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视阈下数字出版部门的优化发展

2022-06-25 11:51董苗苗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项目管理

摘要: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紧迫要求,国内出版机构均设立了诸多不同名称、职能的数字出版部门。这些数字出版部门的职能范围和发展方向在行业内缺乏清晰的定位,部分出版機构甚至设立了多个职能重复的管理或业务部门。本文采用象限分析法,结合数字出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国内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部门的职能范围,并提出详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关键词:数字出版;融合发展;机构设置;部门职能;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6-0187-03

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找到合理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以推动数字出版更好发展[1]。但从目前国内部分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现状看,数字出版部门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存在[2],其所扮演的角色是一种悖论——没有内容的内容提供商,没有技术的技术服务者,没有渠道的渠道发布者。相较传统出版相对固定的业务流程、明确的部门设置、清晰的职责划分,出版机构的数字化业务还未建立起行业通用的管理模式[3]。

事实上,只要把握出版机构当前实际需求,明晰未来发展目标,就能准确把握数字出版部门的相关职能,从而在出版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数字出版部门职能象限分析

数字出版自诞生以来,一直有部分从业人员认为其对于传统出版而言是冲击性、颠覆性的存在[4]。这一点不可否认,但这种冲击和颠覆并不是负面的,而是积极的。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针对出版行业的升级与改造,给相关从业者带来的是便利与发展。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播的物质基础,从内容、速度、渠道等方面重组甚至颠覆传统出版产业链条。融合发展背景下,出版机构的地位,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强势主导转变为互联网时代的从属。但数字出版作为一种技术,与其说它与传统出版是竞争与替代的关系,不如说两者互相督促,和谐共存。

在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出版机构发挥着长期且主力的作用。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出版机构更应积极接受变化、拥抱变化,转换思想,在机遇与挑战中践行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具体来说,应实现两大转变。

第一,由管理向生产转变。传统的出版机构肩负国家文化建设的重任,偏向职能管理。未来,在进一步担负起文化建设重任的前提下,出版机构应向生产机构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数字产品正得其时,知识付费、信息付费已成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由传统向创新转变。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版机构应及时创新出版物,优化业务流程,打造形态各异的融媒体数字出版产品(以下简称“数字产品”)及信息系统。

数字出版部门作为出版机构的冲锋队,应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具体职能分为四个象限(见图1)。

在第一象限中,数字出版部门应实现内容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研发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数字产品,在建立良好口碑的同时,实现数字产品“破圈”。数字产品可以是主流的数字形态或硬件产品,也可以是基于最新技术落地的创新形态,还可以是服务或活动。总之,顺应融合发展的数字产品,不应拘泥于固有形式。

在第二象限中,数字出版部门应整合并盘活内部存量资源。内部存量资源是出版机构的数字资产,不应忽视其价值,应以数字产品的形式赋予资源新的生命,如此不仅能减少出版机构数字资产的流失,而且能增加出版机构的实际收入。有效整合存量资源和新增资源,有助于打造出版机构的特色资源产品和品牌形象。

在第三象限中,数字出版部门应协助出版机构把握实际生产需求,实现信息共享与互通,降低生产及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第四象限中,数字出版部门应借力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传统出版物、数字产品同步生产,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分发,拓宽产品覆盖面,增加出版机构的实际收入。

实际上,第三、第四象限所指的内容,就是完成数字化转型。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极大降低出版机构的人员成本,解放部分从业人员的生产力,使其能开展更多有价值的工作。

总之,出版机构可根据不同职能或业务范围,设置一个或多个数字出版部门,如创新生产、产品生产、信息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等。由于各数字出版部门对很多资源的需求是相通的,需要出版机构做好基础支持,如做好数字授权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等。

二、数字出版部门的工作重点

数字出版部门的工作重点可根据出版机构的特色进行布局,常见的工作重点多为前文所述第一、第二和第四象限的内容。不过,笔者更强调做好第三象限工作的重要性。建议可使用ERP、OA或定制化开发的业务系统,打通出版机构选题、版权、产品、营销、渠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资源,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沟通成本,更好完成存量资源的转换及新增资源的开发。

(一)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纸数”同步

以往,出版机构要打造一款数字出版产品,需要以作者为源头,经过一系列烦琐的传统出版流程及网络平台刊发流程后,才能抵达读者和用户。而真正高效的流程,应是融合的出版流程[5]。要知道,数字出版和信息技术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模式,并未改变出版实质[6]。“纸数”同步与“纸电”同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电”是指电子书,“数”是指可自动化完成或加入少量人工干预便可完成的基础数字产品,如TTS有声书、固定模板的视频或课程产品。

早期的数字产品是在已出版的传统出版物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见图2),出版流程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数字出版部门应从内容、技术、渠道三方面,帮助出版机构优化出版流程。数字产品是流式、自适应用户终端的,简单套用既有模板就能自动生成,因此可将基础数字产品完美融合进出版流程。优化后的出版流程能极大缩减生产时间和市场响应时间,抢占更多市场,有力打击盗版产品(见图3)。

