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ötz眼压计对正常人眼压的检测比较

2022-06-24 22:30李明刚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2期

李明刚

摘要: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与Schiötz眼压计对正常人眼压测量结果。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两种眼压计对正常人眼压检测结果。结果:两种眼压计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非接触眼压计;  Schi tz眼压计;  正常人眼压

【中图分类号】 R7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2--01

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广泛,它有许多优点例如操作非常简单、没有交叉污染、安全快捷等。Schiötz眼压计的优点是在测量眼压>60mmHg的病例时,要比非接触式眼压计準确。为比较非接触式眼压计与Schiötz眼压计对正常人眼压测量结果的情况,现对56位正常人(112眼)眼压检测结果研究如下。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眼科门诊病人中,随机挑选56人112眼,其中女性34人68眼,男性22人44眼。年龄从21岁到60岁之间。所有被检测者的纳入标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 眼压正常。② 没有使用可能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③ 没有做角膜方面的手术。

1.2 眼压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我院采用日本产TOPCON CT-800型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需要坐位,每一位被测者均要求测量3次取平均值,把平均值作为非接触式眼压值。 在休息5 min后,要求被测者改成仰卧位,用0.4%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表麻后,用苏州六六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chiötz眼压计测量眼压值。得到两组数据后,对两组眼压值进行t检验,按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按年龄分成20到30岁组;31到40岁组;41到60岁组,结果在表1中。从表1研究发现,两种眼压计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均P>0.05)。

根据表1,对于同一被测者,有40人80眼,是非接触眼压计值<Schiötz眼压计值,占总人数71.4%;有10人20眼,是非接触眼压计值>Schiötz眼压计值,占总人数17.9%;有6例12眼,是非接触眼压计值和Schiötz眼压计值相同,占总人数10.7%。

2讨论

2.1两种眼压计的测量原理:  非接触式眼压计的测量原理是它不直接接触角膜,而是向角膜喷出一股气流,这股气流会将角膜压平一个恒定的面积。测压头包括脉冲气体释放系统、具有协调光发射器和光接受器的压平监控系统和固定注视方面的示标。气体压平角膜至直径为3.6mm时,角膜作为“反光镜”将协调光线反射入接收器的光量最多。由于角膜被气体压平的时间与眼压是成比例的,通过眼压计中的处理器换算,可以将压平时间转换成眼压值,然后眼压值再以数字格式显示出来[1]。

Schiötz眼压计测量原理是通过眼压计前端压针的质量对角膜施压,压力使角膜产生压陷深度,通过测量压陷深度间接确定眼内压,观察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即压陷深度数值),查表,换算成眼压值。

两种眼压计有不同的测压原理[1]。

2.2眼压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非接触式眼压计的影响因素较多,比如被检查者眼泪比较多;眼睛不能固定一点注视;频繁的眨眼等。Schiötz眼压计测量影响因素较少,比如被检查者需要能够固视一点不动;检查者能够正确操作;巩膜硬度对Schiötz眼压计测量值也有影响。在本次受测者中,非接触式眼压计平均眼压值<Schiötz眼压计的平均眼压值,可能是因为受测者体位不相同,非接触眼压计测量时取坐位,而Schiötz眼压计测量时取仰卧位。有学者认为坐位时眼压平均值<仰卧位时眼压值0.4~0.53 kPa[3]。

2.3临床评价  当非接触式眼压计的测量值在正常眼压值范围内,这时测得的眼压值是准确的;而在眼压升高的情况下,其测量值可能不准确;在前文提到过的影响因素,也会对测量值产生较大误差。该眼压计的明显优点是不直接接触角膜,因而减少了由于接触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角膜擦伤、局部麻醉反应和感染播散,加上其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大量人群眼压普查和局部抗青光眼治疗观察。另外,由于前表面污染而引起的感染传播也有报道,使用后宜用酒精棉签清洗干净。

Schiötz眼压计测量方法简便、易于携带,可以在任何诊室、床边,以及手术室进行应用。同时可以作为非专业眼科医生进行青光眼调查筛选以及急诊室中检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检测手段。压陷眼压测量理论认为所有眼球对外力的压陷反应相同,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例如,眼球壁的硬度和角膜的形状,可影响眼球对外力的压陷反应,从而导致测量误差。

参考文献:

[1]葛坚.临床青光眼(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09.

[2]葛坚.眼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1.

[3]李志辉.非接触式眼压计与压平眼压计的比较[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0, 14(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