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合力的形成

2022-06-25 22:38裴生生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育合力学生成长社会教育

裴生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了更高期待。为此,学校教育开始不断做出尝试与改变,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核心素养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家长、学生及社会对于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在学生的成长中,教育从来不是独立存在于学校和课堂教学中的,而应该综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合力;学生成长

学生的成长从来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影响及社会教育,从来都不能独立存在和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专门场所应该引导家长开展积极的家庭教育、引导社会力量发挥教育作用,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各有分工

1.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实施的基础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培养上起着基础性作用。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前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思维习惯和道德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一生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成人”教育的主渠道,如果没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便难以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

2. 学校教育是学生教育实施的主体

学校教育是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高思维水平、提升认知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还担负着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作用。学校除了要开展学生德智体基本素养的教育外,还必须通过家校联系对家庭教育做出引导,同时联动各机构开展社会教育,引导家长在学生成长中引用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社会教育引导教育发展的方向

社会教育代表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学生要从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认识中找到自身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进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更加理解自身成长的意义。供学生进行社会学习的场所,包括各类以教育为目的或者可用于教育的非营利性文化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也包括工厂、商店、企业、医院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场所获得知识、获得认识,从而确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更加努力学习。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合力形成的具体措施

1.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重视

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学校教育应该培养符合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学校教育只有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社会与经济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来为学生适应未来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应该为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做好学生基本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学生基本的做人道理,使学生具备起码的道德素质。学校在教育中应该做好与各社会机构的对接,为学生提供社会教育机会,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引入社会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2. 学校要做好各个教育因素的对接与整合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有侧重,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只有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其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家庭在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淡,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也得不到重视。为此,学校必须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家庭教育发展,补足当下家庭教育的缺失。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学校应该搭建平台,让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开始认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社会需求,让学生尽快找到人生定位和追求方向。因此,做好各个教育因素的对接与整合是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

3. 学校要引导学生的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

要实现社会教育高度发展,只依靠学校很难实现。当下的社会问题是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岗位也难以找到适合的人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学校没有在个人努力方向和社会人才需求方面搭建起桥梁。对此,学校可以与社会机构或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更加明晰自身的发展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规划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联系,从而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教育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力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将现阶段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尽早联系起来,并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三、结束语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学校作为集中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渠道;社会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学生终将踏入的人生之路。如何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教育合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宣润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徑探索[J]. 考试周刊,2020(81).

[2]周小红.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创建社区教育特色[J]. 现代职业教育,2020(38).

[3]王少华.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进社区的价值[J]. 当代继续教育,2020,38(3).

猜你喜欢
教育合力学生成长社会教育
一例小学生入学适应的案例
为心灵安个家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师的“勤”与“懒”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机制研究
家校合育 共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