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持续发展的思考

2022-06-25 22:38王庭婷杨洋徐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合肥阅读

王庭婷 杨洋 徐明

摘要: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民众需求,合肥市开启了特有的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之路。本文从城市阅读空间的兴起、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成效、建设中的不足及相关建议几个方面阐述了对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持续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阅读;合肥;城市阅读空间;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4.023

1城市阅读空间的兴起

当物质得到满足,人们会逐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精神食粮的充裕程度是衡量美好生活的标准之一。随着“全民阅读”多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阅读,作为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逐渐变成了“国家动作”。2017 年 6 月《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被审议通过;2016年6月国家出台《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要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在这一系列法规的影响下,成都、温州、北京、合肥等城市都出现了“特别”的实体书店,虽然各地给书店取的名称不一样,建设模式也不完全相同,但我们都愿意称这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为“阅读空间”。

2014年书香北京·北京阅读季首次提出“阅读空间”的概念,之后“阅读空间”便高频次出现在各类宣传媒体上。很多学者都总结过阅读空间的定义,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传统的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但凡能提供空间和书籍供读者阅读的都属于阅读空间,那“国家动作”下的服务新模式与这些传统的模式有何不同呢?为了区别,很多人将前者称为广义的阅读空间,后者称为狭义的阅读空间。本文所探讨的阅读空间属于后者。通过走访及阅读各类文献,笔者认为城市阅读空间在功能上与图书馆类似,可在规定场所免费提供书籍供人借阅、交流,被借阅的书籍一般由当地图书馆提供,更形象地说,城市阅读空间是当地中心图书馆的“分馆”。当然,这些“分馆”有他们的特点。

首先,是地理位置及服务时间,它们大多位于人流密集的地方,交通便利,有些就在设在小区或者学校门口,大大缩短民众与书籍的距离,有的阅读空间是24小时开放,从空间和时间上为民众创造更便捷的阅读环境。

其次,内部设计独具特色,区别与传统图书馆中简单的书架长桌白墙,城市阅读空间或是被精心设计过,或是利用本身的地理位置打造更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如合肥的雨花书轩,位于小湖旁边,湖上还有人工景观,读书赏景相得益彰,调研时有的读者感叹这樣的环境即便发呆也是一种享受。

再次,功能多样性。阅读空间还提供除了免费借阅以外的其他服务,如售卖图书、文具及文创产品,提供餐饮、举办读书会或各类主题活动。位于合肥三孝口的新华书店一共有六层,包含了图书、服装、餐饮、培训、电子产品等众多业态,这样的商业生态圈为读者提供了便利,也为书店创造了收益。

2合肥与城市阅读空间

合肥,不仅是“科里科气”的科技之城,还是连续两年荣登亚马逊中国“最爱阅读城市榜”榜首的书香之城。由于市、区及社区图书馆场地有限、基础设施老化,原本的阅读环境已跟不上民众的阅读需求。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民众需求,自2017年初,合肥市开始着手打造“书香合肥”,计划在公园、社区、商业街等地建设一批城市阅读空间。 2017年6月,合肥市政府颁布《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实施方案》(后称《方案》),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个左右的城市阅读空间,打造合肥市“15分钟阅读圈”。

依据建设主体地位不同,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模式分为官办民助和民办官助。官办民助是以政府行为主导的“半公益”性质公共服务,政府招标,由中标的书店与政府共同建设、运营。这种模式主要是为了发挥图书馆的公益作用,但由于要考虑书店的经营,因此称为“半公益”。民办官助是由一些运动馆、酒店、咖啡店等非书店商业与政府合作的模式,这些商业在原本的主营业务上附加公共阅读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公共阅读的推广,另一方面商业可由此聚集人气提高盈利。

根据《方案》,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大部分属于官办民助,同时,方案中也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运营。

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为动力,引入优质企业,建设“图书馆+书店”的馆店一体新格局,民众既可享受基本的阅读服务,也可以体验特色服务,在满足民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合肥市图书馆、中标企业及民众。各区政府负责选址、设计、建设等工作;市政府发挥监督作用并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合肥市图书馆负责将阅读空间纳入市图书馆联盟、配送及更换图书、业务培训、绩效考核;中标企业保障日常运营及提供图书馆服务以外的服务;民众享受服务,反馈信息。

建设:以区为主体选择社区、学校、景点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设阅读空间,利用原有物业进行资源的整合、改造,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平方米。设计装修、软硬件费用由市、区财政对半承担;图书购置费、市图书馆统一配送费由市财政承担;场租费、物业费、水电费、网络费等费用由各区承担;可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对运营和活动经费给予以奖代补,所需资金列入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专项资金。2021年1月25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于颁发了《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指南》(DB34/T 3876-2021),该指南是安徽省的地方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阅读空间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及设施设备等。

运营:合肥城市阅读空间使用“图书馆+书店”的馆店一体化模式,既可以免费看书也可以买书,凡是统一由市图书馆提供的书可在所有阅读空间通借通还。政府通过招标引入优秀企业进行管理,其中包括日常运营、设备维护、阅读推广等工作。

考核:城市阅读空间的考核采用自评和第三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第三方由公开招标确定。考核结果对外公示,并依据结果进行奖惩,连续两年不合格就会终止该阅读空间的运营。

3合肥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成效

3.1充分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

笔者走访了合肥四十二中旁的阅读空间(取名为“启明书院”),走访时间是非周末下午3点,馆内大部分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有位家长告诉笔者,她经常会提前来书房看书顺便等待孩子,虽然很早就办了市图书馆的借书证,由于时间和交通问题,一般只有周末才去,现在就很方便了,孩子和自己進书房的时间和次数比之前多了很多。笔者共走访了各区共17家阅读空间,95%的被访者都给出了类似的答案。截至2020年底,合肥市(包括四县)已建成开放城市阅读空间110个。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城市阅读空间共接待读者1895.6万人次,外借图书378.2万册次,这些数据说明了阅读已真正走进民众的生活,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充分满足了民众的阅读需求。

