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实施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

2022-06-26 00:27徐美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1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徐美佳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学科,也是落實素质发展的基础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在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之后,就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展开相关的教学设计和分析工作,以此来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实施创新教学这一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学科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对创新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学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深度实施,教学创新、课堂优化已成为教学的主要“命题”。然而,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创新、优化缺乏正确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化、模式化、套路化的问题,难以落实学科目标和教学任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路径展开探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过于强调理论讲授

目前,在部分地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练习,忽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在认知学习方面的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

(二)缺乏多样的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组织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旧药新汤”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同时,部分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主体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导致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问题。

(三)忽视学科教学的本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贴近现实生活、培养道德品质的基础学科,依据课标要求,落实育人本质是学科教学的重点之一。但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以成绩为目标,以任务为导向,以主观为评价,忽视学科教学的本质要求,进而造成学生在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并对其健康发展产生阻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思想,落实生本教学

以生为本、革新教学是现代教学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教学的细节设定,将对学生的主体发展和全面提升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思想、创新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从实际学情入手,合理设计、因材施教,有效落实生本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例如,在《坚持改革开放》一课的教学中,为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培养其爱国精神,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以生活的角度为学生呈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如“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多样化的商品种类”“信息通讯的更新迭代”“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等,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另一方面可以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自觉践行社会责任。

(二)构建情境,引发主体探究

相较于枯燥的语言学习,以情境化的方式实施教学,更易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探究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学习、讨论,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例如,在《生活在民主国家》一课的教学中,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制度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但考虑到初中生年龄限制、民主实践机会较少等问题,对民主政治生活缺乏认知,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组织一场“班级民主生活会”,引入班干部选举、班级制度撰写、班级架构设计等情境,使学生从班级民主中了解社会民主生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加强基础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性质以及相关制度,从而调动情感、引发探究。

(三)优化问题,巩固认知基础

问题是认知探究的主要来源,其课堂问题的合理提出,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层次,从而实现深度探究的目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课堂问题入手,优化设问形式,打破传统理论性问答的设问模式,采取情境问答、事例问答、连续追问等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要点的学习力、探究力以及表达力。例如,在《正视发展挑战》一课的教学中,基于学情的把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第一,从“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等现象中可以看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哪些社会影响?第二,从计划生育到鼓励生育的演变历程中,反映怎样的社会国情?有利于落实什么基本国策?第三,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的事例,请举例,并对环境污染的管理举措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对课堂问题进行具象化、生活化的设计,既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理解,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价值导向方面趋于理性,保证其素质发展。

(四)组织活动,革新课堂形态

提倡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形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教学已不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根据学情革新策略,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目标,并深化理解。例如,在《夯实法治基石》一课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在之前的学习中了解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自身的法治思维还不健全,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践行依法治国,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小法庭”活动,引入一些经典案例和社会现象,如“广场舞噪音扰民”“企业偷排污水”“同学恶作剧致人摔伤”“乱停乱放”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事例进行分析、评判。通过“小法庭”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还能使学生在社会和谐、家国意识等方面得到积极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从创新的角度入手给学生扎实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唐柳叶.关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方法的思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8):1.

[2]冯倩.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J].教育(周刊),2020(14):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