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心态

2022-06-25 12:15胡香凤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9期

胡香凤

摘要: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对于推动文化交流与进步也有着重要作用。而文化心态作为影响研究群体的长期性因素,对于音乐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我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为依据,对相关的文化心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谈讨,力求对音乐文化研究提出一些新思路与新方法。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文化心态;历史研究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歷史沿革时间较长,自夏代便有显迹,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相比较于西方音乐史,作为国人更加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本土音乐文化,而较少地去探究西方音乐历史文化的内核。但总体来看,积极学习与研究他国音乐文化在客观上有利于我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成长与发展,利大于弊。近些年,随着相关受教育群体的扩大,投入西方音乐史研究的群体也在不断增多,但真正在此方面有研究造诣者却屈指可数,除客观因素外,文化心态成为了当前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一把“双刃剑”。

一、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历史概况

相比较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史,我国有关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可追溯期并不长,具体且专门地从事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时间基本于新文化运动开始,至今约一百年左右,但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长时间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直至改革开放后逐渐趋于稳定,并呈缓慢性地上升状态。因此,相关的文化心态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新文化运动前;新文化运动开始阶段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至今。

1.新文化运动前:

我国对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基本处于“浅显性”的好奇心态,无论是西方的音乐发展史还是西方的乐器演奏,部分音乐研究者几乎都是处于简单性的认知与了解阶段,专业性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并没有出现,这一阶段基本上民智未开,文化研究心态也未被启蒙。

2.新文化运动开始阶段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相关的专业著述逐渐出现,西方的论述也被带入到中国进行较为深入性的研究,发展逐渐迅速。但受大环境的影响,对于西方音乐文化学习心态呈“对立式”状态,封建与反封建思想左右着部分有能力的学习与研究群体,且当时的客观环境导致研究并不能稳定地进行。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阶段:

文化建设方针为初期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多的支持,但由于后期政治环境的影响,研究群体的文化心态基本处于“偏中否西”的状况,虽然此时有关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深入挖掘者并不多,呈断断续续的状态。

4.改革开放至今:

思想开放与教育改革为西方音乐史研究提供了较为良好的主客观环境,但受改革开放前的部分因素影响,发展趋于缓慢。后期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西方音乐史研究状况逐渐转好,主观的文化心态原因成当前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文化心态现状

1.研究者的素质文化心态较差。

顾名思义,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主要由西方文化、西方音乐以及西方历史共同构成,研究者的素质则必须包含这些内容,而三者缺任何一项都将会影响其研究成果。当前许多研究者的文化心态问题就体现在上述的三种研究素质上,即深入性的研究素质与全面性的研究素质不高,从而对于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心态阻碍。

首先是深入性的研究素质缺乏,追根溯源主要是由于教育环境所致,这也是为何我国西方音乐史的研究群体扩大,但有造诣者不多的原因之一。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为社会提供了大量高学历人才的同时,也造成了学历的“过分追捧”现象,许多有机会可以进行深入性的研究人员,其文化心态并不是追求西方音乐文化或是推动中外音乐交流,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环境与身份地位,同时这也造成了大量的研究浪费。

其次,全面性的研究素质也是文化心态不足的一种现象,学习与探究有关西方的文化问题,都需要语言的捆绑,而翻译人才与研究人才的分离,成为了许多压垮西方音乐史研究者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2.文化包容性与辩证性心态易缺失。

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必然面临着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包容性与辩证性的文化心态应是研究者必备的品格之一。然而长期的思维定势导致许多西方音乐史研究者在研究初期就或多或少地带入“中国式思考”。“夜曲”作为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音乐体裁之一,其无论是文化内涵还是对其他民族的音乐借鉴意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过强的思维定势在研究其音乐史学地位时,就容易将“夜曲”的发展历史时期与我国同时代音乐文化做比较,从而研究者容易脱离“西方创作者”的思维进入到“中国式思考”中,虽然这种思维定势对于研究有一定好处,但长此以往,很难做到以“创作者”或是“当时欣赏者”的身份来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容易将“中国式思维”全覆盖性质地去进行研究,文化融合与辩证接收成为了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一句空谈,文化包容变成了“全揽”,辩证思考变成了“主观臆想”。

三、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文化心态调整策略及建议

1.采用灵活多变的研究手段,避免单一性思考造成过多的“死胡同”式文化心态。

在实际的学习与研究中,多元化研究;联合性研究;多层次研究等,都可以避免在西方音乐史研究中文化心态上的“死胡同”现象。当然,“死胡同”式的研究并不意味着不可取,而是要求相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文化心态上一定要乐观向上,可尝试与我国民族音乐史联合性研究,或者是与西方国家一些优秀的研究者共同研究等,避免受“一条路跑到黑”式研究的消极作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研究的展开,促进音乐文化交流,提高我国音乐文化的研究水平。

2.开展包容性学习研究,吸取大众化建议,养成“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目前我国有关西方音乐史的专业研究主要以硕士及以上学位为主,社会性参与相对较少。 “双百方针”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则“海纳百川”的研究心态也应强调“文艺服务于大众”,所以真正的艺术研究与发展也应从群众中吸收意见与建议,进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专业性研究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些社会上喜爱西方音乐,对于西方音乐有一定见解的人群,研究者也应尽可能辩证地吸取相关经验,以包容的文化心态进行专业性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总体趋势积极向上,虽然一些部分存在偏差,但及时调整文化研究心态,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相关的音乐研究,从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与提高,进一步推动我国相关的民族音乐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瑾.王光祈音乐美学思想述要[J].音乐探索,2022(01):19-27.

[2]魏佳成.浅析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心对外围的影响[J].艺术评鉴,2022(02):29-32+54.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