(二)既做内容策划者,又做产品生产者

数字出版部门不仅应是数字内容策划者,还应是数字产品生产者。数字出版部门应以“职能+项目”的矩阵管理模式,源源不断地策划并生产数字产品。数字产品生产完毕后,应第一时间发布和分发。建议基础数字产品设置明确的流水线,将工作分解成若干部分后分发给不同工作组。针对复杂或复合型数字产品,建议采取独立项目制,即设置明确的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追踪与把控。此外,统筹管理方面,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划分项目组或项目集。

(三)与第三方渠道建立良性合作机制

出版机构与第三方渠道建立合作的优势显而易见,能够实现双方资源与流量互换,更好助力数字产品生产。因此,主动建立与第三方渠道的联系,建立双方良性合作机制相当重要。出版机构应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整合ERP或相关业务系统中的相关部分,统一管理数字产品的产品信息、营销信息、渠道授权信息、销售回款信息、版税结算信息等。换言之,就是要建立出版机构的信息中台,针对参与不同生产环节的人员开放不同权限的账户,让其可以实时了解自有数字产品的相关信息,为新的选题策划提供思路。

(四)技术外包,需求不外包

一方面,可尝试技术外包。对此,出版机构可设立专职产品经理,专门对接技术厂商,协助技术厂商完成系统开发。产品经理要想很好完成任务,除要具备基本的产品开发技能和项目管理技能外,还要充分了解出版机构的基础业务。目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人才非常稀缺。人才匮乏是导致部分出版机构数字产品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屡屡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需求不可外包。这是因为产品经理和数字出版部门对需求的定义不一致。数字出版部门代表出版机构提出的是高层次的需求,与出版机构的发展战略一致,需要构建自上而下的整体框架,可分任务、分阶段、分目标完成。产品经理则更关注项目本身,聚焦功能的实现和产品的收益。

(五)培养全媒体复合型数字出版专业人才

国内出版机构对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使培养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体复合型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成为出版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出版业数字出版“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也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考核激励机制、推动数字编辑职称评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全媒体复合型数字出版专业人才应兼具融合思维和用户思维,在生产数字产品时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完善产品,提升服务,指导策划、设计、生产和经营,引导用户的新需求[7]。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建议出版机构数字出版部门从强化版权意识、掌握传统出版业务、理解数字专业壁垒、巧用生产工具、尊重人才五方面着手[8]。并且,由于当前数字出版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整合资源,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人才就是一种资源,因此数字出版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做好人才资源整合,从而有效助力出版机构数字出版团队建设。

三、数字出版部门的发展方向

(一)从资源库向数据库转变

数字出版部门在完成出版机构基础数字产品的生产流程建设后,应从资源库的建设思路向数据库的建设思路转变。因为如今单一的数据库模式已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资源库仅仅是将资源收集起来,数据库则需完成资源整理。数字出版部门应通过不断更新数据,充分了解用户需求,为其提供实时服务。同时,面对多元且激烈的竞争市场,巧借大数据技术的力量,描绘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提供更具知识体系的个性化服务。

(二)提供知识服务并实现交互式、信息可视化的知识服务呈现方式

交互式、信息可视化的知识服务呈现方式,既能为人们提供认知、理解和思考信息的新视角,又能增强数据与信息背后的关联性和亲和度,其具有内容呈现整体化、用户服务友好化、知识结构立体化等优势,未来势必成为知识服务的主流形态之一[9]。

知识服务的本质是实现出版机构内容整合和积累,尤其是音频、视频等传统出版物较难整合和积累的数字资源。因此,不论数字产品的形态如何,在选题策划时,都应打破传统编、印、发流程,从源头考虑内容的一次开发、多次使用、多产品形态、多渠道经营。

(三)以项目形式推进出版机构数字化轉型

出版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投入巨大。建议以项目形式,分次、分批、逐步加大投入,并通过项目收益降低投入成本。同时,关注行业政策扶持趋向,精准确定项目目标,争取相关财政支持。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建设并非盲目的、孤立的,应具有整体的布局思路,或许不同阶段的发展思路不一致,但从整体目标看,是渐进的、长期的、统一的。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数字出版还是融合发展,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对出版机构实现优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机构不仅要设立数字出版部门,还要让数字出版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助力自身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敏.多媒体融合视角下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文化产业,2022(5):19-21.

[2] 张忠凯,张忠兰.对西部地区出版集团数字出版部门的定位思考[J].新闻窗,2014(3):36-38.

[3] 李海涛,周葛.产业升级背景下数字业务专职部门作用探究[J].科技与出版,2021(10):44-49.

[4] 闫翔.六问数字出版[J].出版参考,2017(5):35-36.

[5] 徐玉梅,刘春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结构、职能、融合及发展[C]//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 2011:170-172.

[6] 杨西京.抓住机遇 主动应对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业务中的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1(2):8-11.

[7] 刘会敏.电子音像出版社从事数字出版的优势和路径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2(3):77-79.

[8] 董苗苗.数字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J].出版参考,2021(9):16-18.

[9] 李芳,周鼎.在线数据库交互式信息可视化出版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21(9):65-69.

作者简介?董苗苗,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数字出版与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