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自然教育新媒体宣传模式探讨

2022-06-25 11:39刘波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构建策略新媒体

摘要:自然教育是让公众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理解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林草行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开展自然教育的天然优势。林草自然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开展时间短经验不足,林草自然教育宣传推广是普及自然教育的重要途径,做好林草自然教育新媒体时代的宣传工作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详细阐述开展林草自然教育的优势,从实践活动和政策引导角度分析我国林草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我国林草自然教育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媒体宣传的特点和优势,从宣传意识、宣传体系、宣传平台和宣传产品等方面,探讨林草教育新媒体宣传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为做好新媒体时代林草自然教育的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草资源;自然教育;新媒体;宣传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111-03

一、林草自然教育的优势

(一)自然教育的内涵

自然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在他看来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顺应自然天性,依托乡村环境,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方式[1],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教育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发展到今天与卢梭理解的自然主义教育已经不全相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自然教育还未有统一的定义。目前广泛被认同的是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自然教育概念的统一界定,该界定认为自然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民众,通过教育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2]。具体来讲,自然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自然环境中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知识,以达到最终实现理解自然的目标。

自然教育从2010年起开始在我国兴起,强调自然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和教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自然教育理念是以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为基础,借鉴学习国内外环境教育相关理论,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形成的,它是一种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通过自然体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教育方式[3]。

(二)林草自然教育资源丰富

我国物种资源丰富,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主要国家之一。自然保护地具有开展自然教育的天然优势,我国自然保护地有三种类型[4]。我国林草行业拥有数量众多各级自然保护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类型丰富、功能多样。自然保护地内分布有各种天然林、天然湿地和高等植物群落,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繁衍,对于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有着重要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利用大自然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可以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然教育。

二、林草自然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依托自然保护地,开展林草自然教育实践

近年来,林草行业相关單位积极依托自然保护地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自然教育方法,陆续开展了一些类型丰富的自然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公众理解自然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自然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开展时间短经验不足,还存在很多突出问题急需解决。例如,缺乏在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的统一规划;对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功能定位不清晰;丰富的林草自然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低;开展自然教育实践的自然保护地占比较少;开展自然教育的教育力量短缺,对自然教育内涵的解释不深入,宣传效果有待提高;自然教育教材匮乏,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林草自然教育主要采取“教学+自然场所+自然体验”模式[5]。我国对自然保护地的自然教育规划、自然教育课程设计、自然教育配套设施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都存在局限性,严重制约了自然教育的发展。在自然教育初期,自然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中小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了解自然知识、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国的自然教育机构快速增长,为弥补只有远足才能获得自然教育体验的不足,相关部门开始探索在城市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我国很多城市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城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园等。

(二)强化政策引导,促进林草自然教育发展

2014年以来,一些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植物园等先后探索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2018年,这些教育基地被列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录,正式成为青少年接受自然教育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了相关通知,指出要发挥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强调了自然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中国林草自然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为自然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林草自然教育宣传现状

(一)宣传力度不足

自然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国内尚属新兴行业,从业者大多来自公益环保领域,缺乏走向公众和市场的传播经验。国内关于自然教育的宣传产品相对较少,公众自然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自然教育的内容和意义缺乏认识。由于现代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能完全理解自然教育的人数量很少。

宣传工作是普及自然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自然教育发展较快,但开展自然教育的很多场所相对偏远,导致参与自然教育的人数较少,加上宣传力度不够等,使得自然教育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目前主动宣传自然教育活动并且关注度高的平台相对较少,社会对自然教育的宣传普及度不够,对自然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诠释不清晰,公众对自然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然教育,因此公众参与自然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强[6]。

(二)宣传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主要借助传统媒体方式进行自然教育的宣传,如自然教育基地的宣传栏、显示屏、科普展牌、社会媒体和电视[1]。虽然各个自然教育示范基地都或多或少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自然教育的市场和内容推广,但在新媒体运用的深度和效果上明显不理想。以各自然教育基地为主体的自行宣传模式,由于没有统一的宣传平台,缺乏行业平台类媒体或联盟,力量分散,影响力不足。

(三)宣传内容短缺

由于林草自然教育是一个新的领域,林草自然教育机构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社会的关注度比较低,创作林草自然教育宣传作品的人员相对较少,目前的主要宣传内容大多是各自然教育基地和机构自行制作的文字报道、宣传图册,在内容制作上较为粗糙,主题单一且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策划。

四、林草教育新媒体宣传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增强自然教育宣传意识

从事林草自然教育行业的工作人员和教育人员,应主动增强自然教育宣传意识,提高新时代宣传媒体素养,将开展自然教育宣传作为重要工作,通过加大对自然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公众关注自然教育,从而实现普及自然教育知识的目的。

