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让体育优质课趋于常态化的思考

2022-06-26 21:22陶蕊胡腾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2年4期
关键词:常态化优质课小学体育

陶蕊 胡腾

[摘 要]优质课指集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及最好的教育资源与技术为一体的课,同时也是常态课的优化与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应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让体育优质课趋于常态化,以打造优质的体育常态课堂。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优质课;常态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2-0054-03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体育课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还需要关注体育课的育人价值,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下面,结合多年的听课经历,对于体育优质课与常态课,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优质课与常态课的概念界定

1.优质课

优质课,顾名思义,是优质的典型课,也是“拥有思想”的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优质课是教师展示的“精品菜肴”,是一道“特色菜”。作为上课教师,往往会为了一节40分钟的课,经历一备、二备、三备的过程。如果是更高级别的赛课或者公开课,教师的备课过程则会更长。优质课由于紧扣新课标的要求,教学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制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且教学方法多样,分层教学设置合理,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强。课堂中常常有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得落落大方、胸有成竹,教师则及时引导,富有激情。这样的一节课,如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优质课大多存在于公开课或者赛课中,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激励教师开展更深层次的钻研,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水平。

2.常态课

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按照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开展的课堂。常态课受限于教师备课时长,大多不会像优质课那样有反复试课、磨课的机会,常在教师揭示本课教学主题后,便进入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即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放松活动。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随后讲授本课的内容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放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缺乏主观能动意识。此外,在常态课中,容易出现教师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将教学暂停的现象,加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为随意,故学生以生活中的随意态度对待上课过程。可以说,常态课是一种趋于原生态、最为常见的课,具有模式化、随意性等弊端。因此,教师应将常态课优质化,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二、现阶段部分优质课中出现的问题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虽然努力打造有效课堂,将常态课向优质课转变,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但是有时会出现“用力过猛”的现象,导致适得其反。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现阶段部分体育优质课中出现的问题。

1.教师主体,本末倒置

笔者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与公开课,当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课例,但也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大多数优质课的评比,常常是教师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更有甚者会带着自己的学生来上课。也许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上过这节课不下十遍了,导致课堂教学变成了表演,学生上课就好比一场皮影戏,任由教师这个艺人摆弄,整个课堂教学变得固定化与程序化。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对于课堂的掌控更加轻车熟路,但是对于那些已多次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来说,教师完全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将他们当作陪練的工具,忘却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性格和差异。学生也许在第一次试教中会产生与常态课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在后面高强度、周而复始的磨课中他们已变得麻木,甚至会慢慢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虽然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现实的情况往往不是为了学生而上课,有些教师准备优质课纯粹是为了拿那一张获奖证书。

2.器材过多,准备过长

一节优质课所要准备的教学用具和器材之多往往让人瞠目结舌。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市级公开课,40分钟的课,教学器材足足装满了两辆货车,课前准备仅摆放器材便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上课过程中还配备了助教和后勤工作人员。众所周知,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一周18节的课时量已不足为奇,平均一天四五节体育课更是家常便饭。一般而言,体育教师的年级横跨幅度较大,所教年级的覆盖率较高,最少也会有两个年级的教学任务。因此,每节课前花过多的时间去布置上课器材很不现实,那么推广此类优质课的意义就不大。优质课的推广讲究的是具备一定的普及性,对于优质课的准备,要先考虑大多数学校体育器材的拥有量。如果说一节优质课的展现只能满足自己学校本身的推广,那么这节课便不能称之为优质课,称其为“校本课”更加合适。

诚然,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优质课,但其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今,优质课已逐渐变了味,成为教师展示自我和个人表演的舞台,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优质课教学目标的制订也过于理想化,学生较难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浙江师范大学王章明教授曾经戏说:“现在的有些优质课就像是一场‘时装秀’,这些衣服只能是在舞台上模特去穿,在现实生活中平民百姓怎么穿得起来?”因此,这样的优质课不具备推广价值,对于听课教师而言,更无法起到借鉴作用。

