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2022-06-26 19:16简飘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

简飘滢

摘要: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将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其将会更加高效地对知识点展开探究,掌握知识点的本质内容并形成深刻的记忆。所以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同时,适时地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数学课堂

教育部在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教师在有效教学中适时给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就尤为重要。

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概述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以后,进入信息交流与合作学习的一种能在高效课堂中适时地整合使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构了建师生之间高效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焕发出教学特色。

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氛围的营造

(一)激发兴趣很重要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和思维性的学科,因为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及严密逻辑性,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觉枯燥乏味。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让小学生积极开展对新知识的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基本模式都是创设情境、猜想验证、评价反思。所以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要培养兴趣,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比如学习方向时,我从生活经验为起点,让他们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辨别已经认识的四个方向,从生活中直观辨认已知的方向,再在活动中借助手势语言让他们自主探究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的方向位置,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与交流,亲自体验物体间的相对性。除了通过数学知识活动本身的魅力,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兴趣。孩子们遇到感兴趣的东西总会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通过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高效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分工合作是关键

教师在给学生分组时,应该要考虑学情、学习内容等多方面的因素,让每个组员都要有事可做,学生通过合作分工,能做到优势互补。在活动开设时,会有部分性格孤僻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在活动中是“旁观者”。譬如,在学习“算24点”内容的时候,对于不爱表达的孩子,可以对被人的表达去倾听、去记忆,并予以借鉴;对于表达能力好的孩子,进行成果汇报的时候就有了用武之地。如此,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合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指导,以提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让每位小组成员得到锻炼,进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旁观者”。

(三)选取知识要聚焦

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逻辑性,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逐渐强化个人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合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环节要精准掌握知识结构,在合适的地方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学中实质性内容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除法的笔算方法时,必须要按照固定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且运算法则无法更改。这类知识的学习教师便无法针对运算法则和相关的规律展开富有建设性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但当学习的知识点逐渐深化之后这种现象便会有所改变,如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课堂上,学生可借助手势语言进行表达,同时可以竞赛的形式开展小组学习,每个小组自由出题,这给了孩子们自主探究的保障,提高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先算好的人当小组长,就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在小组之内交换检查,就给了他们当小老师成就感;而借助手势语言来阐述算理就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教会别人学会倾听,这就是就是聚焦知识的体现,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就给予奖励,这就提高了小组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无数的积极联结。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小组合作的实力,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需挖掘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教师的指导,将教学问题作为载体,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并有效地转换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尽量避免学习形式流于表面,需深入挖掘所学内容。

比如在学习“算24点”时,明确每张牌都用到且只能用一次的前提下,先让学生明确见4找6或见3找8的优先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意的3张牌算出24点的游戏环节,就可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可以先把已知的两个算出来,再确定第三张;或者是换种思路,先考虑未知的牌,再确定用什么运算符号。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在课后继续主动地去进行24点游戏的探究与思考。总之,教师将课外实践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但能解决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也能在课堂上深挖所学内容,使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学习,很好地营造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结语

结合本文的教学案例分析来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形成积极的师生课堂互动效果,当然,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是通过教学原理来形成的,结合不同的教学知识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中的可取部分,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计算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样将大大地提升教学成效。不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前期备课中要精心准备,细心选取合适的引导方式,再配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高效达成。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实效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参考文献:

[1]楊春.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18-220.

[2]成丽霞.探索适合策略,构建高效课堂——讨论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尝试[J].新课程导学,2014(17):21-32.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