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楹联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价值及策略

2022-06-26 14:47傅逢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傅逢胜

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楹联创作的过程正是凝聚民族文化的精髓,运用形象和逻辑思维,进行文学审美的言语实践活动。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楹联可以学习古诗,可以研读课文,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楹联文化;高中语文;应用价值;应用策略

楹联指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楹联知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适当地渗透楹联知识,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古代音韵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楹联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价值

楹联作为汉语言文学的一种表达形式,源于古典诗歌。其中,格律诗中的对偶,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对联创作形式,此后楹联便作为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密切相关。据记载,西蜀的孟昶在过新年时,于寝门桃符板上题词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在他的影響下,宋明以后,楹联之风大兴,读书人便以撰写或题写楹联为能事,借以明志遣怀、咏颂寄趣、表现才学、交流感情。再加上与书法艺术的结合,楹联更是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因而,权贵豪绅、文人雅士纷纷将其作为官邸厅堂、苑囿亭台、书房雅舍等处的点缀与装饰,楹联成为举首可见的人文景观。明清以来的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回目均是采用对联的形式,给作品更增添了艺术魅力。特别是现在,写春联、贴春联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风景线,擅长书法或是提得起毛笔的人几乎都要书写春联。从城镇到乡村,从政府机关到农家小院,楹联是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婚丧嫁娶、祝寿乔迁、奠基竣工等重大事件中,往往是要借助楹联来渲染氛围,表达各种情怀的。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统文化如楹联这般凸显和普及。楹联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据此可得出,楹联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符号,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文明性。

二、楹联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撰题赠联

古今文人雅士多相互赠送联语,以表明心志、互诉友情,撰赠对联成为了一种交际的凭借和方式。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可在特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向老师、同学、父母等撰赠对联,这种做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内容创作可以从言志、明理、感怀、咏物、谐趣等方面入手。

比如说,在高一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撰赠全班学生—副对联:“八方集一校,从此同学同乐。同室处三年,于今互爱互帮。”学生甚是感动,相互间的生疏感化解了,顿觉走到一起作为同学的亲近感和责任感。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人赠教师一副联语,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学对联,尽管其送交的作品大都不符对联的基本要求,但教学的初步目的还是达到了。

(二)注重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

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难点之一就是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掌握,很多时候,对着课文原句虽能够从语境中分析出其意义,而一旦换了陌生的语境常常会理解错误。因此,课堂教学中楹联创作的实践,让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在笔下有了生命力。楹联语言的凝练性需要对用词反复推敲斟酌,会进一步加深对文言词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自行撰写对联。在先行简要复习了对联知识以后,学生们讨论纷纷,一时难以下笔。于是教师先写了一句上联:“韧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学生们在理解了句中文言词的含义以后,开始动笔。有写“坚如磐石,情殉情挂南枝”,有写“痴仲卿抗母缢庭树”“痴仲卿违母挂庭树”……教师将这些句子板书出来,要求学生根据对联的要求去选择修改,结果可以是多样的,这一过程中,“韧”“赴”“殉”“痴”“缢”“挂”等文言实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运用和巩固。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代诗词作者是讲究“炼字”的,为了一个词而呕心沥血的故事并不鲜见。事实上,一个词的变动能让一句诗大放异彩,楹联更是如此。通过语文课堂中楹联的创作,可以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凝练准确,提高语文素养。当年韩愈、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推敲”的典故早已流传千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楹联中炼字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如可以名句填空,将名对中关键的词去除,由学生补充。也可以一句多对,教师可以将一句上联交给学生:“腊梅吐芳迎红日”,要求对出下联,学生们给出的下联丰富多彩:“绿柳展枝舞春风”“红杏出墙送寒潮”“春草吸露映春光”“绿柳抽芽接春风”“秋菊怒放送秋雁”……尽管许多句子不尽人意,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词的推敲是用了心的,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四)布置专题搜集楹联

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搜集楹联的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其知识面。如按题材类型来布置,可以是悼念追怀某个或某类历史人物,如孔子、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等;可以是题咏某处名胜古迹,如泰山、黄帝陵、孔林、岳飞庙等;可以是用于某个节日,如植树节、教师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等;可以是针对某个行业,如学校、医院、乡村文化站(馆)等;可以是名人自策警示、治学修养等。总之,题材的选择要有意义、有针对性,对语文教学和学生思想的启迪有益为宜。

另外,师生撰联、概括课文情节内容、评判文学人物形象、进行名联佳对欣赏、开设楹联专题讲座等,也是可适当选择的教学手段。

三、结语

总之,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基础,因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楹联是适时的、必要的,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表达能力乃至文化鉴赏品位有着较好的效果。只要见机而行、操作得当,楹联教学就可能成为比较突出汉语言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活化与丰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把楹联融入语文中进行教学,既弘扬传统文化,又提高语文素质,同时传统的楹联教学也会出现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程端礼. 浅议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J].语文知识, 2020(10).

[2]武晓丽.楹联文化对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0(02).BCE97B8B-D03B-49D7-9DDE-27BDD90CC011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应用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