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瑞气捆住的圌山

2022-06-24 20:38吴雷
金山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明东乡酒席

吴雷

镇江城东36公里处,有座雄峙于长江之滨的山脉,形似巨龙欲飞,这就是圌山。圌有两个读音,分别念chuí和chuán。念chuí的时候,就特指这座山。传说,圌山原名瑞山,2000年前,秦始皇东巡,路过此处,见此山临江而立,雄秀奇险,紫气升腾,颇有王者风范,心中大惊,认为此处有龙脉,如不铲除,日后必出豪杰,对自己的江山不利。可是山体如此巨大,铲平谈何容易?于是,在谋士的建议下,下令给瑞山改名——去掉“瑞”字的“王”旁,加一个“囗”把“耑”框起来,于是就成了“圌山”。同时,又命人在山脚下,围着山挖了一条河,取名“捆山河”,希望以此彻底破掉王气。千百年来,圌山果然没有出过皇帝,但这方土地却物产丰饶,人杰地灵,秦始皇一心要铲除的“瑞气”,恰恰似乎被那“囗”和那條捆山河给捆住了。

圌山高208米,沿江绵延数里,顶峰有座报恩塔,是航行者从吴淞口溯江而上,到达圌山江面所见到的第一座宝塔,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史料记载,报恩塔始建于明朝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由吏部郎中陈观阳集资兴建。陈观阳出生丹徒,年少丧父,家境贫寒,在乡亲们的哺育庇护下,历经艰险,最终功成名就。为了报答家乡父老,陈观阳将毕生俸禄贡献出来,在圌山顶上筹建宝塔,取名“报恩塔”。报恩塔也叫“万人塔”,据说当年建塔正逢一年一度的黄明节,为了让报恩塔早日建成,登山的人们主动将砖木搬运上山,众志成城。

这里提到了“黄明节”。这个节日很特别,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发现第二个城市或地区有这个节日习俗,它是镇江东乡地区所独有的民俗活动。黄明节在清明节的第二天,这一天东乡地区会有声势浩大的庙会集市。密密麻麻的摊点从大路镇老街一个接着一个,绵延几公里,一直排到圌山脚下。集市上人山人海,买卖兴隆,成交量相当可观。山脚下著名的千年古刹——绍隆禅寺更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绍隆禅寺初建于唐朝宝历年间(公元825年),后几经损毁,又几度重建,清康熙朝时,成为金山下院,金山寺高僧圆寂后,均在此安葬建塔,鼎盛时灵骨塔多达300多座。据说绍隆禅寺菩萨灵验,所以黄明节古寺参拜是当地百姓的重要活动。

节日中另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爬圌山。“黄明登圌山,瑞气保平安”“黄明登圌山,腿脚不发酸”“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好日子”,都是当地流传甚广的歌谣。节日当天,数以十万计的人们扶老携幼登爬圌山。从远处看,山脊上的登山人群,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蔚为壮观。而居住在圌山脚下的人家,节日那天,都要操办流水酒席,招待前来游玩的亲朋好友。吃酒席的朋友越多,主人就越有面子,所以在黄明节办上几十桌酒席,是司空见惯的事。

黄明节,东乡人过得热闹,但它到底是怎样的来历,有什么渊源呢?许多人都想研究个明白,但遗憾的是,根本查不到书面资料,当地老人也不知晓。有学者提出“黄明节属于‘大清明’概念”,笔者觉得有一定道理。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从先秦开始逐步发展,它先后融合了三月三的上巳节和寒食节,是一个“大清明”的概念。所以,清明节后一天的黄明节也应该归属在这个范围内。清明节是返乡扫墓,祭奠故人;第二天黄明节则是上山给逝者祈福,以保佑阳间的平安。这就是为什么黄明节一定要爬圌山的缘故。

黄明节被东乡人所接纳、传承数百年,形成了完整的民俗习惯,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一地方的独特民俗,2008年,它被列入镇江市非遗保护名录。近年来,新区政府更是将它作为全域旅游规划中的重点节庆活动来打造,增添了多种时代元素,将黄明节升级成为“圌山黄明旅游文化节”,推出“登山祈福、东乡美食、踏青赏花、航空观光、亲子研学、温泉养生”六大主题。而与六大主题配套的是圌山风情美食节、航空体验节、汉服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传统的黄明节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气息,吸引了更多的人群前来感受黄明节这一民俗的独特魅力。

被捆住的瑞气千百年里,就这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圌山人,创造出了一方桃花源似的幸福家园。

猜你喜欢
黄明东乡酒席
东乡五月
快乐东乡娃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Intelligence— On Human-Computer Competition from the Five-Level Theory of Cognitive Science
遏制滥办酒席之风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