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艺术风格

2022-06-25 20:15来蓉
民族文汇 2022年32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舞蹈

来蓉

摘 要:“蹬窝罗”是我州特有少小民族阿昌族所独有的历史悠久、集歌舞于一体的群众集体性舞蹈形式,主要分布于梁河县、陇川县、芒市等阿昌族聚居地区。本文通过对以梁河地区为主的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深入调查,对其所包含表演程序、舞蹈动作、节律,舞蹈形式等艺术风格进行研究。

关键词:阿昌族,蹬窝罗,舞蹈,艺术风格。

一、阿昌族的历史文化

阿昌族自称为“勐撒”、“掸撒”、“汉撒”、“哈藏”、“阿昌”等,是云南省特有的少小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梁河县,此外德宏州的芒市、盈江县、瑞丽市以及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也有少量分布。

阿昌族在历史称为寻传蛮、峨昌和阿昌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阿昌族”。清初,云龙人董善庆经过调查研究写成《云龙记往》一书,书中记载早在三国时代以前,在澜沧江边的云龙州一带,居住着三种部族:“摆夷十之七,阿昌十之二,浦蛮十之一。”可见云南省的阿昌族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活动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广大区域内。

12世纪末13世纪初,“阿昌”(峨昌)这一明确的族称始见于汉文文献,这标志着阿昌族从“寻传蛮”部落中演化出来,成为独立和统一的民族群体。元代《招捕总录》记载“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时大理路蒙古千户忽都奉命伐永昌之西腾越蒲骠(今保山市西南部)阿昌、金齿之未降部族,驻军南甸(今梁河县)”依据文献来看,元朝以后的大批阿昌人逐渐跨越怒江,翻过高黎贡山向西迁往永昌府西部(今德宏境内)。另外原居住在怒江以西寻传蛮区域的阿昌族,也不断向南,在梁河县九保、河西等地区和陇川户撒、腊撒地区形成阿昌族主要的聚居区,与今日阿昌族的分布格局大致相同。而未迁徙的阿昌族又与不断迁徙到云龙地区的汉族和白族杂居,在不断西迁和与其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阿昌族逐渐从游牧渔猎部落演化为农耕民族。

二、阿昌族的文学艺术

阿昌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丰富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歌谣谚语传述着阿昌人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大量的民间歌曲倾诉着阿昌族人民对爱情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不同形式的舞蹈反映着阿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与兄弟民族的文化交融;精湛的铸造工艺、雕刻、绘画和建筑等技艺传达出阿昌族人民心灵手巧、勤劳好学和进取的生活态度;绚烂的服饰文化淋漓尽致的展现着阿昌族人民对美的向往。

2006年6月,梁河地区的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遮咪麻》以及陇川地区阿昌族的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是口碑文献《遮帕麻遮咪麻》既是梁河阿昌族在神话传说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史诗,又是原始宗教经师“活袍”在主持祭祖和丧葬仪式时的诵词。通过叙述创世神灵天公、地母造天织地、创造生灵、补天治水。降妖除魔,战胜“腊訇”、重整天地的过程,將阿昌族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一传达出来。

三、阿昌族舞蹈的种类、分布及“蹬窝罗”舞蹈的起源

阿昌族舞蹈历史久远,虽然也有自己的代表性舞蹈—“蹬窝罗”,可是与周围傣族、景颇族相比,舞蹈的种类略少,舞蹈形式也相对简单。户撒阿昌族的青龙舞、白象舞、象脚鼓舞、跳摆等虽然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汉族舞龙、舞狮、傣族象脚鼓舞和嘎央舞的动作。加之陇川县和梁河县的阿昌族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在宗教信仰、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很长时间没有统一的民族节日,而统一盛行的舞蹈种类也没有。梁河地区阿昌族以群体性的“蹬窝罗”舞蹈为代表,多在喜庆丰收、婚庆迎宾、传统佳节的时候跳。自1983年以来随着政府对阿昌族民族节日的统一,陇川、梁河两县的阿昌族在节日期间互相庆贺、交流逐渐频繁,不同地区的阿昌族代表性舞蹈开始互相传播,并有了新的发展。时至今日,每逢阿昌族阿露窝罗节盛会,陇川县阿昌族在节日庆祝活动中少不了要集体跳“蹬窝罗”舞蹈;而梁河的节日庆祝活动中也多了象脚鼓舞

