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2022-06-25 22:36彭莉贺铭李小洁梁蕾蕾范彪
科技资讯 2022年13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法实验教学

彭莉 贺铭 李小洁 梁蕾蕾 范彪

摘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在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冠疫情下,高校实验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该文采用对比研究法,在一年级本科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索传统教学法和“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证明:“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获得更高的学生喜爱度,学习效果更佳,同时还能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促进师生交流。“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适合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传统教学法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R-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7(a)-0000-00

Practice of "Internet +"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Taking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experiment as Example

PENG Li  HE Ming  LI Xiaojie  LIANG Leilei  FAN Biao*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Province,650500 China)

Abstract:《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experimental course tha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in medical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VID-19 epidemic,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has encountered new challenges. This paper adopt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Internet +"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first grade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Internet +"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has gained higher interest among students and better learn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update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omote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et +"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is suitable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ternet +"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前沿课程,它为医学各学科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正常或病理状态时人体结构与功能乃至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对推动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其知识点费解、知识体系隐晦,历年来都是医学生倍感头疼的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与理论相辅相成,不但能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将有助于提升整体医学教育水平。“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该教研室在实验教学方法、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该时代的教学常态是线下结合线上。新冠疫情下开展的线上教学虽是应急之举,但实质上也开启了新时代的教学形态变革。“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是把传统课堂学习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它运用于该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减少了实验课堂学时又提高了实验课质量。同时,聚力“互联网+”医学教育的数字化创新发展,推动传统课堂教学迈向数字教学与移动学习的新阶段,既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又是建设“高水平、双一流”医科大学的需要。该文主要采用对比研究法,探索“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简称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生化实验教学现状

该校生化实验是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包括护理、助产、临床、卫检、影像、口腔、药学、麻醉、全科、运动康复等众多专业,按专业分为两个模块分别于1学年的上、下两学期进行课程学习。该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时开展,实验课程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延伸,更是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思维的重要环节。紧扣理论课程内容,为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该院每学期开展7个生化实验,包括6个基础性实验(蛋白质含量测定、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血红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质粒DNA提取和酶切、PCR扩增G6PD基因外显子11-12片段)和1个综合性实验(血清蛋白的盐析及清蛋白/球蛋白的测定)。生化实验教学为小班授课,每班学生25人左右,配备1名专业带教老师。传统教学法如表1所示: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但缺乏预习评价标准;课中各种教学困难涌现:一是理论知识抽象、复杂,学生上课吸收难;二是实验过程涉及多种高精仪器和复杂技术,学生课上操作难;三是医学生课程多、任务重,实验课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实践体验难,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四是实验室教學资源不足,有限的实验室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教学班级的需要,限制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课后缺乏知识巩固和师生交流,并且实验成绩评价体系单一。针对这些问题,该教研室经过调研和学习,制定出如表2所示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并在2020级部分本科医学生生化实验教学中进行应用和探索。

2“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在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该校2020级本科医学生中,选取综合情况相当的6个班级(专业涉及临床、临药、预防、全科、药学、麻醉和影像),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班级采用表1所示的传统教学法(简称传统法)进行实验教学;实验组的班级采用表2所示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简称混合法)进行实验教学。实验内容为1个基础性实验:血红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1个综合性实验:血清蛋白的盐析及清蛋白/球蛋白的测定。结合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对比两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2.1 课前预习有保障

传统法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的预习,但实际上有多少学生预习,预习效果如何,上课前教师是无从知晓的。而混合法中,教师在“对分易”平台创建班群,组织各班学生实名制加入。并在上课前一周上传预习资料,包括课件、提前录制的精密仪器使用微视频、针对难点解析的优质网络资源等。预习时间控制在15 min以内。教师可利用平台微信消息功能通知所在班级学生,并在浏览记录和下载记录中查看每位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可以在手机或者电脑上利用碎片化时间自行安排完成预习任务,如果遇到困惑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平台发送微信消息给老师。“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既能灵活、高效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促进师生交流互动;还能助力教师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大部分学生共同的疑惑。

2.2 课中专注有质量

与传统法相比,混合法具有如下优点:(1)用实际病例或相关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导入实验教学内容,一方面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与课堂实验相结合,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扩展了知识容量;另一方面,相关实验技术最新研究进展的引入,可以帮助医学生更新知识结构,做到与时俱进。(2)教师用“雨课堂”发布课堂签到,并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参与感,教师授课的同时,学生也能在手机上同步观看课件,并在不懂的地方标记,教师端能够及时查看学生标记并视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或单独辅导。这种方式能帮助一些腼腆的学生化解当面找老师请教问题的尴尬。(3)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借助“对分易”平台督促学生做好充分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通过微视频提前浏览了精密仪器的使用,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课堂上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练习实验操作。这种情况下,教师能够集中精力拓展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分析学生的错误操作,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限的实验室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教学班级的矛盾。

