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

2022-06-26 13:21徐莉莉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

徐莉莉

摘 要: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下,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是时代的回应,也是时代发展的新产物。数字技术在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在探索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乡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技术;乡村振兴;发现策略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以新兴数字技术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同时乡村振兴也成为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乡村振兴还存在一些困难有待克服,数字技术在应对有关挑战中可大有作为。

一、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

(一)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更加直接高效的网络,打破过去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的平面连接。而平面连接或者构架的问题是接点多、效率低。通过数字化技术,未来将建立起立体的、折叠的、交互式的架构。在此架构中,实现的点对点、端对端的交互式连接将更直接,省去中间节点,进一步提高效率。近几年,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更进一步看,从数字助农到智慧兴农,数字红利是实现乡村振兴亟须激活的宝贵资源。

(二)乡村振兴

乡村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它以经济、社会、自然为特点,城市与乡村构成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基本空间。乡村振兴具有深刻的内涵,不仅是单一方面或是几个方面的振兴,而是从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多方位实现乡村的振兴。乡村振兴战略首次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出的新战略概念。

二、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或长远的政策来看,数字技术成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的突破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也是数字技术中国化的主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多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到我国不同乡村的产业振兴过程中出现不同形式的问题。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急于发展做出成绩的现象,一部分乡村在产业振兴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方法,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一方面,乡村产业布局比较多样化和全面化,但大多不强不精。由于乡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乡村缺乏必要的产业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乡村产业发展虽然有一定改善,但始终无法突破。另外,乡村产业链具有联结性和融合性,但大多不大不深。乡村产业振兴应该突出本乡村的特色为主,避免同一化而降低自身产业层次也使得发展不平衡,沿海发达省市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行业间、行业内应用不充分问题突出,脱贫地区总体落后。

二是鄉村数字赋能产业作用不够。由于乡村传统思维和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5G通信不能够充分融入,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产业发展的层次,《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明了在新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重点任务。《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致力于推进国家数字乡村工作。我国在乡村数字产业顶层设计方面已经具有部署,但是要推动数字技术同乡村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系统完备和精细完善的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选择的保障措施必不可少。支持乡村数字产业发展的有关财政、产业、金融等领域的相应措施与详细方案还未落实,致使数字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和风险。也是由于投入差异较大,体现在投入总量、投入主体、投入渠道等区域差异大,脱贫地区投入量和主体少,渠道单一。所以,当前阶段依旧存在乡村产业数字赋能效果十分有限的问题。

三是贫困地区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交互等各要素不畅通,运营能力水平低下。部分农民比较落后保守的乡土意识阻碍了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推广与发展。一方面,以小农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经济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衍生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对于新技术手段缺乏洞察力与敏感度,甚至对其产生抗拒心理的观念仍旧根植在村民潜意识中,阻碍了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应用发展。由于部分乡民缺乏技术背后蕴藏的巨大潜力的意识,因此在乡村技术赋能的进程中表现得十分被动。另一方面,现实中农民的知识素质和科学素养水平较低,与数字技术运用的高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民因为家庭条件、交通、环境等原因,没有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于数字技术也就不能够正确恰当地应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村民提供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途径,但是也存在村民的无序参与的问题。所以,乡村技术赋能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村民消化吸收和运用技术能力的约束。以至于发达地区出现“虹吸效应”,其凭借成熟物流体系及供应链能力,吸引周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及涉农产业服务外流。乡村地区同城市地区相比,由于薪资待遇、发展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吸纳和留住人才方面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素养的人才通常会选择在大城市就业,能够主动回乡的人才很少。留守乡村的绝大部分人是老人、妇女、孩子,数字化意识和素养不高,这就需要一定的引导与教育工作。数字化转型需要拥有数字技术的人才,农业人才本身就很少,而兼备农业知识和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就更加稀缺。 因此,数字化农业需要具备持续、可靠的技术能力和人才的支撑。

三、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影响2C0CE2BD-3798-4AF2-BD88-342416F1CAC3

