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策略

2022-06-26 14:40杨丽莹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新时代

杨丽莹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乡村生态文明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文立足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深入探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据此提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生态文明建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从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能力两个方面做出了要求。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一、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还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一词作为治国理念首次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并于2015年首度写入“十三五”规划,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是对过去经济建设过程的经验总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长远战略部署,它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目标的实现。广大乡村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农村植被覆盖率远高于城市,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加之区域分布广、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导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任务依旧艰巨。

(二)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

人民幸福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之一。现阶段,我国已完成脱贫攻坚的战略任务,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的差距依旧影响城乡统筹发展,农村产业大多数依旧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加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生活废弃物随意乱放和丢弃,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垃圾、工厂污染物也在不断输入农村,这些环境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存生活质量。自党中央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来,在政府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乡村建设的最终获益者。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民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感受劳动的光荣、知识的力量,不断提升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幸福感、满足感。

(三)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倡导绿色发展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经济生产的长远战略目标。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循环发展。乡村农业发展依赖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但资源是有限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需要处理好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关系,在不触及生态环境红线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亦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二、新时代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策略

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策略可以具体围绕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生态产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和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乡村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和执行机制,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要从法律层面予以乡村建设制度保障。第一,要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完善基层政府的奖惩机制,健全生态资源管理制度、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等,以节能减排作为生产目标,严格把控乡村资源的消耗,对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禁止投入发展,对不合格的产业积极改造升级;充分发挥法律对村民行为规范的约束和提高其环保意识的作用,法律的制定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及时对出现的新问题予以关注。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乡村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农民进行生产作业的基础与保障,要加大科技、人才政策的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乡村交通与通信发展。

(二)发展乡村生态产业,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新的背景下,要促进传统农业转型,推动乡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产品文化建设,提升产品的文化厚重感;第二,创新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和物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媒体舆论传播作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第三,结合当地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体现当地人文特征的新兴农业,如推进农业原生态旅游,融合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新技术推进产业循环发展,探索未来农村产业发展新方向,促进传统农业转型,推动乡村经济做强做大。

(三)普及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农村环保设施相对落后,加之受传统观念影响,乡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主体,其思想观念决定建设的成效,因此要加强乡村居民生态文明教育,以增强居民参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一,注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普及教育,以户为单位,向居民普及乡村文明建设的内容及其必要性,树立“两山”理念,引导居民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文明组织体系,增强基层组织执行力,提高居民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第三,丰富生态教育形式,提高乡村居民生态文化素养,要加强农民的公共道德教育,培育绿色消费观,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第四,发挥乡村学校以及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要做好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年长者要注意发挥个人榜样的作用,以增强乡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三、结语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建设中一项系统且庞大的工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实践,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建设和发展依旧任重道远,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必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中实现。

参考文献:

[1]邓玲,王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19(03):101-108.

[2]杨生光,王萌,耿润哲,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实践成效分析——以上海市漕泾镇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4):24-31.

[3]李泽,刘淑兰,钟霞.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实践路径[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01):56-61.

[4]梁龙,张婧,孙凯.終身教育视角下乡村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困境与路径[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1(01):19-25.

[5]张静,张博宇.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49-52.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