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思维品质培养方法

2022-06-26 16:15郑羲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郑羲

摘要: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六大素养。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课程,更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应从“两难情境下的道德价值判断”“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或身临其境的情境”和“多样化思考的选择”来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思维品质

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且具体细化为乐学善学、健全人格、劳动意识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接下来,我来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

一、两难情境下的道德价值判断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经常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知、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种两难故事法一直是儿童哲学课中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案例1: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上册)

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塑料废弃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教师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学校附近的塑料颗粒加工厂对周围的小河、空气造成污染)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 1:这些塑料颗粒加工厂排出的污水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应该让有关部门把这些工厂给关闭了。

生 2:塑料颗粒加工厂还会焚烧塑料垃圾,每天我们都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害人的工厂。 ……

生 3:我听爸爸说,这些塑料颗粒加工厂为镇里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给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师:那塑料颗粒加工厂到底是有益呢?还是有害?

该案例中,其他学生谈到塑料颗粒加工厂的影响,而这位学生提到塑料颗粒加工厂为镇里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教师没有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把握生成的资源,为学生提供辩论的话题:塑料颗粒加工厂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让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支持“有害”的学生能通过思辨更清晰地道出塑料带来的危害,而“有益”的学生也能通过这个例子反驳塑料给人们带来的帮助。“道德兩难”在使用时,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做出了怎样的判断,而是学生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理由的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从而最终帮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二、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或身临其境的情境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做人”,是关于人自身的建构以及人的美好生活建构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设计和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辩论的问题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或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案例2《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凡卡是否该回家”的问题,我采取的辩论方式,将孩子分成两组 “回”和“不回”。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凡卡该回家呢?还是继续“守弹药库”?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认为凡卡可以离开的同学坐到这边,认为凡卡不可以离开的同学请坐在那边。让我们举行一个小小辩论赛。

生1:我觉得凡卡应该离开,因为本身是个游戏。

生2:老师教导我们说话做事要有诚信,你都答应人家了,这时候走了,就没信用了。

生3:可是大家都走了,如果只剩凡卡一个人,没必要留下来,所以凡卡要离开。

……

师:如果已经是晚上五点半了,凡卡肚子饿了,要走还是留呢?

生1:凡卡肚子已经饿了,应该要先回家吃饭了。

生2:万一其他同学此时回来了,而凡卡不在那怎么办?

生3:毕竟这只是个 游戏

……

师:如果这真的是一场战争,敌军不断逼近,而援军一直迟迟不到,哪凡卡是走还是留?

生1:我觉得凡卡应该走,因为敌人部队人数众多,自己一个人守不住。

生2:部队的命令高于一切,所以要留下来。

生3:再说其他人已经走了,自己留下来可能还会牺牲掉。

……

在案例中的“认识诚信”环节中,课教材中只有一个情境,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设计三个不同情境辩论:“凡卡该走还是该留?”,“如果已经是晚上五点半了,凡卡肚子饿了,要走还是留呢?”,“如果这真的是一场战争,敌军不断逼近,而援军一直迟迟不到,哪凡卡是走还是留?”。

相对于只有一个思辨环节,我觉得多个思辨环节能更考验孩子面对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因为生活中面对各种环境,各种因素,甚至很多突发状况,无法预料,不是课文中的一个例子所能囊括的。经过处理后,在课堂中能像生活中一样,能遇到不同的情况,这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更多地选择。学生能在课堂中思维受到更多地冲击。通过简短的思考时间,说出其理由。

三、多样化思考的选择

在提高思维品质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新颖性、批判性等。有专家提出,核心素养指向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

案例3 (苏教版五年级上《男生女生不一样》)

在设计尊重男女生差异的环节中,工作室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恬恬抽到的工作是抬水,她当场愣了,因为恬恬个子小小的,没有力气。

1.恬恬接下来该怎么办?她有哪些选择?

生1:找人换。

生2:每次少抬一些。

生3:请力气大的同学帮忙。

2.哪一种是你们认为应该做出的选择?

生1:每次抬少一些,多抬几次。

生2:我每次抬少一些,多抬几次,争取完成任务。

师:如果你是负责冲水的,她每次都抬来的水都这么少,你会责备她吗?为什么?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能够先拓宽自己的思路,恬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自己身材小提不动水的难题,从而得出多项选择。全班根据“选项”找到自己支持的观点,分组走位,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几种方法的利和弊。这种多样化思考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拓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针对现实提问,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吴晓颖.基于过程-结果教学法培养高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J].英语教师,2018, 18(18):125-130.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