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2022-06-24 10:20栗劲松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疆

栗劲松

摘 要: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大多是高职院校为贯彻国家高职教育政策、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伙伴,校企合作的深度与稳定性是影响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适应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从新疆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索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校企的深度合作,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6.006

高职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部门,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新疆劳动力市场技术技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等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新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新疆产业发展趋势与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作用,通过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研究,提高校企一体化合作深度,提高新疆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提升高等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效能,为提高新疆产业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1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运行中企业动力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企业虽然意识到了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中去,校企合作基本处于浅层次合作水平。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第二,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源泉来源于利润,但高职院校的软硬件条件不能即刻为企业带来可见的价值,直接导致企业并没有把参与高职教育作为企业发展的必须,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与目的很难实现,影响了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第三,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受益者主要是院校和学生,多数企业没能直接受益,也造成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不高。

第四,新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品牌影响力低、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对人才吸纳的能力相对有限。

1.2 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能力不强

第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新疆产业人才需求有差距。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区域产业、高职岗位群不相适应,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和师资能力较弱,服务企业的能力较弱,如企业需要具备复合型知识、专业技能强、熟悉市场规律的教师参与企业升级、企业技术攻关,而高职院校的实力却不能达到。

第三,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设定的实习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并顺利毕业,而没有把到企业参加实习作为自身实践技能提高、了解就业市场的实践阶段,造成高职院校在人才供给上出现能力不强的情况。

第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生源的质量,就目前新疆高职院校招生来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1.3 校企合作评价机制评价标准缺失

近年来,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以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质量的新时期,但总体质量仍然不高,主要是新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机制中评价标准的欠缺。

一是在评价指标的设计中重合作数量而轻合作质量,对校企合作成果的评价更多地强调了合作的次数、培训的人数等量化指标,而对合作項目是否取得重要成果或成效,是否切实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是否提升了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实力等体现合作质量方面的指标涉及的比较少。

二是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中重合作的短期效果而轻合作的长远影响。对校企合作是否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否提升了学生与教师的素质,是否促进企业获得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是否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指标体现不足。

2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归因分析

2.1 政策的可实施性

政府具有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但是未能细化到具体行动步骤,没有出台可操作层面的校企合作实施细则,未明确校企合作中各主体方应该承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校企合作缺乏统一管理,没有设置分工细致的相关管理机构,是校企合作的部分行为存在“各显神通”状态的重要因素,出现了教育资源缺乏与教育资源浪费同时出现的状况,影响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整体效益。另外,管理权与财权相分离也是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之一,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有事权而无财权,很难有效发挥经济在校企合作中的激励作用和扶持力度。

2.2 企业的重视性

第一,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校企合作纳入推动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力量,校企合作在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方面欠缺。

第二,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很难融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第三,企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组织,而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是充当配角,主体地位缺失,无法实现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3 高职院校的适应性

目前,新疆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服务、专业建设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部分南疆地区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远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在动力不强。有些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是为了应付外在要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检查,或是建立表面上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由于高职院校提高质量的内在动力激发。另外,高职院校过分要求企业投入,而不考虑自身对企业投入的配套。往往是院校单方面要求企业将就高职院校,而不是主动适应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产生矛盾。最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没有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很难为企业提供达到企业要求的毕业生,造成一面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岗位,一面企业又为招不到工而发愁的局面,从而错失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3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期有效运行不是某个院校或企业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新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增加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增加企业校企合作动力的长效机制。

3.1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要为校企合作机制运行创设更好地基础和环境

3.1.1 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对企业的选择

校企合作伙伴的好坏,是决定校企双方长期有效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当根据各自的合作内容、合作目标和资源配置,选择能从根本上弥补自身不足,发挥合作优势的合作对象。高职院校对企业的选择应当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拥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热心教育事业,能提供良好的合作条件的企业。

3.1.2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质量管理水平

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企业校企合作的动力之一,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提高人才质量管理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构建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教学过程的长效机制。立足校企双方需求,在双方互惠、共赢的基本原则指导下,一方面高职院校立足将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强化科研技术结果及时向企业扩散、转移和消化,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以此吸引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围绕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及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整,切实提高与行业、企业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动手能力,形成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和氛围,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的格局。

3.1.3 创建校企共建共享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以“共建、共管、共赢”为合作的原则,能较好地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目前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是高职院校提供场地、行业或企业提供先进设备、技术,校企双方共建管理制度,以企业的真实生产为基础,组织学生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二是高职院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完全融入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深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

3.2.1 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

政府积极宣传校企合作,促进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政府在宣传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信心,把企业的发展规划、人才计划、项目计划与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互融互通,为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 发展校企合作集团化模式

高職院校集团化模式是由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企业共同参与形成的一个集团,集团化成员单位共同制定统一的章程,明确集团成员各个单位的权利和义务。高职教育集团的工作机构为常务理事会。集团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高职院校集团化模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把企业的发展目标与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形成校企双方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该集团中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教室合一、学生与生产者合一、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发展校企合作集团化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机制的长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3.2.3 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适应度,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指导实习实训人员应具备的要素,做好企业实习指导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企业实习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要素主要包括:

(1)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包括基本表现和职业素养两部分。

(2)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知识技能更新能力、职业指导能力和综合能力。

(3)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包括实践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二是明确岗位实习要素,把岗位实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岗位实习要素主要包括:

(1)岗位的基本条件。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是指实习岗位的工作时间、工作量、岗位规范和指导教师。

(2)岗位契合度是确保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关键因素。

(3)岗位的工作内容主要指工作的现代化、技术性和专业素养。

3.2.4 校企双向介入、人员互动共建教学团队

一方面,高职院校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业务行家、管理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切实落实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或在企业现场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创造条件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行业、企业参加顶岗实践,从事企业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推进职业院校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3 加大宏观调控

3.3.1 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新疆高职教育健康有效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政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调控作用。政府应通过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的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校企合作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对高职院校在政策给予支持、舆论给予引导,以保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生源和企业人才的引入规模。

3.3.2 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了保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政府可以制定对参加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其次按照人才培养的成效和满意度完善考核办法,对企业进行考核,保证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3.3.3 提高技术技能证书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

用人单位将学历证书与技术技能证书同时作为岗位应聘应具备的证书,按照不同的岗位进行持证上岗。用人单位构建用人制度要求优先录用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推进策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软件可视化分析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2).

[2]张虹.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机制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2).

[3]朱秀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0,(09).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新疆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