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时期心理学理论 在高中班级管理模式建构中的应用

2022-06-25 22:22王菊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管理模式班级管理

王菊红

摘要:新高考改革时期,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各流派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等。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中能够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理论,既有助班级文化的建立与发展,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积极心理学;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19-0075-04

自2016年开始,全国各省陆续发布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等省份率先启动了新高考改革。2018年下学期伊始,湖南省新高考方案规定2021年高考为“3+1+2”的模式,“3”是指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每科150分;取消文理分科,“1”是指物理、历史两个科目中任选一;“2”是指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选二。如此,选科的组合方式就变成了12种,受师资和教学条件以及组合选科人数不均等的影响必然会有“小走班”现象产生;同时,新高考模式进行到了第四个年头,新文化现象引導新现象、新思想的产生,这些迫使班主任需要不断思考,怎样的班级管理模式才可以既适应新高考改革又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的需要。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小集体,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对班级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操作过程的总称。随着时代的进步,潮流文化对学生的不断冲击不断浸润,新时代的班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班级虽然只是一个学生群体,但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管理者,要成功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不仅仅只有教育学,还应该包括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不仅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且使班级管理具备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构成了心理学研究实际操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在班级管理中,若能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积极心理学理念等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将会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一、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高中生的年龄正好处在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成就勤奋感,摆脱自卑感。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既有勤奋学习追求理想憧憬未来的内在意愿,也有回避困难害怕失败的迷茫与困惑。这个时候,班主任在工作中就不能只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还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心理上的疑虑和困惑,理解他们的迷茫和自卑,正确看待他们,给予鼓励与勇气,让他们形成比较正确的自我意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班级管理工作水到渠成,班主任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尽力平衡整个班级。这就需要班主任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此外,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搞一言堂,要抛出班级存在的问题,让所有学生参与每一个问题的探究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坚持“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班主任能够让学生放开手脚,主动去承担班级任务,比如学校运动会、班级家长会的筹办、班会课的选题与组织,班级聚会活动的举办等都可以让班干部及有兴趣的同学来组织实施。对于学生的评价同样需要“人本化”,即在评价体系中多维度考量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体现学生的优点和优势,让每一个人都察觉到自己的闪光点,为自己能够在班级中享有一定的位置而自豪。

二、在班级管理中遵循教育心理学规律

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我们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普遍理论,它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泛,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鉴于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并不在同一层面上,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只对学习已经有目标的人产生影响,而其余在认知层面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可能需要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个人的实践才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作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者,他在“饿猫迷笼”实验中发现了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从而提出了“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这条规律告诉我们,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要给予学生更多尝试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它包括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或某一知识领域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体系。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旧经验旧知识与新经验新知识结合为一体,形成新的内部知识结构。这个新结构是以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处在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是不断形成新结构,打破旧结构的最旺盛阶段。在这样一个破旧立新的阶段,班主任教师在学习方面和管理方面都要给学生更多尝试,让他们多动手,多策划,多运动,培养他们在知识领域内和管理领域中不断向纵深和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不断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布鲁纳的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形成反应,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要注意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新高考改革的教学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有意识地培养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清晰性和可辨别程度等,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要善于架设情感沟通的桥梁,要让教学活动和班级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此外,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我们需要让学生在班主任的管理过程中感到自己和他人会受到同样的尊重与信任,因而在情感、认识方面形成一种舒畅和欢快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掌握这种心理平衡的原则。在平衡原则的基础上,班主任的管理中要尽可能摸准并适应学生的内在需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激励学生的正当需要,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培养学生的高成就动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助于班主任在布置任务时看到学生现有的能力,预估他们的潜在发展能力,并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适合的等级距离,逐级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要达成最高等级。这就要求组织者既看到学生的潜在能力,又看到目前的不足,寻找一个最合适的支点,引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各流派的观点虽然很多地方有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并不是每一个理论都适合于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并不是每个理论都适合于我们学生的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辨别,灵活运用,寻找最恰当并适合学生发展的理论作为我们班级管理的支撑。

三、在班级管理中具备多元智能的视野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要有多元智能的视野,才能树立全新的人才观。我们要看到学生的学业水平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参照语言言语、数理逻辑、视觉空间、音乐韵律、身体动觉、人际交往、自然观察、自我认知等八项智能来对学生进行认知和评价。

从人际沟通的层面而言,我们不仅要和班干部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要和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和谐的孩子进行有效的真诚谈话,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家访、问卷、测试、社会调查、谈话等多种形式,摸清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及内心状态、发展需求等,并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为有效的师生沟通做准备。此外,班主任为提升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然观察能力也可以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进行分级管理,把大任务分给班委会成员,班委会成员再将小任务分到班级相应的成员身上,让每个人都有可承担的小任务,让每个同学都具有主人翁意识。日常的班级活动如晨读、班会、晚读、课间操等可以征集学生参与管理或命名,学校的运动会、家长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多鼓励有创意有特长的同学参加。对于数理逻辑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超强的孩子,班主任要鼓励他们不断挖掘自己的内在潜能,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向研究型人才靠拢。

具备多元智能视野的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及家长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对班级任务进行分级管理,在班级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制订自我教育策略,用多元智能视角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评价系统多途径化全面化。

四、在班级管理中植入积极心理学观点

积极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末的美国,“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它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有:沉浸体验、希望与乐观、情绪智力、天赋、创造力与智慧等。

班主任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管理班级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第一,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积极体验。这种积极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和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这种体验不是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即使在学生发生错误行为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我们可以先找出学生的三个优点,再指出一个缺点或错误。

第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关注班级的生长点。积极心理学在归纳积极人格的时候总结了人类的六大美德和24个积极心理品质。我们的高中生正处在人格不断完善不断健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具备很多美德和积极品质,班主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和生活学习中挖掘出这种最基本的品质和美德,引领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第三,班主任需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观念出发,综合多元智能的观点,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班级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这样,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就会形成。

第四,班主任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优质资源,组织和引领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潜在能力的挖掘,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品质品德优良的社会公民。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后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方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班级的和谐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思想的发展,班主任需要學习多种心理学理论,以便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能够自如运用,得心应手地组织学生开展班级活动,引领班级成长。

参考文献

[1]黄诚.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心理学[J].成功(教育),2012(5):257.

[2]杨琴,刘娜.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85):156,180.

[3]刘剑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3):94-96.

[4]姜思圆.多元智能视野下的班级管理[J].宁夏教育,2019(Z1):48-50.

[5]程黎明.人本主义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87.

编辑/卫 虹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管理模式班级管理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