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数学学习“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索

2022-06-24 00: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长方体双减苹果

江 敏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第七中心小学 350007)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再发现、再创造”的必要性

“双减”政策的提出使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满足于目前的教学现状,使教学不能切实地围绕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效率和教学有效性受到了影响.目前,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还没有彻底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学目标的转换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延续着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形态,进而导致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课堂的问题也不能够完全围绕学生来展开,因而高效教学受到了影响.所以,新课程的改革必须要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展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其二,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结合教育形式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创新,所以教学观点和教学理念还比较老旧,不符合当前社会背景下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不具备长远发展的优势.其三,教学效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构建又受到了减负条件的制约,所以高效课堂不同于以往的构建策略,要在当前的现状下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制定高效的、创新性的策略达到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目标.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再发现、再创造”的策略

2.1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凸显教学内容重难点

信息技术的优势是让学习对象形象具体化,可以或动或静,也能有声有色.适时地使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解决教师难讲透、学生难听懂的知识点,使用信息技术一目了然,高效直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长、正方体的拼搭问题》是一节拓展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去观察发现拼接前后有关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教学中,我们研究两个相同的小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课堂上,教师会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体按要求进行拼摆,从而去发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然而,在拼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部分学生目的不明确,观察不到位,抓不住重点,致使操作活动以失败告终.而通过信息技术演示进行总结和提升,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多媒体课件中,笔者将长方体的大、中、小面分别涂上三种不同的颜色,这样学生观察物体时目标就明确了,表达问题时也简单了.在动态演示过程中,两个面的重合过程(小面重合、大面重合、中面重合)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的重合过程也会很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不管怎样拼,体积都不变;无论是哪两个面重合都会减少相应的两个面的面积,但不同的拼法减少的面积是不一样的,重叠的面越大,减少的面积就越大,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多媒体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清晰地、直观地去观察,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

2.2 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再创造”提供平台

2.2.1 课前精准把握,导入教学内容

课前导入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开端,能够在3-5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数学课堂的课前导入伴有情景、音乐、画面、视频等可以吸引学生眼球的元素,再加上制作效果可以使数学课堂的课前导入条理更加清晰、内容重点鲜明、逻辑层次紧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是实现思维可视化教学的关键途径.以《三角形》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先借助“金字塔”视频进行导入,三角形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埃及金字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以此话题为切入点,然后设计问题情境:如假定学生为埃及金字塔的设计师,让学生去探究什么类型的三角形才是最为坚固的?可以在饱经时代的风霜而屹立不倒.学生可以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发言,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辩驳.如此一来,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显著提升,并和教师、同学的互动下思维、探究能力得以发展.

2.2.2 课中精心设计,搞好教学环节

在课中可以精巧的设置教学环节,缓解学生疲倦的心灵,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度思考.对此,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并结合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和生活趣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思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具有可视化思维的短视频动画,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课程内容的时候,可以制作一个问题情境的微视频动画.在动画中,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学校、家、图书馆,在地图上它们的位置顺时针排布刚好成一个正三角形.问题由一只可爱的狐狸提出:“我想从家出发去学校,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呢?”看到这,学生也同时陷入思考,纷纷拿出笔按照地图上的位置计算起来.这时可以停下视频的播放,等大多数学生基本计算出答案后再继续播放.狐狸妈妈回答说:“你应该向南偏东30°的方向走.”然后播放出狐狸妈妈为什么这么说的原因,即整个思维过程的展示.这样,学生在听完视频后会更容易明白这个思维过程,从而达到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目的.

2.2.3 课后有的放矢,进行作业设计

课后练习是强化学生知识基础的有效方式.但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课后的作业设计也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要具有针对性,明确练习的主要目标,减少不必要的题目练习,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条件下达到更为高效的练习.例如在学习了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之后,我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实践作业:测量铅笔、数学书、课桌桌面的长度以及家里餐桌、床的长度;在进行了“长度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我布置这样的作业:量出你的卧室、餐厅、教室的周长,将合适的单位运用到家庭中常见的物体中,使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去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数学知识有所掌握,能够熟练去计算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周长;在对《认识时间》进行教学后,我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去手工做一个钟表的模型,然后让他们回家跟家长们一同进行一个“你说我拨”的学习游戏,并要求家长陪孩子一起制作作息时间表,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能够自己去从游戏当中理解跟时间有关的知识.由此不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能让其进一步增强数学原理探究精神.

2.3 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思维“再创造”

2.3.1 重视联想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联想训练从中高年级表现得尤为重要.从五年级下册的《因数与倍数》开始逐步到分数、百分数、比综合起来去分析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例如,中年级出现的倍数关系“苹果是梨的3倍”,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关系去进行联想训练,让学生说出梨是一倍数,苹果是三倍数,苹果和梨一共是四倍数,它们相差两倍;梨×3=苹果,苹果÷3=梨,(苹果+梨)÷(3+1)=梨,(苹果-梨)÷(4-1)=梨等等训练之后在进行补条件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只有把关系句理解透彻了才能正确去分析题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补充梨的数量来求苹果的,也可以补充苹果的数量来求梨的,还可以补充苹果和梨一共的数量来求梨或者是苹果的,还可以补充梨和苹果相差的来求梨和苹果的,这是最简单的倍数关系句的训练,由此使得学生学以致用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优化提升.

2.3.2 结合现实生活,提倡实践教学

数学知识不仅富有挑战性,同时具有现实意义,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大多服务于生活,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推理、猜测和验证,教师应该注重联系生活,以生活化的呈现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较强,只要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探索,不过数学知识往往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够融入生活化元素,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内容,就会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学数学五年级《折线统计图》,教师给出如表1一份数据是北京市2020年6月1日至6月8日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治愈人数,同时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分析以下数据应用哪种统计图,能够直观展现出确诊与治愈人数的变化?哪天的确诊人数最少,治愈人数最多呢?后续疫情会出现哪些明显的变化?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背景材料,让教学变得更加鲜活形象,同时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实现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的过程,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表1 2020年北京市6月1日至6月8日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新增治愈人数统计表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压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采取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再发现,再创造”提供良好的学习情景.而在“双减”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需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进行优化,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基础的教学,进而为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长方体双减苹果
拆拼长方体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拆拼长方体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抓不变量巧解题
收获苹果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