运用对比研究法,我们发现,针对相同实验内容,不论是基础性实验还是综合性实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班级(简称传统班)思考题的正确率显著低于采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的班级(简称混合班),结果如图1所示。为了排除个别班级差异,同一实验内容我们在6个不同专业的班级进行了应用探索。此外,还进一步探究了同一班级,针对难度相当的不同实验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法和混合法进行实验教学,并统计学生的思考题正确率,结果如图2所示:同一班级,针对不同实验内容,传统法的思考题正确率显著低于混合法的思考题正确率。综上所述,混合法实验教学确实提高了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针对这3个班级学生,通过“对分易”平台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2份,结果如表3所示:与传统法相比,混合法更能收获学生的喜爱,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积极和专注,更有助于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2.3 课后反馈促交流

2.3.1 完善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传统法中,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平时实验报告和最终实验考试成绩构成。评价体系单一,既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容易造成实验报告抄袭现象。而混合法中,学生的实验成绩=出勤率(10 %)+课堂表现(30 %)+实验报告(40 %)+思考题(20 %)+奖励性加分(≤10分)。这种过程性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混合法的实验成绩中,课堂表现所占比重较高,可以促进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和学习积极性。此外,如果学生能够在掌握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想法或进行实验设计,教师还可以额外给予不超过10分的附加分值,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

2.3.2 温暖活跃的师生交流

混合法给师生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课前:借助“对分易”,教师能够查看学生的预习痕迹,学生可以及时反馈问题;课中:借助“雨课堂”,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及时标记并上传费解的知识点,教师能够及时做出反馈;“雨课堂”的随机签到、随堂测试、抢红包等功能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参与感;课后:借助“对分易”发放调查问卷,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增加了师生亲密度,讓实验教学变得有温度。

3 结语

该文介绍的“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法主要应用“对分易”和“雨课堂”平台,同时借助带教老师自己拍摄并用网络编辑软件制作的实验仪器使用微视频,将这些互联网技术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程辅助实验教学,两个平台相互结合能自动记录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出勤率、随堂测试、课后作业以及调查问卷,并通过Excel和Word导出,做到有据可依。与传统法相比,混合法收获了学生更多的喜爱度和更好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也显著提高。教师在整合、制作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更新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内涵。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喧宾夺主。教师不能过多追求教学方式的花哨而忽略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投注主要精力的地方。知识在更新、技术在发展,要求每一位教师与时俱进,与学生共成长。

2020年初,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高校教学秩序的冲击,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的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停课不停教与学”。此后,全国高校采用网络教学模式,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这是机遇,也是挑战。有一点不容忽视,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和历练,也是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契机。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力从学生、教师和课程三个角度全面提高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华娟,秦宜德.新医学模式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9): 210-212.

[2] 姜立,马文丽,李晋,等.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38(11):1010-1012.

[3] 陈丽艳,全吉淑,柳明洙.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 2019,21(4):318-320.

[4] 钟丹,申晓冬,高敏,等.云班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生命的化学,2021,41(7):1536-1541.

[5] 贺铭,彭莉,童淑芬,等.构建基于雨课堂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J]. 教育现代化,2019,6(52):215-216.

[6] 李小洁,唐璟,童淑芬.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 365(9):188,412.

[7] 彭凤琴,谢翌.停课不停学:疫情下的教学样态反思[J].课程教学研究,2020,100(4):65-69,77.

[8] 张丽娟,古同男,鄢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181-183.

[9] 杨璐,唐寅,魏强,等.新冠肺炎期间医学网络教育方式调查及探索[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15(2):169-172.

[10] 卫红飞,陆培信,李洪岩.“双一流”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生命的化学,2019,39(2):408-412.

[11] 罗明秀,杨程,高玉婧,等.在线学习平台辅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J].广东化工,2021,48(5):242-243.

[12] 刘国旭,余治雨.基于对分易的高校课堂信息化教学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3):41-43,46.

[13] 郭宾会,杜坤,陈云.高校研究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命的化学,2020,40(8):1424-1428.

[14] 陈明洁,谢青,刘亚丰,等.多举措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研究[J].生命的化学,2020,40(9):1629-1635.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20年教研教改项目一般课题(项目编号:2020-JY-Y-007)。

作者简介:彭莉(1992—),女,碩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结核病的分子免疫机制。

通信作者:范彪(1979—),男,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细胞自噬,E-mail:fanbiao@foxmail.com。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教学法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生物化学 临床检验基础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