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与第三次分配

2022-06-24 19:12戴季容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6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

戴季容

摘 要: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贫富差距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具有历史暂时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贫富差距问题是多维度的,第三次分配则可以在前两次分配力所不能及的空白领域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进入新时代,我国对于共同富裕社会的建设应当参考现实国情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五位一体”建设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尤其要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贫富差距;第三次分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6.071

1 第三次分配与贫富差距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将会有两个阶段,前者是社会主义阶段。受限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不得不面对分配阶段所出现的不平等,以及其后必然的贫富差距。马克思指出:“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未改变我国社会主義所处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而,虽然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告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就目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贫富差距问题仍然将长期客观存在。

贫富差距问题直观地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分配阶段,该阶段中分配存在三种类型。第一次分配依靠市场机制,基于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价值交换;第二次分配依靠政府机制,用财税手段保障公共福利;第三次分配则依靠社会机制,人们由于道德力量自发地进行财富转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其背后蕴含的是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是人民道德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前高涨,所以第三次分配在分配体系里逐渐扮演起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在各类天灾人祸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脱贫攻坚和其他社会事件中也不断得到验证。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除揭示了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和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的贫困本源,也指出了贫困并不限于物质贫困,也包括身体、精神、心理和人格、工作及生存生活环境等全方位的、多维的贫困。贫富差距问题也存在同样的多维性:贫富差距并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差距,也包含生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参与状态、社会环境状态和自我价值实现状态等多维度的差距。然而,有限救济理念和适度保障理论都指出,政府对特殊群体的救济责任是有限的,社会保障水平在适度的范围内运行会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增大不必要的财政负担、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第一次分配存在固有差距的基础上,第二次分配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三次分配则可以在前两次分配力所不能及的空白领域为缩小贫富差距做出贡献。

首先,第三次分配直观地协调了社会收入的分配。社会组织、企业以及个人,自愿将财富的一部分转移给低收入群体或者投入基金会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毫无疑问地有助于贫富差距的缩小。其次,第三次分配间接地协调了不同区域、部门的发展。财富的转移进入和慈善公益事业的帮扶,都有利于落后区域、落后部门发展速度的提升,进而使这些区域和部门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使其与先进区域和部门的差距缩小。最后,第三次分配还有助于经济层面以外差距的缩小。正如前文所提及,贫富差距并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差距,也包含生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参与状态、社会环境状态和自我价值实现状态等多维度的差距,这些差距并非市场或政府所能解决的问题,第三次分配却可以通过对应的志愿服务来进行扶助。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缩小贫富差距,主要就是要解决贫困问题,帮助相对贫困的人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唯物辩证法,指出贫困问题是复杂多维的,源于阶级方面,也源于制度方面;有其物质诱因,也有其心理诱因;涉及贫困个体,也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关于扶助相对贫困群体、缩小贫富差距,马克思曾提到两个与之相关的重要理念:第一,发展生产力是首要的,且共同富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第二,贫困问题是资本主义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的暂时性。

2.1 生产力与共同富裕

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贫困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的必由之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实现的生产力增长远超历史过往,使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业经济得到发展,城镇兴然。毫无疑问,无关社会形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客观规律,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决定了能否消除贫困、能否减缓贫富差距。我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生产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的现实选择。

共同富裕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马克思曾指出:“工人群众自己应当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当他们已经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社会的个人的需要将成为必要劳动时间的尺度,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的这段话意味深厚。首先,剩余劳动应作用于个体生产力的提升,推论之,社会剩余价值应帮助个体提升其劳动力;其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活动的目的,这指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的;最后,共同富裕和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促进,一方面共同富裕使社会发展顺应需求,故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发达的生产力可以不断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给予缩小贫富差距源源不绝的动力。32F1D06A-6B5D-4F53-A4C2-DD782FEDDF88

2.2 贫困问题与贫富差距的历史暂时性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决定论,唯物史观突出地强调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作用,即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从历史必然性来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变革的时代终将到来。贫困问题是资本主义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贫富差距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都具有历史暂时性。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距离高级阶段仍存在相当差距,收入不均等、贫富差距等现象无法完全避免。

我国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蒙难,文明蒙羞,人民蒙辱,经历了极为艰难困苦的经济低迷与停滞。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跨越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改革开放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目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国家,因而中国的经济问题既有生产力方面的原因,也有结构方面的原因,贫困问题与贫富差距问题维度繁多、层次复杂。但是,必须认识到物质是永恒运动的、社会是发展不息的,资本主义造就的贫困问题与贫富差距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自我否定,克服、跨越它们将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

3 结论与建议

进入新时代,我国对于共同富裕社会的建设不能脱离现实,必须实事求是地依据现实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把握贫富差距的主要成因、发展机理与解决方法,让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落到实处。

首先,新时代我国的第三次分配实践,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目标与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历史新方位;党的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踏上了新征程。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贫富差距仍然客观存在并且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不平衡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第三次分配中的慈善事業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差距、平衡社会矛盾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第三次分配,一方面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和政策引导,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另一方面,也应当处理好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增强慈善组织的筹资能力,提高其公信力。

其次,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致力于“五位一体”建设。正是因为贫富差距不仅包含物质经济差距,还包含生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参与状态、社会环境状态和自我价值实现状态等多维度的差距,所以在共同富裕的建设上,应当综合物质收入的提高、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文化艺术的推广、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第三次分配中的慈善捐助和其他财富转移可以直接地提高物质收入,而教育系统和产业发展的对口帮扶,则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间接地、代际地提高物质收入;同时,第三次分配中的专项基金和其他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地丰富人们精神文明建设,缩小心理健康状态、社会参与状态、社会环境状态上存在的贫富差距。

再次,新时代我国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实现全体人民参与社会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一必须加强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探索,将其置于更具前瞻性和思想性的高度,跨学科地、具有前沿性地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探讨,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第二,必须加强对第三次分配的政策分析和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对于慈善法和税法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建立完善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机制;第三,要大力推进第三次分配的实践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机制,逐渐形成有效的政策和体制,“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后,务必在肯定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同时,认识第三次分配作用的限度,它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且只应当是补充作用。应当避免再分配以行政之手错配至第三次分配,引致能力与合法性问题,进而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受损;也要避免第三次分配盖过前两次分配,试图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涵盖过多、包揽过剩,进而导致资源的错配。三次分配必须协同作用,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厉以宁.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李周.社会扶贫的经验、问题与进路[J].求索,2016,(11):4145.

[4]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伯特兰·罗素.权威与个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2F1D06A-6B5D-4F53-A4C2-DD782FEDDF88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思想的思考
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