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2022-06-24 23:30孙利伟黄玉影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孙利伟 黄玉影

摘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指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EBV感染机体后,因作用机制不同,会导致不同疾病的产生,临床预后也大为不同。IM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但患者长期处于免疫抑制、潜伏感染或遗传缺陷的刺激下也会并发血液、消化、神经等系统的严重症状,致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临床专业技术水平的进步,IM的诊断标准更加完善,但IM的症状、体征多样,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给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对该病在病程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药物治疗IM的研究相对较多,因发病机制不明确而研究方向主要有EBV感染机体后引起一系列免疫学变化的进展,也有学者提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下面将对国内外IM发病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来进一步对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2--01

1 EBV及流行病学

1.1 EBV

1964年,Epstein和Barr从Burkitt淋巴瘤的非洲儿童瘤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出来一种新型疱疹病毒,将其命名为EBV[1]。EBV为人类4型疱疹病毒,呈直径约150-180nm球形结构,由类核、衣壳、包膜组成。以类核为中心,可编码衣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和核心抗原(NA)等100多种蛋白;其外由衣壳包绕,为保护病毒遗传物质的有一定抗原性的蛋白质,可启动机体免疫应答;在衣壳外由包膜覆盖,EBV可通过包膜糖蛋白gp350、gp42、gH、gL和gB识别感染靶细胞上的受体[2]。EBV基因组编码的蛋白主要包括EBV核心抗原;潜伏膜蛋白及 BARTs、BHRF1;EBER1、EBER2[3]。EBV为线性双链DNA病毒γ亚科,其亲淋巴细胞性和亲上皮细胞性致疾病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4]。

1.2 IM流行病学

EBV人群普遍易感。EBV初次感染年龄在发展中国家以2~6岁儿童多见,此阶段临床症状较少;发达国家以15-24岁为主,此阶段咽痛症状较多[1]。全球90%以上的成人会感染EBV。而在儿童期、青春期和青年期,则30%~50%原发性感染表现为IM。性别差异不大。IM各地均有发生,全年均有发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以唾液传播为主,如接吻、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血液和性途径传播,一旦感染,会终生携带该病毒[1]。

2 发病机制

IM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免疫学因素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也有学者提出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或为引起IM多种机制中的一种[6],尚需进一步证实。IM由EBV感染引起,探讨其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人体免疫系统在受到病原体感染后,会产生相应的固有免疫应答与获得性免疫应答。后者根据参与机体应答反应的细胞种类和机制不同,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由免疫细胞通过分工,清除相应的病原体,以保护机体[7]。

2.1 环境因素

人体因冬季阳光照射不足而缺乏维生素D,其增强树突状抗原呈递细胞免疫耐受的作用会减弱,这便增加了发生IM的易感性。另外,因EBV在患者唾液中存活时间长,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来降低EBV的感染率,从而减少IM的发生。环境影响因素为研究IM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2  EBV获得性免疫应答

获得性免疫应答指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抗原特异性 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发生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根据参与机体应答反应的细胞种类和机制的不同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IM患儿的细胞免疫应答作用较强。EBV作用于机体后,会出现免疫功能紊乱[4]。

B细胞对EBV抗原的反应时间存在差异。在IM急性感染期,EBV-VCA、EBV-EA抗原常检测为阳性,EBNA-1抗体通常在IM患者康复后才出现,临床诊断中,可依据这些抗原抗体检测指标判断是否为急性期感染。EBV-VCA、EBV-EA抗原可激活T淋巴细胞、NK细胞,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使受感染的B淋巴细胞被清除[3]。B细胞的免疫失调可抑制 EBV 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导致 EBV病毒载量增加及其抗原特异性 CD8+T细胞的激活失控 。

2.3 遗传因素

李巧[3]根据EBV阳性霍奇金淋巴瘤和HLA-Ⅰ类分子基因的多态性存在明显关系推测,EBV感染所致IM可能与此相关。在遗传性研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I类分子基因多态性与IM发生的关联性研究和同卵双胞胎均患IM的比例高于异卵双胞胎的调查,证实了IM具有遗传易感性[4]。笔者认为,该现象也可能为家庭环境因素造成,即与EBV感染者接触时间长短,共同生活相关,遗传因素在IM中是否起一定作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去证实。

3 小结

EBV感染引起机体的淋巴组织增生。通过EBV表面的膜糖蛋白gp350/220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受体CD35/CD21结合后,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到被感染的B淋巴细胞中不断增殖,使EBV长期潜伏在人体中。但随着受感染B淋巴细胞被某些诱导因子激活后,其细胞膜表面发生抗原性变化,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刺激CD4+T淋巴细胞产生辅助性T细胞(Th)型细胞因子,激活NK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CTL。

为此,研究IM患儿的免疫学因素,探讨更加具体的免疫学机制,能够更好的为该病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因大多数IM患儿临床表现存在个體差异,为此,探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在该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也非常有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叶东梅,张志伟,刘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理分期与鉴别诊断[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9,48(05):421-424.

[2] 髙雅.7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昆明:昆明医科大学,2020.

[3]郭丹,陈兵.EB病毒感染相关血液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8,31(03):231-235.

[4] 夏玉雪,方峻. 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9,36(6):371-374.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GNSS-PPP算法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铜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RNA结合蛋白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CHI3L1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