按照阿昌族民间传说,“蹬窝罗”舞蹈起源于纪念本民族的创世英雄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咪麻”在梁河阿昌族地区所流传的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中,这两位阿昌族的始祖神舍身创造了世间万物,并降服了作乱的妖魔“腊訇”,所以在窝罗节或者婚丧等仪式上阿昌族都要“仰首望天,顿足拧身而舞,以祈求天神降福,泽荫黎民百姓”

关于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与“火塘”文化相关。阿昌族先民在原始的狩猎社会阶段,点燃篝火以防止夜间遭受野兽的袭击。当有人猎获食物,就发出“窝罗”的呼声,招呼所有的同伴在篝火边分吃猎物。吃完,大家就围着火堆跳舞,感谢神灵赐给食物并祈求下次狩猎成功,同时也是在分享食物后表达欢乐的心情。

四、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艺术风格

蹬窝罗舞蹈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特点,以下分别从舞蹈的唱词、舞蹈的动作、舞蹈的形式与风格等方面予以阐述。

(一)“蹬窝罗”舞蹈的唱词及程序

“蹬窝罗”舞蹈主要有“把套昆”、“把松昆”和“窝罗”三个程序及唱词。“把套昆”和“把松昆”合称为“责勒杂”,又名“小切”,意为用小嗓唱的意思,即用假声唱。一般“责勒杂”都用阿昌语演唱,内容丰富多样,基本都是即兴唱,主要是一些客气话及穿插盘古本、夸口、问名和破花名等内容,是阿昌族流传已久的山歌调,据传说已经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为“窝罗”的序曲。

按照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统程序。一般舞者开场会先唱一段“把套昆”,当地人戏称为“惊动瞌睡”用来暖场,召唤大家来聚会,因此也叫做“惊动调”。“把套”在阿昌语中有惊动的意思,“昆”即为歌调。“把套昆”一般在第一次和客人相见并邀请唱歌时用,其曲调明快而流畅,歌词即兴灵活。全曲只有一个乐句,一般由2/4、3/4三个小节组成,也有由变化的4/4四个小节组成的。

“把套昆”之后,领舞人“稍干”唱起节奏更为明快的“把松昆”。在这里“把”是好看之意,“松”是指袖子,翻译过来就是舞动好看的袖子,引申为邀请朋友来“候承”(阿昌语:欢聚),因此称为“候承调”,在跳“蹬窝罗”舞蹈时这是用来邀请在场的人一起跳舞的。“把松昆”曲调一般都十分规矩,全曲为4/4拍,音乐结构独具特色,大多数由单个乐句和重复单个乐句少一个小节组成,在每个小节中第一和第四个音符均为下切音,在歌词中常常混有例如“呃,撒户赛呀”、“哎,户撒芒呀”等一些衬语。关于这些混入的词句,现在人们已经不能准确的说明它的意义,只是说祖上就是这么传下来的,但是正是这些衬词的运用使得“把套昆”的唱曲更具有阿昌族民族特色,在现代阿昌族民歌的创作中也转用了这些衬词。

“责勒杂”过后是“窝罗”,另称“责勒玛”。玛在阿昌语中是大的意思,所以“责勒玛”即用大嗓来唱,又称“大切”。演唱的时候在唱头句、尾句或者中间常常加上“窝罗”的叫声,大概“窝罗”调也得名于此。在过去,“窝罗节”和红白喜事中,一般由威望很高的老人领唱“窝罗”调,叙述民族的古代历史,人们跟在其后一边合唱,一边“蹬窝罗”。比较有特点的是,领唱者每唱一句,众人就跟随相合,但是跟唱的顺序和领唱者是倒过来的。“窝罗”的曲调高亢古拙、浑厚刚劲、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二)“蹬窝罗”舞蹈的动作及节律

最早的梁河阿昌族传统的“蹬窝罗”舞蹈有“自由步”、“麻雀步”和“猛虎下山步”等三个基础性舞蹈动作,它们分别对应“把套昆”、“把松昆”、和“窝罗”曲调。这些舞蹈动作的命名都是近一二十年来民族民间艺人总结舞步的特征和节律,以自然界动物的步态来命名的,而且常常以形象的描述来概括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如“的的吊鸟不落树”、“麻雀儿不走叉叉路”和“猛虎出山探路行”等。此外,阿昌族“蹬窝罗”舞蹈以跳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愿景,例如,希望运气变好就跳“麻雀步”,表示扶正压邪,大吉大利则跳“猛虎步”。