(一)数字技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较小,利润较高,市场需求大,同时由于政策支持,数字技术在农业特色产业经营中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宽,正向着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数字化方向转变,并成为一股动能不断注入乡村农业特色产业振兴当中。目前,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吃得健康”成为人民群众关注重点。农业绿色数字技术,为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效降耗、减少污染、协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一方面,依托现有技术和耕地、水等资源,要实现我国粮食总产量再突破困难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依靠现有农艺型技术实现减肥减药增产增收,潜力极其有限。数字技术与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整体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利用绿色数字技术与大数据实现农业投入品的精准决策,单位节水、节肥、节药效率分别能提高 30%、35%和 30%以上,这些都为突破制约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其次是促进农产品生产优质高效的有效保障。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先城后乡,先工后农”的思维。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推动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提升,但就资源配置而言,农村仍然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农村绿色发展。农村绿色发展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由于农村面积较为广阔,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复杂多变,农村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农村绿色发展呈现出不同特征。如何通过制定精准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缩小农村生态环境差距,成为一个重要挑战。农村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格局尚未形成。受农村生态环保决策复杂、人口数量较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效益不够明显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多方共同发力。

(二)数字技术推动乡村金融服务发展

我国乡村数字化程度低,在数字金融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技术障碍。建立并完善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加快乡村数字技术建设,为数字金融的深入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偏远乡村地区首先应提供无息借贷服务,广泛建立银行网点,扩大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理财产品、投资业务、结算等金融服务,同时加快智能手机、数字电视、计算机等智能设备引入乡村,培养乡村人民的互联网意识和应用能力。利用网络平台建设并完善乡村信用体系,形成互联互通的农村征信、担保和支付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风险控制方面的作用,设立风险指标预警系统,提前对区域风险、产业风险进行研究。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银行开展线上业务,减少线下网点的建设管理成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大力推广,培养农民熟悉互联网的使用操作,对乡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人员进行数字化金融服务培训,加快乡村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二是简化不必要的金融服务流程,减少经营成本,人性化办公,减少使用人工智能,并努力发展数字金融业务创新,加快农村数字金融发展。

(三)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信息交流

留守乡村的绝大部分人是老人、妇女、孩子,数字化意识和素养不高,这就需要一定的引导与教育工作,短期内提升效果不如信息交流效果显著,此时文旅发展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应深刻把握数字文旅产业内容属性,加强原创能力建设,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文化文物单位馆藏等资源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数字文创产品。加强IP开发和转化,鼓励运用戏曲、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數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并大力开展宣传。同时支持以5G、云计算、物联网、北斗、虚拟现实、AI、VR、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型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龙头或骨干文旅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建立实验室、搭建资源合作平台等方式为文旅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提供支持;吸引有实力的动漫、游戏、电子竞技及其衍生品生产制作企业落户农村。鼓励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旅消费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文旅数字线上交流项目,积极向海外推荐优秀文旅资源;强化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商帮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改造和提升;继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培育一批示范性智慧景区;丰富“网络型”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需求,积极推动“直播电商+文旅”等新业态运营模式,创新“云直播”“云演出”“云展览”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旅游行业网约车业务,发挥导游员一专多能作用,实现网约车服务在全省主要景区、机场、高铁站全覆盖。开展“5G+文化旅游”应用标杆评选活动,打造多个“5G+文化旅游”应用标杆,支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数字文旅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和 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激发数字文旅消费活力,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引导线上用户转化为实地游览和线下消费。

四、结语

数字技术能够以创新驱动、技术赋能来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应当在乡村振兴中让其发挥更大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实施战略,在乡村建设中将此战略作为指导方针,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一项具有整体性、全民性的重要政策,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薛楠,韩天明,朱传言.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农业振兴:农业平台生态系统的架构和实现机制[J].西南金融,2022(03):58-67.

[2]杨志萍.数字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3):32-36.

[3]任薪禾,陈卓希,杜金向.数字乡村背景下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J].黑龙江金融,2021(11):77-80.

[4]沈费伟.乡村技术赋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策略选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2):1-12.

[5]马玉荣.如何以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J].中国发展观察,2021,(11):42-45.

[6]沈费伟,陈晓玲.保持乡村性:实现数字乡村治理特色的理论阐述[J].电子政务,2021,(03):39-48.

(作者系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发展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乡村建设)2C0CE2BD-3798-4AF2-BD88-342416F1CAC3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数字化技术在高校博物馆中的应用
舞蹈创作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