3.2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有助于公共图书馆集中主要精力和优势开展核心业务,促进了城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将惠民事业做到了最贴近民众的地方;为“书香合肥”的建设推波助澜。

3.3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

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是“半公益”,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在建设中,一大部分场地用于提供免费的阅读服务,小部分区域可用于图书、餐饮、文创等产品的售卖。这样的建设模式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公益性阅读全覆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展各类营销活动鼓励由社会效益吸引过来的民众参与付费项目,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

4合肥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的不足及建议

4.1重视监管

在各区县共同努力下,合肥市用三年时间开放了110个城市阅读空间,高速度的建设势必会出现各种“意外”。首先就是监管,由于短时间内要开放多所阅读空间,大部分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建设而疏于对已建设阅读空间的监管。笔者两次走访位于合肥市潜山路的凿壁偷光图书城,该图书城有两层,占地4500平方米。第一次走访的时间是法定节假日下午4点左右,两层只有2位读者,一位工作人员当值;第二次走访是周日下午1点半,但是并未开门营业。经查证,由于各种因素,该书店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内部机构正在重组。凿壁偷光图书城目前参与运营七家城市阅读空间,据合肥市文旅局2021年1月公布的《2020年度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考核结果汇总表》,该书城运营的七家家城市阅读空间排名全部靠后。合作书店原本业态的经营状况与它是否能运营好阅读空间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政府需要重视监管,除了招标前对企业进行资质考核外,在城市阅读空间运营中依旧要实行动态持续的监管。只建设不监管不仅是浪费资源,还让民众对这项公益事业产生负面情绪。

4.2完善考核机制

合肥城市阅读空间已经建立了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考核维度,目前是自评和第三方评价,而最终受益的民众却没有参与评价。建设阅读空间的目标之一是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因此民众的评价和反馈至关重要。再是考核形式,目前采用的是终结性考核,以一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过长的周期不易及时发现和纠正日常运营中发现的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首先可以考虑拓宽评价维度,通过设置线上调查、现场意见箱等反馈机制将民众的评价加入考核体系;其次,缩短考核周期,按季度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优化管理。

4.3重视品牌及形象建设

在笔者走访的17家阅读空间中,有些阅读空间风格统一,环境雅致,而有些很单调,布局混乱;除此以外,阅读空间的名字也不尽相同。经调查发现,由于出现了承建及运营分开招标的情况,也就是说建设和运营的企业是不同的,所以会造成多方面的不同步,这样的不同步就体现在功能和视觉效果上,这也就解释了内部环境差异的现象。在目前所有的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中,只有23家以“悦·书房”命名,其他并未统一。“悦·书房”是合肥市图书馆为城市阅读空间注册的名称,但实际建设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主命名,这样的做法让民众不能分辨哪些才是公益性的阅读书店。

基于以上情况,可以考虑对阅读空间进行个性装饰,不同的阅读空间用不同的主题,提升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增加人流量,尽力达到《方案》中时尚、精致的要求。《方案》中计划把“书香合肥”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既然涉及品牌建设,那名称、标识等都需要做到尽量统一,因此建议让所有的阅读空间都加上悦·书房的标识,并放置在醒目位置。

4.4全民阅读要覆盖“全民”

全民阅读应该指所有民众,显然也包括老人和有阅读障碍的人。由于视力下降,老人在读书时会选择字体大的图书刊物或者借用老花镜等进行辅助。有阅读障碍的人,比如盲人,主要是通过触觉进行阅读,由于盲文读物出版量小,所以专为盲人提供的读物较少。在现有的阅读空间中,没有专为老人和盲人提供的读物或辅助工具,全民阅读并未做到“全民”。

建议阅读空间专为特别人群提供专门的区域和辅助阅读设备,如老花镜、放大版的图书,触觉阅读读物、听觉阅读设备等,让更多特别人群享受公共福利。

4.5提升未来发展力

《方案》中明确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时间是3年,至于3年后的规划问题笔者致电过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尚未出台相关政策”。若没有政府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合作企业又不能运用好其“半公益”的性质,那阅读空间的成长必将停滞。

由此看来,政府的支持还要继续,如资金支持、减税等政策支持,但是可以逐渐弱化,重点是鼓励更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阅读空间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合作企业的运营、管理及盈利能力,最终实现自负盈亏。

5结语

从根本上来说,城市阅读空间是新的公共服务模式,是利国利民的好工程。它的发展还需要和环境进行一定的磨合,希望在政府、民众及各类社会力量的努力下,最终可以形成它特有的、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陆和建.我国民营书店融入城市阅读空间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21,(11).

[2]李祝启.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政社合作供给与运营机制创新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1,(6).

[3]李杨.全民阅读背景下城市阅读空间馆店融合发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管理与服务,2019,(2).

[4]李昊远.社会力量参与合肥市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与发展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9.

[5]石少微.合肥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6]严贝妮.城市阅读空间的构建研究——基于合肥市“悦·书房”的解析[J].图书馆建设,2018,(5).

[7]刘畅.打响“书香城市”文化品牌 提升市民家门口的幸福感[N].合肥晚报,2021-9-6.(A02).

[8]张白.图书馆与书店合作服务新模式——成都图书馆“城市阅读空间”实践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1).

[9]葛智星.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城市阅读空间的实践研究[J].图书馆,202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共享书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SK2020A0742)的研究成果;本文系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共享书店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以合肥市为例”的研究成果(202014SKA017)。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合肥阅读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