“则勒杂”曲调下的舞蹈动作均为单排进行的动作,相对“责勒玛”的动作略微显得明快。和着“把套昆”的“自由步”跳时双手叉腰,背对群舞圆心。第一拍右脚右迈一步,双腿屈膝,左脚稍微离地,上身左拧右倾,目视左前方;第二拍左脚落地的同时右腿屈膝勾步提起,身体左转半圈;第三拍右脚落地变为“马步”;之后再做第一和第三拍的对称动作,如此反复进行。“把松昆”曲调下的“麻雀步”双手也是叉腰,下肢动作相对较多。前面两拍右脚分别在左前和右前方点地一次,第三拍右脚屈膝勾步向前方提出,左脚原地轻轻一跳。第四拍右脚往前落地;后四拍作与前四拍对称动作。

与“自由步”不同,跳“麻雀步”时舞者左肩面向圆心,正面向前行进。

“窝罗”调下的舞蹈动作叉腰顿足、屈膝向后下方拧腰向后仰首,在两队的行进过程中,舞者或相向身前平举双臂“马步”下蹲,或互相背对叉腰作蹲状。在庄重舒缓的节奏中或作俯瞰大地或作仰望苍天的模拟动作,充分体现了阿昌族人民劳动时的身体动态,同时,也表现出了阿昌族人民对天地的敬畏之情。由于这一动作前后观望和蹲“马步”的形象頗像猛虎行走的姿势,所以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猛虎下山步”。

“蹬窝罗”舞蹈的手上动作明显比脚上动作要丰富,突出“蹬”这一动作特点。所以,时至今日,在人们将不同地区阿昌族舞蹈动作提炼和改编为“蹬窝罗”、“跳窝罗”和“庆丰收”等三个典型动作之后,其脚上动作统一为蹬腿中的行进,舞蹈的姿态简化为双手叉腰,左右轮换蹬腿然后落地跟步向前行进。结合“摆手抬腿舞”和“蹬窝罗”衍生出来的陇川地区阿昌族代表性“蹬窝罗”动作“跳阿露”,手臂上的动作融入了陇川阿昌族跳摆时双臂在身前交叉向身体两侧划开的动作,左右脚在双臂打开时依次向同方向蹬出收回,并在重复动作中完成转身,因此舞者在相背与相向中行进。而从芒市地区阿昌族“蹬窝罗”动作中演化而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庆丰收”,脚下的动作完全与梁河阿昌族地区代表性“蹬窝罗”的动作相同,然而,手臂的动作变为依次右下、左下、右上、左上随蹬脚动作挥舞双臂而不再叉腰。

(三)“蹬窝罗”舞蹈形式与风格

“蹬窝罗”舞蹈作为阿昌族特有的集体性舞蹈,在重大的节庆、婚丧嫁娶和搬新家,亲朋好友经常聚在一起蹬“窝罗”。在早期的蹬“窝罗”中是没有乐器伴奏的,舞者边演唱“窝罗”的曲调,边逆时针行进跳舞。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已加入了大鼓、小鼓、唢呐、镲等乐器伴奏,在一些大型活动上还经常使用现代的音响设备直接播放现代创作的阿昌族民歌作为伴奏。这样,传统“蹬窝罗”舞蹈边唱边跳的形式逐渐发生变化,从以前以唱为主演变为现在以跳为主,领歌人“梢干”的角色重要性因此消弱,从领唱领舞逐渐变为以领舞为主。

“蹬窝罗”舞蹈的行进队形一般是单排或双排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围绕窝罗台或桌台绕圈,近些年,这些队形变化慢慢被阿昌族民间艺人冠以“双凤朝阳”、“金龙转身”等形象的称谓;舞蹈的场面造型也被形象地比喻成“太阳打伞”、“月亮戴帽”。

总体而言,阿昌族的“蹬窝罗”,舞蹈舞步凝重、动作质朴简练、歌声古朴粗犷、唱词优美、场面壮观,颇具地方民族特色。

注释:

1.德宏州民族艺术研究所编.阿昌族文化论坛[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81.

2.龚家铭.阿昌族歌舞“窝啰”初探[J].民族艺术,1990(2):79.

3.王家富.独特的阿昌族民歌 [J].民族音乐,2003(1):52.

4.何晓云.阿昌族的舞蹈艺术[J].民族艺术,2008(4):79.

5.刘江.阿昌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21.

参考文献

1.德宏州民族艺术研究所编.阿昌族文化论坛[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2.龚家铭.阿昌族歌舞“窝啰”初探[J].民族艺术,1990(2).

3.王家富.独特的阿昌族民歌 [J].民族音乐,2003(1).

4.何晓云.阿昌族的舞蹈艺术[J].民族艺术,2008(4).

5.刘江.阿昌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舞蹈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舞蹈课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管道升画作的艺术探索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