三、如何让优质课趋于常态化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有五个标准:一是有意义的课,即充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扎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优质课的功能和作用,也不能完全摒弃常态课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教授学生知识,因为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使优质课更加趋于常态化,既有优质课的精彩纷呈,又不失常态课的朴实无华。只有两者兼而有之,方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推广与借鉴的价值。

1.给常态课添点料

曾经有位专家说过:“优质课的特点就是上别人没有上过的内容,上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这一观点在赛课、公开课中提倡无可厚非,但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教学。体育教师一周有18节课左右,并要带队训练,即组织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还要协助班主任带班。每周繁重的工作量已压得体育教师喘不过气来,没有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备课,往往都是按照课时进度简单地准备教学,课中没有过多的铺垫。因此,不可能要求一线体育教师每节常态课都要像公开课那样去上,因为那样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在常态课的基础上加入优质课的做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如同一个教学内容,一天教学四五个班级是常态,但每教学一个班级都是一次备课的过程,相信教师在上每天的第一节课与最后一节课时,除了身体的疲惫,收获也是丰富的。当通过一天的教学,学生探索出一片未知的领域时;当突破教学难点,产生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感时;当教学经验得以丰富,能引领学生前进的道路时,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也许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2.器材准备简单、实用

优质课的准备时间很长,教师往往会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而准备很多的用具和器材,这导致一节40分钟的公开课,摆放器材就得花上半天的时间。这样的体育课慢慢变了味道,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为教师展现个人能力与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群演,在被动中接受知识。因此,在体育器材的选择上,要符合各个学校的校情,尽量做到简单、实用。只有简单实用了,这样的体育课才值得推广与借鉴,才能充分体现优质课的真正价值。笔者曾经上过一节区赛课,教授内容是侧滚翻,教学器材是体操垫,采用贴地鼠洞的方式,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难点,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所以,体育课上,器材的使用不在于多么的复杂,而在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将课堂还给学生

有些教师在准备优质课的过程中往往会上十几遍,更有甚者会在同一个班级上同一个内容四五遍,导致学生只能机械化的配合教师一遍遍地完成各个环节的练习。每一次教学后,虽然教师的收获是丰厚的,经验也得到了积累,但是对于那些认真配合上课的学生来说公平吗?新课标要求課堂教学以生为本,可教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准备的优质课却与之背道而驰。要知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一遍遍地上着同样内容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节课的运动技能,但是失去了感受这节体育课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在优质课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以常态课为基础,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4.适时渗透德育

结合新课标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发现小学体育课程目标对学生的体育品德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在优质课中渗透德育,在平时的常态课中也需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常态课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战场,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与道德品质,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德育贯穿于常态课教学的始终。一般而言,对于优质课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大多数教师为了不影响正常教学都会选择忽视,但往往就是这些突发情况,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课堂中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哪怕将此时的课暂停下来也是无妨的。对于常态课而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多,学生与教师之间也较为熟悉,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教师会很自然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便是优质课需要向常态课靠拢的地方。同时,在常态课中,教师对学生渗透德育有时无法把握时间这个度,抓不住德育的针对点,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而在优质课上,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都经过精细化的预估,并准备了多种应对预案,这则是常态课需要学习的地方。

有专家指出:“常态课要向优质课学习,优质课要向常态课靠拢。”这句话是让教师更好地设计与进行教学,要让学生真正习得知识,而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优质课的准备要接近常态课,而常态课也要上出优质课的精彩。在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难免会磕磕碰碰,因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优质课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巧妙设计,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课堂。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在常态中保持,学生才会勇于去表现,才会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也许教师会觉得不够顺畅,但正是这种磕磕碰碰的情况,才让课堂教学更具有示范性。

总之,无论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其存在的意义绝不是我们所提到的“特色菜”与“家常菜”的区别。体育教学,在课题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器材的准备上要符合简单、实用的原则,在教法的选择上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常态课优质化,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并积极反思,勇于分析教学的得与失,认真做好总结,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常态化优质课小学体育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