尊严。在现今应试教育理念仍然大行其道的情形下,分数和升学率依然是教师无法跨越的障碍,也是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阻碍。地理教师可以在规则之下努力实现自己对教育的追求,培育人文精神,并在教学中影响学生。

教师要回归育人的天职。在现有的高考评价机制下,试题也加大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体现出高考对教学由知识转向素养的导向。教师应该及时适应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毕竟教育出只会做试题而没有情感的机器不是教师的成功,而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成功应该是培育出一批有责任担当、有自我尊严、有独立人格、有理想抱负、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修养,更广泛地阅读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提升思维能力,扩展知识面,提高人文修养,以便更好地应对职业要求和培育人文精神。

3  结束语

地理知识中具有较多的人文精神,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人地协调观、家国情怀、自主、自信、责任担当、科学精神以及文化理解力。在地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地理教师需要在专业发展、教学设计、教学和研学等方面不断努力,以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融入人文精神的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把学习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联系起来,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和意识到人性的尊严,从而培育出一批批既有知识又有审美、道德,全面发展的独立生命体。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素质教育的提出、内涵、发展及其实施环境[J].人民教育,2021(11):48-56.

[2] 王民,韩琦,蔚东英,等.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标准研究(连载一)“人地协调观”水平划分标准及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1):22-25.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A/OL].(2020-06-03)[2021-05-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006/t20200603_462199.html.

[4]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A/OL].(2016-12-19)[2021-05-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作者:刘林,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学科教学;梁保平,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遥感、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541006)。

猜你喜欢
研学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