(二)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传播效果和传播灵活性等方面优势显著。全方位宣传自然教育理念,能有效克服教育场所和传播平台的限制,人人都可以是媒体的传播者和分享者。通过分享,人们可以观看其他人参与的自然活动,并从中获得独特的场所体验,进而对参加自然教育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人们挖掘出更多的自然教育场所。新媒体打破了传播内容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使自然教育被人们普遍接受。在新媒体时代,应着力打造集政府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为一体的融合宣传平台,主要包括:政府网站、主流媒体、报纸杂志、电视、自然教育基地现场宣传、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APP和主流媒体客户端等。

目前已经有一些自然教育场所开始尝试借助新媒体进行自然教育宣传。如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普展牌,已经在科普展牌的设计中引入微信和微博等,将科普展牌和微信、互联网、导览系统进行关联。开通二维码讲解服务,该服务被很多游客称赞,说明公众对于科普讲解的需求较大。

在自然教育基地展牌的设置当中,应当引入更多的二维码自助讲解服务。近年来H5等网络宣传推广方式十分流行,通过文字、图像和音乐等展示信息,这种信息传递模式更生动和易于理解,与微信结合一起使用,在提供二维码讲解服务的同时,更易于传递普及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三)构建自然教育场所宣传体系

自然教育场所是开展自然教育的主阵地,构建完善的自然教育场所宣传体系是全面普及自然教育的关键。要深入调查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建立自然教育资源库,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增进大众对自然教育的了解。通过完善的宣传系统,引导受众感知自然教育,比如,在自然教育场所,建立有特色的解说系统,设置内容通俗、分布合理、形式丰富的宣传标识,开通二维码扫描播放解说功能,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播放动态宣传视频,在展览馆打造体验课堂、设立多媒体播放厅[7]。

(四)制作多样化的宣传产品

近年来我国公众对自然教育的需求逐渐上升,但是作为自然教育重要载体的宣传产品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媒体报道和宣传册。这些报道和宣传手册通常都是大篇幅的文字介绍。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充分发挥图形和视频生动形象的特点,采用插图、H5和视频的形式,制作出具有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创意性的宣传产品,提高产品互动性,激发大众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策划高质量的自然教育类图书是激发公众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知识丰富和结构清晰的自然科学读物可以有激发公众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公众亲近大自然。1977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普类书籍《怎样识别植物》,第一次印刷就达到了近六万册。

自然教育短視频和音频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主要有秒拍、美拍、抖音、快手等分享平台。短视频和音频传播信息更符合快节奏的生活,其形式简单、观看轻松、获取便利。目前已出现一些值得学习借鉴的案例,如秒拍的“植物人史军”,粉丝量达2万,通过1~2分钟的“一点植物学”系列视频,科普植物知识,推送频率高达1~2天一次,与其同名的微博,除了同步推送秒拍视频外,还发布相关文字内容和问题解答,关注量高达191万。黑豹工社在荔枝FM建立账号,发布“有声植物园”系列音频,通过音频的形式分享植物知识。

(五)开发自然体验馆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被应用在自然体验馆中,使非直接接触自然的自然教育成为一种可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最终理解自然。

自然体验馆是通过体验、实验、实践、展示、陈列等方式,利用文字、图片、文献、影像等多种形式,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室内功能空间,具体涵盖了科技馆、展览馆、教育馆、博物馆等类型中的自然体验和自然教育部分。目前国内关于自然教育理论的学习大部分都是通过科普教育中心、展览馆、自然博物馆等来实现的。与展览馆和博物馆不同的是,自然体验馆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知识及相关价值的体验学习,自然体验馆能够培养受访者的自然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六)开展有针对性的线上活动

在线实验直播、动画短片、抖音短视频、云逛展、指尖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既可以利用场馆内资源,也可以走出场馆,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产生十分可观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网络直播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具有直观、快速、互动性强等优势,可以通过视频和语音实时分享所见所闻,交流观点,更具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直播分享自己的生活。全民直播正在成为一种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国内拥有众多直播平台,现在有很多自然教育机构会开展一些直播活动,除了在活动期间进行同步直播分享外,还会在活动前期针对大家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有一些机构将自然教育和网络课程结合在一起,设计出一套室内的自然教育课程。

五、结语

自然教育是让公众认识自然、理解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林草自然教育具有天然优势,但林草自然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应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宣传特点,增强自然教育宣传意识,通过构建自然教育场所宣传体系、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和制作多样化的宣传产品,促进公众理解林草自然教育的内涵,积极参与自然教育活动,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亚琼,黄燕,曹盼,等.中国自然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1,46(4):158-162.

[2] 李鑫,虞依娜.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39(11):12-18,23.

[3] 张卫东.自然教育的概念厘定及其课程建构[J].生活教育,2018(7):114-116.

[4] 政策解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全文)[EB/0L].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7/20190627/085837109401229. html,2022-03-18.

[5] 李海荣,赵芬,杨特,等.自然教育的认知及发展路径探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5):102-106.

[6] 朱凯,汤辉,魏丹.英国自然教育管理体制构建经验与启示[J].绿色科技,2020(9):235-240.

[7] 李霞,余荣卓,罗春玉,等.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2020,42(1):36-43.

作者简介?刘波,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信息技术、科学传播。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构建策略新媒体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